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战争中惨遭失败,打破了巴尔干国家之间的平衡,甚至刺激了反土耳其同盟国的胃口,谁都想多占地盘和人口。
战争的烟云还没有消散,胜利者就在瓜分马其顿问题上发生冲突。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的大部分居民是保加利亚人,它应该占有斯科普里和萨洛尼卡等地,甚至独霸马其顿。它还认为,在战争中它做出的贡献最大,牺牲最多,鲜血不能白流。
塞尔维亚所占的领土大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由于阿尔巴尼亚宣告独立,伦敦和会又反对塞尔维亚获得亚得里亚出海口,所以,塞尔维亚要求修改同保加利亚达成的密约,在马其顿得到更多的“补偿”。
希腊也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伊庇鲁斯撤军。它希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占领更多的土地,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港口城市萨洛尼卡及其周邻地区的领土要求。
黑山站在塞、希一边,它同样不愿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企图取得新帕扎尔州,以便同塞尔维亚接壤。
于是,塞、希两国患难与共,很快又走到了一起。1913年6月1日,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和秘密军事协定,把矛头直指保加利亚。条约第一条规定:“缔约双方互相确保各自的领土,当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时,应该以全部兵力提供相互帮助,并不得单独同敌方媾和。”
正在这时,保加利亚统治集团中大保加利亚的阴魂未散,国王斐迪南于6月16日命令军队向驻守在马其顿的塞、希两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尔干战火重新燃起,这就是同室操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又称“同盟战争”。
早在1908年10月,斐迪南就在致保加利亚人民的特别文告中宣称,保加利亚不再是一个“公国”,而是一个“王国”,而他自己也不再是“大公”,而是“全体保加利亚人的国王”。1911年,斐迪南迫使大国民议会修改宪法,授权他可以同别国进行秘密协商,并有宣战和停战的权力。他把他建立的王朝称作“第三保加利亚王国”,既想恢复中世纪大保加利亚的辉煌,又想使自己永垂青史。(www.xing528.com)
战争开始时,保加利亚军队约有50万人,塞尔维亚军队有34.8万人,希腊军队有23万人,黑山军队有2万人,后面3国的军人数量比保加利亚军人多出近10万。接着参战的罗马尼亚军队有50万人,奥斯曼土耳其也有军队25万人。所有对立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占有优势,而且事先在政治和外交准备方面也比保加利亚充分得多。它们面对保加利亚的突然袭击,立即做出了强烈的反击。
希腊首先以5个师的兵力攻打库库什地区保加利亚4个团的防守部队。6月21日攻克库库什后,希军又高呼“向索非亚进军”的口号,越过斯特鲁米查河,进入保加利亚本土。从6月17日起,塞尔维亚军队开始进攻马其顿境内的什蒂普和科恰尼,保加利亚军队被迫转入防守。到6月底,保加利亚军队几乎已经放弃了在马其顿各地的阵地,重点保卫保加利亚本土。
紧接着,黑山和罗马尼亚乘机向保加利亚宣战,奥斯曼土耳其也卷土重来,出兵东色雷斯。保加利亚政府面临四面楚歌的灭顶之灾,于6月25日请求俄罗斯出面调停,签订和平条约。俄罗斯竭力劝阻罗马尼亚不要卷入对保加利亚的战争,但罗马尼亚还是认为收回南多布罗查的时机已到,遂与塞尔维亚和希腊商讨采取共同针对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
从6月28日到7月2日,几十万罗马尼亚军队从北部攻占南多布罗查,越过多瑙河,逼近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7月15-16日,罗马尼亚军队抵达距索非亚只有100多公里的巴扎尔吉克。
6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破坏《伦敦和约》,出动全部兵力,进攻保加利亚控制的东色雷斯。不久,该国军队越过《伦敦和约》划定的米迪亚—埃诺斯边界线,经过激烈争夺,于7月23日占领了奥德林城堡,并迅速向保加利亚本土挺进。
保加利亚军队因集中兵力在西部和南部同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作战,无暇顾及北部和东部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凌厉攻势。结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保加利亚腹背受敌,危在旦夕。7月初,首都索非亚告急。于是,保加利亚政府以斐迪南国王的名义请求大国出面,实现停火和谈判签订和约的条件。
这样,1913年7月17日,交战双方的代表开始谈判媾和问题,战事立刻停止。7月28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以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罗马尼亚为另一方,开始在布加勒斯特正式举行谈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