首页 理论教育 齐奥塞斯库:英雄还是独裁者?

齐奥塞斯库:英雄还是独裁者?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在乔治乌-德治逝世后,47岁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便被任命为罗共中央第一书记。在执政初期,齐奥塞斯库小心谨慎,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齐奥塞斯库坚持了这一方针,继续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赞同。与此同时,齐奥塞斯库的亲属也纷纷进入高层领导岗位。据报道,在党、政、军甚至群众组织中,齐奥塞斯库家族有20多人身居要职。

齐奥塞斯库:英雄还是独裁者?

1965年3月,患有肺癌的罗马尼亚工人党总书记乔治乌-德治病入膏肓,生命危在旦夕。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件大事就是谁当他的接班人。进入他视线的有两个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一是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一是格·阿波斯托尔。经过反复考虑,他选定了正值中年、精力旺盛的前者。于是,在乔治乌-德治逝世后,47岁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便被任命为罗共中央第一书记。同年7月,这一任命得到了罗共九大全体代表的确认。

齐奥塞斯库1918年1月26日出生在奥尔特县斯科尔尼切什蒂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1岁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先在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家鞋铺当学徒,后又到一家工厂做工。

1933年,他15岁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士代表大会,同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他16岁时加入处于地下状态的罗马尼亚共产党。1940年任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书记,1946年成为罗共中央委员,1948—1950年任农业部长,1950—1954年任国防部长,1955年12月在罗共七大上被选为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在执政初期,齐奥塞斯库小心谨慎,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早在1965年罗共九大上,他就提出“一个党员只能担任一个经常性的政治职务”的主张,以防止个人滥用职权,独断专行。他为50年代的一些冤假错案平了反,为有关干部恢复了名誉,得到了全国、全党上下的一致赞许。

在乔治乌-德治时期,罗马尼亚就拒不参加当时苏联领导人掀起的各种反华活动。齐奥塞斯库坚持了这一方针,继续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赞同。1968年勃列日涅夫发动华约5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齐奥塞斯库不仅谴责苏联等国的侵略行径,而且还在国内实行全民总动员,重新组织起民兵部队——爱国卫队。

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齐奥塞斯库开始居功自傲,排斥异己,培植亲信,独断专行。在1965年7月举行的罗共九大上,他把以斯托伊卡为代表的罗共“元老派”全部挤出中央。他还利用通过新党章的机会,在中央委员会里设立了由25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执委会中又成立了7-11人的主席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处理日常事务。这样,他通过高度集权和排除异己及潜在的对手,安排自己的亲信和吹捧者,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所谓“死党”。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1967年12月,齐奥塞斯库乘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之机,宣布党的第一把手兼任国家主要职务。他本人是总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而地方党委第一书记则兼任相应的人民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1969年8月,齐奥塞斯库又在党的“十大”上提出党的高级领导人只担任一种职务,并实行定期轮换,但齐奥塞斯库本人和其他几个人例外。齐奥塞斯库已经开始大搞个人崇拜,表现出极强的权力欲。(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齐奥塞斯库的亲属也纷纷进入高层领导岗位。他从1980年3月起任命妻子埃列挪·齐奥塞斯库(1973年6月在罗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会委员)为政府第一总理,掌握全国的科学教育和人事大权。路透社曾经评论说:“由于掌握着党内十分机密的人事档案,她担任的职务是东欧最令人羡慕的职务之一。谁掌握了共产党国家的人事大权,谁就能够影响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政府和党的官员的任命,并可以享受仅次于党的领袖的特权。”1982年5月21日,埃列娜的妹妹亚历山德娜·格伊努谢和弟弟奥尔基·彼特雷斯库被同时推上了副总理的职位。据报道,在党、政、军甚至群众组织中,齐奥塞斯库家族有20多人身居要职。他的儿子尼库也是罗共政治执委会委员,被内定为他的继承人。

1989年,齐奥塞斯库被推翻,宣告了罗马尼亚一个时代的结束。

罗马尼亚社会制度变革后,在人们谴责齐奥塞斯库的错误中,有两个议论较多的问题。一个是偿还外债问题,另一个是农村城市化问题。

1973年,罗马尼亚的外债开始增多。1982年,齐奥塞斯库决心到1990年之前偿还全部几十亿外债,办法是号召全民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其时,罗马尼亚的石油开采几近枯竭,工业和农业创造财富非常有限,有的企业是负债运行。在没有其他良策的情况下,政府只好采取降低人民生活水平的下策:禁止进口外国商品、增加出口、实行定量和购物券制度、控制水电消费等。尽管经过7年的努力,罗马尼亚还清了全部国际贷款,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却明显降低,这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不满,“成熟”的社会主义走进了死胡同。

关于农村城市化,齐奥塞斯库的初衷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显示党和政府的“功劳”和“政绩”。搞农村城市化的目的是加速罗马尼亚的现代化进程,但强行撤除农民比较宽敞的院落盖起高楼,并让农民搬进下水管道和卫生设备尚不具备的楼房,农民很不乐意,也不习惯。他们依然留恋原来小块种植蔬菜水果以及饲养奶牛的土地,农民确实还不愿意、也不适应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城市生活。大量涌入工业中心和城镇的农民,还不是真正的城市人口,这必然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齐奥塞斯库坚持独立自主和弘扬罗马尼亚民族精神的做法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他当政的时代不能代表整个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的时代。他个人犯下的种种错误不能都归罪于整个共产党。

罗马尼亚学者认为,国家政治制度变化和齐奥塞斯库政权垮台的原因,在于迟迟未进行改革以及改革不成功。他们指出,1965—1975年,罗马尼亚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发展机遇。但是,1975年以后,齐奥塞斯库不思改革,骄傲自大,脱离人民和国情,夸大工作中的成绩,掩饰错误,大搞个人崇拜,以致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饥饿和民怨。他对内严密控制,不允许党内和国内改革派别的存在,使人民敢怒而不敢言,导致发生了1989年12月的暴力流血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