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三世在建立了专制制度后,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对外则千方百计寻求盟友的支持。他多次表示,保加利亚是一个小国,不可能执行完全独立的对外政策,永远需要“宗主国”的保护。同时,保加利亚地处欧亚的“桥梁”地带,它可以利用这种地缘政治保持“中立”,在大国角逐中讨价还价。
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鲍里斯及其政府就对希特勒法西斯政权一味阿谀逢迎,使纳粹德国在备战过程中,加速了对保加利亚的经济和政治渗透。1939年,德国在保加利亚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已取代法国和英国,独占鳌头。德国占保加利亚出口额的67.8%和进口额的65.5%。在巴尔干,保加利亚成了德国的头号贸易伙伴。
然而,鲍里斯还是尽量使保加利亚在大国之间荡秋千。早在1933年6—9月,鲍里斯就第一次完成了欧洲之旅,创造了在位国王“游山玩水”的最高纪录。国王先后到了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英国和荷兰。
1934年3月1日,鲍里斯对德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德国总统兴登堡、议长戈林、首相希特勒、副首相巴本、外长诺伊拉特、宣传部长戈培尔等,破例接见和宴请了鲍里斯,并同他进行了“友好、亲切的谈话”。德国承诺帮助保加利亚“医治由失败的战争造成的创伤”。
这次访问既使鲍里斯受宠若惊,又使他在大国之间左右为难。鉴于法国、英国和苏联都对德保亲近表示关注,鲍里斯在同年的8月26日,第一次登上了巴尔干山的“希普卡”峰,出席了俄土战争纪念碑落成50周年庆祝会。他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5万名群众,表彰了斯拉夫老大哥俄罗斯的功绩。他激动地说,俄罗斯士兵的英勇果敢行为,镌刻在新的教堂里,这场战争(指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是兄弟的俄罗斯人民的伟业,是一种慷慨的援助,这在各国人民的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1936年1月,鲍里斯国王趁参加英国乔治五世葬礼的机会,又到了巴黎。然后,再次去了德国。除同一些“老朋友”会晤外,他还在“科堡宫”看望了老父亲斐迪南,向他祝贺75岁生日。6月,他访问了意大利。8月1日,鲍里斯应希特勒的邀请,出席了在柏林举办的奥运会[2]。为了安抚德国人,鲍里斯相继把“圣亚历山大”十字勋章授予到保加利亚度蜜月的戈林和来访的德国外长诺伊拉特。
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
历史进入1938—1939年,欧洲已陷入黄昏后的黑暗。这时,德国和意大利、英国和法国,都竭力拉拢保加利亚。希特勒的威胁,英法的引诱,一步紧似一步。保加利亚政府在这两个集团之间举棋不定。在此期间,鲍里斯国王在接见来访的德英法等国政要时,经常讲到这样一段话:“我国的处境相当为难。我的军官喜欢德国,而我国人民热爱俄国;我本人是法国路易·菲利普国王的外曾孙,王后是意大利国王的女儿……当然,我们的议会是保加利亚的。鉴此,你们自己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1938年8-9月,鲍里斯又一次周游欧洲。按惯例,他先参谒了岳父大人,并同墨索里尼“亲切交谈”。然后,他晋见了英王乔治六世,与首相张伯伦“达成共识”——两国要为“维护和平做出一切努力”。他还转达了墨索里尼“改善”同英国关系的愿望。9月16日,他再到巴黎,同勒布伦总统和达拉第总理“促膝谈心”,许诺因自己同希特勒的“亲密关系”,将在法、英、德之间扮演说客角色。9月22日在德国,“老朋友”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等法西斯头目与他会谈,结果“令人满意”。当然,他领教了德国人对英法的“强硬立场”。
1939年年中,纳粹德国为希特勒50周岁举办庆典活动,鲍里斯因王后生病不能脱身,遂派特使去了柏林,送去了一块波斯地毯和一幅著名油画,还有吹捧希特勒的贺信。希特勒保证将“满足保加利亚的一切要求”。六七月间,国王又指使财政大臣和首相访问德国,以落实德国向保加利亚提供军火一事。
1939年年底和1940年年初的事态发展,把鲍里斯的“中立”政策推到了十字路口。1939年 9月15日,保加利亚政府发表声明,称在世界军事冲突中将恪守中立。12月,苏联向保加利亚提议签订两国航空协定和相互援助公约,鲍里斯国王在“请示”德国后,婉言加以拒绝。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外交部派特使访问保加利亚,试探保加利亚能否站在英国一边,而鲍里斯国王没有做出承诺。(www.xing528.com)
