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苏关系的演变及其破裂

阿苏关系的演变及其破裂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11月10日,阿苏正式建交。对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霍查来说,至少在公开的言论中,阿苏关系是完美无缺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阿南关系、苏南关系、波匈事件等。这些分歧最后导致60年代初阿苏关系的破裂。他们要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苏联共产党在观点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出席将于11月举行的会议”,甚至威胁说,在布加勒斯特产生的“误解火星”“将要变成大火”。这次会议后,阿苏关系急转直下。

阿苏关系的演变及其破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尔巴尼亚作为人民民主国家,全面倒向苏联,并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阿苏关系开始冷淡直至彻底破裂。这里既有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原因,也有阿尔巴尼亚的教条主义在作怪。

阿尔巴尼亚与苏联的直接联系开始于1944年8月。当时,苏联派出军事代表团常驻阿尔巴尼亚。早在1940年12月18日,苏联政府就发表声明,支持阿尔巴尼亚爱国者反对法西斯占领的英勇斗争,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在战火中诞生。1945年11月10日,阿苏正式建交。

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并没有到过阿尔巴尼亚,但直到50年代末,阿尔巴尼亚始终把苏联称作是它的“解放者和保卫者”。1947年7月14-26日,霍查首次率党政代表团访苏。斯大林同霍查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对霍查说,鉴于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队伍中农民出身的党员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应当改称“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霍查当即表示“我们将在筹备中的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讨论您的建议”。据认为,这就是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改名为“劳动党”的历史背景。

解放初期,鉴于阿尔巴尼亚面临严重困难,苏联曾向它提供了一些粮食和其他物资援助。但据霍查1982年透露,苏联当局对阿政府的援助要求一段时间没有直接给予肯定的答复,后来又公开声明说“我们将通过南斯拉夫向你们提供经济援助,因为我们给了他们相当可观的援助,包括给你们的援助,所以,你们应该去找南斯拉夫人”。

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时,在当时的东欧执政党中,唯独没有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1949年1月5-8日,在莫斯科召开了保、匈、波、罗、苏、捷6国代表参加的会议,讨论有关加强苏联和东欧国家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并为此决定成立经互会。这次会议和刚成立的经互会又单单缺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是在此后的2月21日才提出申请而被接纳为经互会成员国的。

由此可见,战后初期,当时的苏联和斯大林对阿尔巴尼亚采取了一种明显的轻视态度。但尽管如此,从那时开始,特别是1948年夏季以后,阿尔巴尼亚对苏联、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大加赞颂。1948年11月,霍查在党的“一大”讲坛上就说:“正像把我们国家的解放归功于苏联那样,我们也把解放后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苏联。”“没有苏联,我们就一步也前进不了。”

50年代,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全面倒向苏联,将苏联、苏共和斯大林奉若神明,在苏共二十大前后,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952年3月,在阿劳动党“二大”的讲坛上,霍查就称苏共为“母亲党”,叫斯大林是“尊敬的父亲”。霍查在向苏共二十大致贺词时也说:“苏共是教育我们的母亲。”1956年11月8日,在庆祝劳动党成立15周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9周年大会上,霍查在讲话中再次称苏共是“我们党的母亲和导师”。

当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霍查在高度评价苏联和苏共作用的时候,多次强调苏联的经验“是有普遍意义的,对大家都是十分需要和必不可少的”。对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霍查来说,至少在公开的言论中,阿苏关系是完美无缺的。

对苏共二十大,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霍查更是做了种种颂扬和全面肯定。就在苏共二十大的讲坛上,霍查在贺词中称二十大是“我们的大学校”,认为它提出的问题“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后3个月召开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三大”(1956年5月)讲坛上,霍查在工作报告中一开始就声明,阿党“三大”是“按照苏共二十大极其珍贵的决议”精神召开的。接着,他对苏共二十大的主要论点逐个进行了解释,明确表示完全赞同和拥护。

50年代可说是阿苏关系的顶峰时期。这期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内政外交实践中紧跟苏联。在经济领域,阿尔巴尼亚获得苏联的不少援助。1949年双方签订苏联向阿尔巴尼亚提供设备、原材料和商品贷款协定。据统计,从1944年解放到1960年的10多年中,阿在苏联的援助下建成了中小型工矿企业21个。从解放到1956年,苏联给阿尔巴尼亚的贷款总数约为4.42亿旧卢布,1957年改为无偿赠送;同年又新提供粮食贷款310万旧卢布;1959年阿苏达成了苏向阿提供3亿旧卢布长期无息贷款的协议。

尽管如此,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60年代却说,即使在50年代,在不少重大问题上,他们与苏共之间已经产生了原则性分歧。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阿南关系、苏南关系、波匈事件等。这些分歧最后导致60年代初阿苏关系的破裂。(www.xing528.com)

在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对中苏分歧采取了某种中立的不介入态度。但后来它又声称不同意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对中国共产党的指控,认为这次会议是“违背列宁主义组织原则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着赫鲁晓夫策划的一个大阴谋”。

