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忘初心,教育的关键所在

不忘初心,教育的关键所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当教育只关注第一种目的,而完全忽视学习的第二种目的时,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成人”的教育,而是非人道的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互助,对于这门课程至关重要。教育管理部门和政府教育培训机构,把教育惠民定位在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

不忘初心,教育的关键所在

人类通过真正的学习才能成为人、成全人。反思今日学习现状,无论是未成年人世界,还是成人世界的学习,我们发现,都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和实践上的缺失。

1.只有“脑”的开发而无“心”的学习。

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学习,或者更明确地说,因为有了学习,才有了人类社会。学习是给人类带来真正福祉的路径。然而,今天“人—机—人”知识传授模式主导学习世界,学习的社会功利性突显,只有“脑”的开发而无“心”的学习,学习的本真丧失殆尽。对于学习,我们存在的误区太大,以致我们身在其中,觉察不出学习的问题。学习仅是脑的功能吗?我们掌握图书馆里的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乃至通晓人类全部文明成果,成为学富五车的知识人,这是学习吗?当我们成为一个装满知识的箩筐,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获取巨大的物质财富或荣誉,如果没有对生命意义的明见,如果没有把“心”生长在生命之根上,如果不是朝着“人生第一等事”[2]的方向攀登,如果不把心性的澄明和滋养作为目标,而把向外索取更多作为一切行动的动力,那么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不是学习,即便有再多的知识和本领,人依然是苍白的贫穷者。因为,人的学习,是生命的学习,是心的学习,心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个体生命与宇宙大生命浑然一体,人的“本己本知”先天地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而整个世界都共同根植于生命系统之中。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在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强大自己,不被社会外界的力量所扭曲。殊不知,心性的澄明和心性的滋养,才是学习的第一要义。真正的学习有三个要素:第一,它是“独知”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接受,不是别人能教给我们的;第二,它是道德的,不是满足私欲的;第三,是向内探求,求静求安,静心养性,不是向外求,追求急功近利、占有暴利。向内探求的最大的阻碍,是利己主义,是利己的愿望。关涉心性的学习,就是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去除利己愿望造成的对心性的遮蔽。“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本真的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即具有与外部世界期待相符的外在目的,我们称之为外目标和外成功的实现,体现的是人的选择意志。它所实现的是人的工具性价值,这一价值是由他人(社会)认定的。外目标是获得性的,如薪资、福利、待遇、职位等级;外成功是为人的即向他人炫耀的,如豪宅、名车、职衔、公众关注度。另一种是“无限的目的”,即“超出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之内在目的,它所指向的是人自己,是人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意义建构。我们称之为内目标和内成功的实现,体现的是人的本质意志。内目标是实现性的,如兴趣、性格、特长、内心感受。它所实现的是人的生命性价值,生命性价值是自己定的价值;内成功是为己的即属于生命性价值的,是潜能实现、心性澄明、个性发展、独特的贡献,所谓各美其美,过真正人生活,尽人道,做真人,正如陆九渊说的:“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3]

学习的第一种目的的实现,以脑的开发,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为路径,这里的知识是程序性可编码的知识,是可以通过接受学校教育、接受培训、自学等方式实现的。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这一目的的实现,几乎占用了全部的学习资源,得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

学习的第二种目的的实现,是从善去恶,这里的知识是伦理知识和感悟性知识,它不是学校教育或学校式教育可以“教”的,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对于心性的明见与滋养。从善去恶,是人自己的事,是实践善好的德行,它既不是伦理学知识的应用,也不是学校教育所能教育的。伦理学对于人,不是理论的应用,这里所涉的是实践而不是制作。物理学类型的理论可以应用和指导制作,例如,有了量子理论在先,才可能应用这一理论制造出原子弹或原子反应堆。伦理实践不是伦理学理论指导的,伦理学不能指导伦理生活,“道德哲学”并不能提高“道德水平”,道德哲学家的道德水平未必就是高的。伦理实践或德行,不是从理论来的,但是,实践者可以从传统和榜样那里得到指示,可以向身边的典范学习。

人的内心生活需要向导,理论上讲,担负着向导的责任的是教育。这里说的是“向导”而不是“教导”,广义的教育,或者说真正的教育,应关心人的整个存在,使人在把握物质世界的同时,又能探索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世界,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心生活。当教育只关注第一种目的,而完全忽视学习的第二种目的时,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成人”的教育,而是非人道的教育。