1940年,同盟国和轴心国进一步加强了对保加利亚的争夺。但是,英法派来的代表团无功而返,只有纳粹分子受到鲍里斯的青睐。
这年夏秋,纳粹德国事实上征服了整个欧洲。接着,纳粹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巴尔干半岛,打算利用它作为进攻苏联的桥头堡。同时,意大利在兼并阿尔巴尼亚后,于1940年10月对希腊发动了进攻。9月4日,德国又占领了罗马尼亚。3天后,第三帝国迫使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查归还了保加利亚。这是鲍里斯国王从希特勒那里得到的第一份厚礼。他立即致电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收回南多布罗查成了举国欢庆的大事。在索非亚,几万名游行群众聚集到王宫周围,高举着向国王祝福和向希特勒致谢的标语口号。国王站在王宫的阳台上,不断向人群挥帽致意。接着,他向全国发表庄严的宣言,称“保加利亚的一个神圣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德国利用这个机会,加大了对保加利亚的压力,要后者表明态度,参加刚刚(9月27日)在柏林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条约墨迹未干,在德国已风烛残年的保加利亚老国王斐迪南马上派他的前副官到索非亚,向鲍里斯国王面授机宜:“切勿错过志愿加入三国轴心的良机!”
英国十分警惕保加利亚的动向。10月14日,英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雷德尔向鲍里斯国王转交了乔治六世国王的密信,要求保加利亚“三思而后行”,提醒鲍里斯不要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否则“将以灾难告终”。次日,鲍里斯把雷德尔大使召进王宫,请大使转告国内,保加利亚很难顶住德国的压力。鲍里斯认为,如果希特勒咄咄逼人,任何反抗都将徒劳无益。不出所料,10月16日,里宾特洛甫急电保加利亚政府,要求在3天之内参加三国轴心。
保加利亚这时已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它必须在支持还是反对轴心国的问题上当机立断。如果反对轴心,它就要同苏联友好和寻求英国的庇护,或者继续保持“中立”;如果支持轴心,就要加入三国条约。现实是,保加利亚的邻国已落入法西斯的魔掌。巴尔干国家昔日的盟友英法已陷入战争,自身难保。保加利亚正是在这种逆境中,同德国开始了加入条约的谈判。
1940年10-11月,巴尔干上空阴云密布,硝烟弥漫。德国军队已开进罗马尼亚。11月20日、23日和24日,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正式加入了三国条约。保加利亚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11月17日,鲍里斯国王同希特勒举行了战争中的第一次会晤。希特勒在山间别墅“热情而认真地”与鲍里斯进行了会谈。德国方面“要求保加利亚参加三国条约”,但“元首”并不要求“保加利亚军队直接卷入战争”。鲍里斯国王则强调,保加利亚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一旦卷入会同邻国产生麻烦”,这个问题最好留到“明年春天解决”。希特勒则假惺惺地说,德国军队只要求过境权,“决不会留在保加利亚,一切装备都留给你们”,以“造福于保加利亚人民”。国王只是洗耳恭听,不敢多说,一味犹豫、彷徨、担忧。希特勒还给国王打气说,苏联和土耳其不会动保加利亚一个指头。
在这次会见中,保加利亚基本上同意加入三国条约,但试图拖延卷入战争的时间。11月23日,保加利亚政府通知希特勒:“保加利亚政府原则上准备加入三国条约,但请求稍晚一点签字。”
1941年1月4日,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接见保加利亚首相菲洛夫时,很不耐烦地要求保加利亚立即加入三国条约,说是“越快越好”。1月15日,里宾特洛甫对保加利亚的动摇和拖延十分恼怒,指使德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里赫特霍芬说,尽管保加利亚还没有签字,但“它事实上已经入约”,“它的命运已同德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如果保加利亚继续“寻找任何借口”持保留态度,必将对保加利亚当前和未来的政治局势产生“严重的后果”。
1941年2月2日,德军统帅部和保加利亚军队司令部签订了利用保加利亚领土和交通运输的协议书。1941年3月1日上午,德国陆军元帅利斯特率领几十万大军进入保加利亚。他们在索非亚设立了指挥部。同一时刻,保加利亚首相菲洛夫置英、美、苏的警告于不顾,在维也纳正式签署了保加利亚参加德意日三国条约的文件。次日,保加利亚国民议会未经讨论,“以绝对多数”草草通过了这个条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