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战后,世界的新概念和新组织调整

二战后,世界的新概念和新组织调整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后,世界分裂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并相应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组织。经互会的主要组织机构有经互会会议、执行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秘书处等,另有若干专业性的经济组织。西方各国还根据《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司令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首届司令官由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担任。北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外长或国防部长组成。

二战后,世界的新概念和新组织调整

“二战”后,世界分裂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并相应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组织。

东方·西方:“东方”和“西方”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却演化成了一个政治概念。当时,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报刊常用“东方”来指称社会主义国家,而用“西方”来指称资本主义国家,并使用过“东方集团”“西方集团”等字眼。在后来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实践中,地处东方的日本因其社会制度属于西方范畴,所以从1975年开始,它每年都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冷战·铁幕:“冷战”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作为起点,到1989年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标志其结束,经历了约半个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总称为冷战。“冷战”一词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他1946年的一篇演说中首先提出来的。同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的富尔顿演说和次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都标志着西方国家“冷战”政策的开始。1947年9月,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冷战”的文章,遂使“冷战”一词开始广泛流传开来。

“铁幕”一词为丘吉尔首创。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在演说中攻击苏联进行“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他说,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他还说,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在丘吉尔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认为这次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经互会:“经互会”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简称。1949年,苏、罗、捷、保、匈、波6国在莫斯科开会,宣布成立这一经济组织。此后,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陆续加入。阿尔巴尼亚后来退出。总部设在莫斯科。(www.xing528.com)

经互会的基本任务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经济经验;相互给予技术援助;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相互协助。经互会的主要组织机构有经互会会议、执行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秘书处等,另有若干专业性的经济组织。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上的分裂,其经济合作经历了进行商品交换和科技资料交换、推行“国际分工”、实行“经济一体化”3个发展阶段。1991年1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经互会正式解散。

北约·华约:“二战”后,苏联和东欧在欧洲连成一片,并部署了210个师的兵力,而整个西欧总共只有14个师,其中还包括美国的两个师。西欧各国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同苏联抗衡的。同时,美国也急于寻找具有相同利益的伙伴与其结盟。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1],美国和西欧各国联合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1948年7月6日,美、英、法、加、比、荷、卢7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北大西洋安全体系问题,并通过了《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美、英、法、意、比、荷、卢、丹、挪、加、葡和冰岛12国外长在华盛顿再次聚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各国“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西方各国还根据《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司令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首届司令官由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担任。北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外长或国防部长组成。在北约成立后的数十年中,欧洲其他国家相继加入。

北约的建立使苏联感到自身面临严重威胁。1949年1月29日,苏联外交部对之进行了严厉谴责,把它称为“美国和英国统治集团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工具”。此后,苏联还向联合国提起上诉。1954年10月23日,西方国家签订《巴黎协定》,允许联邦德国建立正规军并加入北约。11月29日至12月2日,苏联召集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7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开会,向西方国家提出警告:一旦《巴黎协定》被批准,苏联和东欧国家将采取共同措施,组建联合武装。但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警告置若罔闻。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生效。5月14日,苏联与东欧7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即《华沙条约》,简称“华约”。

华约具有军事同盟性质。条约规定:当缔约国之一遇到武装威胁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给予援助;设立统一的武装部队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缔约国不参加与华约相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与华约相反的任何协定。华约的建立,使东、西方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带有强烈的军事对抗性质,从而使“冷战”的气氛更加凝重。1991年2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正式解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