从此,苏联领导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支持他们的立场。他们要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苏联共产党在观点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出席将于11月举行的会议”,甚至威胁说,在布加勒斯特产生的“误解火星”“将要变成大火”。这样,阿苏之间的矛盾从思想观点上的公开论战迅速扩大为全面的对立行动。

在1960年11月举行的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和苏共其他领导人要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两者中择其一:要么跟苏联走,要么跟中国走,并指责它“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搞“反苏主义”。在这次会议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霍查一反过去的态度,对苏共二十大及其以后的一系列观点逐个进行了批驳,其中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问题、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斯大林问题、南斯拉夫问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现代修正主义的危险、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关系,等等。

这次会议后,阿苏关系急转直下。1961年,苏联先后撕毁两国间的所有协定,撤走全部援阿专家,中断贷款和经济、军事援助,断绝贸易、科技文化联系,撤走驻发罗拉海军基地的舰艇。1000多名阿尔巴尼亚留苏学生和军官被迫中止学习回国,其中大部到了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学习。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指名攻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以及霍查、谢胡等领导人是“为30枚银币而出卖了自己的……帝国主义代理人”,并号召推翻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同年11月1日,霍查发表讲话,对赫鲁晓夫的攻击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并表示决不同苏共调和。同年12月,阿苏双方撤回了各自的大使,中断了外交关系。苏在阿尔巴尼亚的事务由保加利亚驻地拉那使馆代管。当然,阿苏关系彻底破裂,给阿尔巴尼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阿尔巴尼亚刚刚开始的“三五”计划面临流产的威胁。因为在过去的12年里,阿同苏联的进出口贸易额占阿对外贸易总额的50%左右。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认为,苏联已经产生了修正主义,复辟了资本主义,表示要“在各方面同修正主义永远划清界限”,把与它的斗争进行到底。与此同时,劳动党和霍查还不分具体情况一概要求别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采取与它同样的态度和做法,否则,都被说成是“不坚定”和“帮了赫鲁晓夫的忙”。

这样,阿苏友谊在经过17年后画上了句号。阿尔巴尼亚把赫鲁晓夫视为“最可恨的”敌人,把苏联看作“不守信用的”国家。它对外关系的重点转向了遥远的中国。

赫鲁晓夫下台后,阿领导人没有接受勃列日涅夫的和解呼吁,表示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进行任何接触”,决不同“修正主义分子”打交道。1968年当苏联军队和部分华约国家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阿尔巴尼亚宣布解除它同华沙条约签署的一切义务,正式退出了华沙条约。实际上它的代表从1961年起已不参加这个军事同盟的任何会议。同时,阿尔巴尼亚在劳动党内清洗和镇压那些“同苏联修正主义分子重修旧好”的人,攻击这些人“充当苏联的代理人”,“企图搞政变和谋害霍查”。

直到1979年,霍查还在他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札记》一书中写道:“说什么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在搞共产主义的议论不是别的,而是系在某条狗尾巴上的罐头盒发出的噪音。”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尤里·安德罗波夫表示,苏联希望努力消除在60年代同阿尔巴尼亚关系中出现的困难,恢复正常的关系;认为“两国目前的关系既不符合苏联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利益,它客观上损害了社会主义和反帝斗争”。这次,阿尔巴尼亚依然持不理睬的态度。《人民之声报》发表评论称:“阿尔巴尼亚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没有任何联系,也不会同安德罗波夫有任何联系。它不会同修正主义苏联的任何领导有任何联系。”所以,当苏联首都莫斯科作为1980年奥运会东道国时,阿尔巴尼亚拒绝派运动员参加比赛。

在霍查去世的当天,苏共中央向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致电,表示深切哀悼。然而,接替霍查权力的阿利雅暂时不敢放弃前任的路线,仍蔑视和攻击戈尔巴乔夫改善两国关系的建议。直到1990年7月阿才与苏联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但是,这时的苏联已面临解体,它几百年来在巴尔干的传统战略利益和影响已明显削弱,开始由美国取代主宰巴尔干国家的命运。剧变后的头几年,俄罗斯由于国内局势严重,经济危机,对解决巴尔干问题已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点在前南斯拉夫危机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从90年代中期起,俄罗斯试图发挥欧洲大国作用,加强其对巴尔干事务的发言权。1997年阿尔巴尼亚国内因欺诈性集资事件出现动乱时,俄罗斯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对阿尔巴尼亚内部事务的干涉。3月14日,俄罗斯杜马发表了一项“不许干涉阿尔巴尼亚内政”的声明,称对阿尔巴尼亚内政的任何武装干涉都将被视为是对这个主权国家的武装侵略。同日,《俄罗斯报》发表文章,说“西方和美国一贯力图确立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和军事存在”,美在阿“早已设立了军事基地”,“将来如果再部署北约军队,势必会在巴尔干半岛出现一个巨大的军事集团”。该报还称“西方大国正在利用阿尔巴尼亚发生的危机形势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俄不可“等闲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