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童攀登权力之巅:贫穷无阻

村童攀登权力之巅:贫穷无阻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9日凌晨攻占政府军事部的行动中,日夫科夫负责指挥从外部攻占大楼的突击队。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执政后,日夫科夫负责领导索非亚人民警察局的工作,当时警察局的直接任务是消除法西斯残余分子,巩固人民政权。在1945年2月召开的保共中央全会上,日夫科夫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日夫科夫一步步登上保加利亚权力高峰的过程中,苏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年11月27日,日夫科夫当选为部长会议主席,从而集党政大权于一身。

村童攀登权力之巅:贫穷无阻

日夫科夫生于保加利亚西部巴尔干山北麓的普拉维茨村,该村现已变为一座小城。这里的湖光山色绮丽如画,凡到过此地的中国游客无不发出感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由于神父当年只记下他的施洗日期而忘记登记他的出生日期,因此,全家人曾为他的出生日期发生争执,他只好自己把生日定在1911年9月7日。

对于昔日保加利亚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稍稍长大,极目四望,满眼都是凄凉的景象。日夫科夫晚年在回忆录中写道:“父母很穷。经历过善与恶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此有同感:贫穷并非天生的缺陷,但对于每一个同贫穷抗争的人来说,贫穷却是深重的灾难。几百万保加利亚人过去都遭受过贫穷,后来,他们坚信能够永远抛弃贫穷,以求到达现今的时代。”

日夫科夫早年到首都索非亚谋生,20世纪20年代末参加了共青团,1932年加入共产党,1937年担任索非亚区委书记。1938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中学毕业证书,并进入索非亚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在一次警察冲进大学搜捕进步学生时,他夺门而出,纵身跳上正在行驶的电车,甩开了追来的警察。

二战”期间的1942年,保共成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祖国阵线。日夫科夫在索非亚建立了十多个祖国阵线委员会,大力宣传该组织的主张。1943年春,保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改组为人民解放起义军总司令部,索非亚州委组建了第一起义区总指挥部,日夫科夫参加了指挥部的工作。同年10月,他被州委派往在巴尔干山区活动的“恰夫达尔”游击队,担任党的代表和联络员。此后,他频繁穿梭于索非亚和游击队营地之间。经过这年寒冬的严峻考验和1944年春季的胜利出击,“恰夫达尔”游击队声名大震。1944年4月,“恰夫达尔”扩大为游击大队,日夫科夫化名“扬科”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5-7月,游击队突破政府军的包围和袭击,转入进攻。苏军南下巴尔干半岛时,保加利亚君主政权风雨飘摇。8月底,人民解放起义军总司令部和祖国阵线号召人民对反动政权发起总攻。

1944年9月5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保加利亚全国城乡居民和游击队积极行动起来,罢工、集会此起彼伏。9月8日,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国境。在9日凌晨攻占政府军事部的行动中,日夫科夫负责指挥从外部攻占大楼的突击队。

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执政后,日夫科夫负责领导索非亚人民警察局的工作,当时警察局的直接任务是消除法西斯残余分子,巩固人民政权。同年年底,日夫科夫当选为保加利亚工人党(共)索非亚地区第一书记。在1945年2月召开的保共中央全会上,日夫科夫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在日夫科夫一步步登上保加利亚权力高峰的过程中,苏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夫科夫坦言,他主张同苏联合作,有他“感情的和个人方面的因素”。他是被赫鲁晓夫一手扶植起来的。(www.xing528.com)

1944年革命成功后,保加利亚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特别是在人事安排方面,都同苏联政坛的变化密切相关。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苏共开始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保共也起而效尤,批评最高领导人契尔文科夫在党内大搞个人迷信。在1954年1月举行的保共中央全会上,契尔文科夫提出他不再兼任保共中央总书记。全会决定由索非亚市委第一书记日夫科夫主持书记处的工作。3月,日夫科夫在保共六大上当选为保共中央第一书记。

1955年年初,赫鲁晓夫到保加利亚度假并进行私人访问,由日夫科夫陪同,两人之间从此建立了良好关系。1956年3月底,日夫科夫应赫鲁晓夫的邀请率团前往苏联,向赫鲁晓夫等汇报了保共党内情况,获得了在保共内部继续批判个人迷信的默许,于是在这年4月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保共中央全会。全会制定的“四月路线”,初步确立了日夫科夫的地位。1962年的保共八大把契尔文科夫开除出党,同时把于哥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并解除其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日夫科夫在八大政治报告中宣布:“到此已经完成了组织上的改造。”是年11月27日,日夫科夫当选为部长会议主席,从而集党政大权于一身。

然而,日夫科夫又是一个沉稳的实用主义者。他在回忆录中称苏共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是一具“政治僵尸”,而被他忽悠的勃列日涅夫则曾兴高采烈地宣称:“若要问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我们就可以回答,请看保苏关系。”

日夫科夫在1956年上台初期曾经表示,学习苏联“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抄袭苏联的经验,机械地把它搬过来在我国运用。……还应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经验中宝贵的东西”。但他很快就领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改弦更张,为了本国复杂的军事和经济利益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永恒友谊”和“全面接近”。

日夫科夫给人的印象是:他一味高喊和利用同苏联的盟友关系,而在许多有分歧的具体问题上,习惯于不动声色地自行其是。日夫科夫并不讳言:“我们没有发生类似1968年‘布拉格之春’、1956年的匈牙利和70-80年代的波兰所发生的这类事件。这不是因为我扼杀了人们的激情,而是因为我正视现实,为了保加利亚,一切从现实出发。”“(20世纪)60-70年代,任何这类冒险行为都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在80年代,注定要以半途而废告终。……实际上,只要那种体制存在,变革充其量只能是局部的、修修补补的。”日夫科夫还反复说明“一个头等重要的事实”——“保加利亚实际上是一个主权很有限的国家”,“在对外政策领域,哪怕是想采取一点点独立的步骤,都是天方夜谭”。[1]

日夫科夫如是说、如是做,不仅使本国的国家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在经济上也得到了许多实惠。直到现在,保加利亚各党各派都一致肯定,在该国近现代史上,日夫科夫当政的30多年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