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同体遗产的活力与存在

共同体遗产的活力与存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现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微共同体”,是人类早期共同体遗产的活性存在。但是,知识技能层面的分享,并非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间分享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真正的持续性的动机,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上的分享体验,一种社区的归属感。

共同体遗产的活力与存在

尼斯发现并深刻阐明人类的群体生活中两种结合的类型: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较早的那个时代即共同体时代。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家庭、宗族)中实现的,此外,它也可能在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村庄、城镇),以及在思想的联合体(友谊、师徒关系等)里实现。他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于思想有关的共同记忆之上的。与此相反,社会产生于众多的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有计划的协调,个人预计共同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会于己有利,因而聚合一起共同行动。社会是一种目的的联合体。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22]

出现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微共同体”,是人类早期共同体遗产的活性存在。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地缘、人缘、精神共同体三者叠加的产物,是基于人的本质意志的(本能的中意)而非基于人的选择意志(利益结盟)的共同体。

人类学家格雷伯写了《债:第一个5000年》。格雷伯经过历史人类学考察,发现历史上存在以物易物的历史阶段。格雷伯认为,人类早期互通有无的关系不是交易,而是分享。对于现代人,假如你向我借了一头牛,你就欠我一头牛;而对于早期人类,他们想的是你没有东西吃,我就给了你一头牛,你欠我的是情,而不是债。情可以分享,债要求两清。哈耶克也认为,在原始社会人们有一种彼此分享的概念。

杭州市有关社区学习共同体调查人员采集到的案例获知,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就是“分享”。分享本质上是一种互利行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习过程中的分享,包括了经验、教训、知识、技能、情感、思想的分享,分享是成员之间产生联系与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来自心灵层面的分享,使分享者与被分享者都快乐无比。因为它抛弃了负债的不安,超越了竞争的纠缠。

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分享,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技能层面的分享,二是思想情感层面的分享。前者是可测的、具象的,后者是无形的、精神的。有形而下和形而上之分。

杭州市打铁关桑榆书院(社区学习共同体性质的书法学习组织)的成员来到书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作业”(比如临帖或古诗词草书练笔),用夹子夹在临时拉起来的晾衣绳上,成员们的作品像晾衣服一样围着馆内晾一圈,很是壮观。他们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求评论”“求分享”,挂好“作业”后,你就会听到“老孙,你过来帮我看看”“老朱,你来给我看看”“杨老师,你来看下我的”之类的呼唤四起。其中有些书法水平比较高的成员特别“俏”(成员间专用词,表示受欢迎的意思),好多人会争相邀请他们点评“作业”,他们的“作业”面前也会聚集好多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齐上阵,各种新式“武器”全在这些花白头发的老人手里使用出来。他们要把水平高的作品拍成照片,回去好好学习。这种场面确实令人印象深刻。[23]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成员间互补短长式的学习,是他们交流,习得知识、技能、体悟的学习,因此也是分享式的学习。但是,知识技能层面的分享,并非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间分享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

杭州某社区的姐妹编织社对其成员产生最大吸引力的地方,恐怕就是“姐妹”二字。实地访谈时,访者特意问了这个问题。(www.xing528.com)

“为什么叫作姐妹编织社呢?”

“我们一开始也想不好的,不知道叫个什么名字好。有蛮长一段时间我们这个编织社都没有名字的。后来我们每天聚到一起,学习编织,有说有笑,你对我像姐妹一样,我对你也像姐妹一样,我们想,干脆就叫姐妹编织社好了!”

“你们每天都待在这儿吗?”

“是啊,我每天把家务事做完,就过来了。一待就是一整天。中午、傍晚就回去吃个饭,有时候晚上也在这里。我老公说我都把这里当家了!”

“是的啊,我只要一进这个门,心情就毛好的。大家岁数差不多,也有得聊,又不耽误手头上的活儿。我就喜欢这种气氛,待在家里都没有待在这里高兴!”[24]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姐妹编织社还是在百姓乐坊,处处展现的是温暖、和谐,成员们找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所以将它当成了自己的家。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真正的持续性的动机,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上的分享体验,一种社区的归属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