然而,事实上,学校教育或学校式教育,是很难进行灵魂性和德性提升的,生命性的东西只能学,不可教。我们今天对教育的批判,包含着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对教育的预期,正是这种错误的预期,导致我们低估了具有自觉自主意识的学习(心灵对话式的共同学习)可能发生的改变自身、改变世界的力量。不能苛责今天的学校教育,因为我们有一个错误的前提,正是我们人类社会自己,企图一劳永逸地将人的成长和发展交给学校教育,让学校教育垄断了教育专利权和学习专利权。

人类学习最主要的课程是“什么是人”,而这门课程是机器回答不了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互助,对于这门课程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想一想对话的性质,就会发现,对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信息交流和保持联络。从根本上看,对话的意义在于发动参与对话的人共同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真正愿意去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反思,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心态,接受自己在他人影响下改变立场的可能性。数字沟通是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我们还不是太清楚。因为目前来看,数字沟通的内容大多数是信息交流,发表意见,而不是接受他人的观点。面对面交流往往会激发一些思想和情感的火花,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4]也就是说人类的学习的“人—人”模式是不能被“人—机—人”模式所替代的。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移动学习,已成为时下成人学习的主流,浩大的教育信息化工程正在全国各地实施,包括云服务在内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正加紧建设。教育管理部门和政府教育培训机构,把教育惠民定位在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大型的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上。把数字化学习等同于教育现代化,把教育现代化等同于高效率的知识技能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人—机—人”的学习模式自然大行其道,数字化信息化学习持续成为学习世界的热点,并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源。这是把学习定位为“脑”的开发的注解。

人类学习的特点既不是自学,也不是单方面学习他人,而是共同学习、自主成长。教育工作者既不是当下世界,也不是自然事件,更不是技术和习俗的集合体,而是要和其他个体进行思想交流、发生人格影响。

没有“群体”互动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互动的学习是非人性的,这样的学习让美感流失,心的学习被搁置。人是群居性动物,没有人能够离开群体而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这是人的社会性属性的一种表现。学校学习和社区学习中,没有对“共同学习”给予必要的重视,是因为我们对学习的误解太深太重。(www.xing528.com)

共同学习是切合人性的学习,“对本真的心的学习”[5]需要共同学习,“人—人”学习方式永远也不会过时。英国人类学家迈克尔·卡里瑟斯说:“我坚持认为,互相关联的个体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活特点,比我们所谓的文化更重要,也更真实。根据文化理论,人们出于其文化才去做事情;根据社会群居理论,人们是利用文化方法,去为了别人、和别人一起做事情。”[6]幸福的人会淡忘自己的利他行为,却能记住他人给予的滴水之恩,总会以恰当的方式与人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快乐愉悦的心情。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得到同伴帮助和赞许的同时,以阳光的心态和灿烂的笑容带给别人正能量。

2.学习的工具性价值无限膨胀,生命性价值严重缺失。

人为什么要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许多人认为,学习,能让人进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的要求,只有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学习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些认识没有错,但是,如果学习的目的就是这些,那么,我们说,这不是学习的全部,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当我们把学习定义在“取”上,即是为了更好地取得利益与财富上,那么离“有意义”的学习还相距甚远,因为,“世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爱默生语)。

好的教师是用自己的行动作为示范,成为学习者心灵的唤醒师,唤醒心性与智慧,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教育的所有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唤醒人类心灵中的真、善、美,帮助人们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如果教育只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不能从心灵深处唤醒学习者的生命意识,不能促使人的生命感和创造力的觉醒,不能激发人的内在的心灵能量,不能帮助学习者进行心性的回归与人格的建构,不能促进人的生命成长,那么,再“现代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中国的教育常常遭到国人的诟病。很多人以学生负担过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为由批评教育。朱永新则说:“我们的教育有点‘忘情负义’,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关怀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了。而‘忘情负义’的结果,自然会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和扭曲。”朱先生的批评不能说不深刻,但笔者认为,朱先生说的还是现象,而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把“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搞反了,没有把握学习的真正含义。教育可以服务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人力资源的开发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内涵功能价值远远大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可是,在许多人包括教育者的眼里,人力资源开发是最重要的,教育是因为能开发人力资源而具有意义从而备受重视。其实,人力资源开发仅是教育的部分功能。

学生的学习是“有用”的学习。其“有用”就在于“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然而,众所周知,其“用”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排名,为若干年后找到收入高的就业岗位增加筹码。只有书本知识学习难以成“人”。当下教育中大量存在的技术主义倾向,个体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却越来越缺少心灵的智慧。大学教育的失败,不仅在于我们的学生没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缺少审美情趣和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缺少人文素养,缺少灵魂的活力,即大学毕业了并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当教育关注的仅仅是人得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掌握的层面上,体现的是学习的工具性价值。今日大行其道、为众人诟病而又无力改变的应试教育,是程序性知识的传授,离“成人”的学习还差一大步。爱因斯坦在1930年曾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个人,是人格。”不是教育家而是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说的这番话,道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指向的是个人,让自己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当然,有创造性的、有情感的、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不要指望今天的学校能“教”出来,而是自己学出来的。教者何?所以求言行之是。学者何?所以求理道之真。理道是不能教的,只能去实现它,每个人实现的过程也不同。如今成人学习,也多为“有用”的学习。农民的学习停留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称“成人技术学校”的学历提升和技能提高。在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之后,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取消了学校的法人地位,削减了人员编制,在这些人看来,学校就是传授知识技能(提高学历)的,既然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完成了,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存在的必要性也就没有了。

其实,在古人心中,知识的学习是次要的,人格、理想、格局、境界、胸怀、智慧才是最重要的。道的东西没有了,自然科学知识再多,也是灵魂上的矮子,人格上的侏儒。古代思想家陆九渊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人。”可以用“为学”“明道”“察理”“立心”“做人”五条十个字来概括他的学说,其立足点是“做人”。如果不能做好一个人,为学、明道、察理、立心都变得毫无意义。人有三个层次的生活,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知识和技能为物质生活提供条件,但并不能直接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提供条件,所以,学习不可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等“术”的层面,人与人的差别,不是体现在有限的物质生活的优劣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无限的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的丰富与浅薄上。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认为,无论个体生命还是民族生命,倘若只有技术——工艺层面,那只是具有宽度和长度,唯有赢得人文维度,才有生命的深度。当我们的学习只是为了获取生存的技能和专业技能,我们注定没有生命的质量和灵魂的质量。心灵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事业的成功更重要。因为没有心灵的健康成长,即使事业成功了,人也并不幸福。以心灵成长助推事业成功,其生命将更加从容和阳光。要使心灵健康成长,就是要给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柏拉图也有一句名言:“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学习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发现并实现人的潜能和澄明人的心性,成为不被机器和商品所征服的人,成为在物质诱惑下仍然拥有美德、灵魂活力和人格尊严的人。学习的意义,不是获取更多而变得聪明,而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经受物质诱惑多舍少取并快乐的智慧。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有句名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获得灵魂的自由。马克思不仅仅强调人的自由发展,还强调自由自觉的活动。他说:“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的特性恰恰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7]可是我们的教育强调的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对社会的被动适应。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最明显的标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学习知识和技能,即学习“有用”的东西,视作学习的本原。现代科学的视野与哲学不同,它看到全是有用的“有”,或者说,它只能看到“有”;而哲学的视野与它不同,真正的哲学问题却必须面对“无”,所谓“无用”的学习,恰是能解决人生命性价值实现的问题,回答如何超越“现实存在物”的问题。海德格尔这位西方哲学家早就认识到,西方思想界的理性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科技,给地球生态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现代性思维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已经造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无根状态。身在其中的人们,“反认他乡为故乡”,以为学习必须致“用”,学习只是博取名利的纯粹工具,而把提升人的生命性价值的学习视为异端。

总体来说,中国人读书很少,读“无用”的书更少。我们既不读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读卡夫卡福克纳,也不知道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莫奈、凡·高的艺术。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许多人买不起书,国人总体上不读书。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明显改善,许多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国人总体上不读书的现象没有改变。其实,“无用”之书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人类的精神丰碑、伟大人物的智慧和思想,都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里。人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等先贤的对话,通过和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先哲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