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福祉和幸福决定因素的研究表明,幸福的生活50%取决于个人成长和遗传的质量,40%取决于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之间关系的密切度和质量,只有10%取决于收入和教育。对于社区的每一个成员来说,你从来就不是生活在一个现成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出一个世界。如果说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幸福的评价,当事人才是真正的专家的话,那么学习也是如此。结果是小组妇女的成绩远远超过大组。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人们接近或达到人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性价值时的心灵状态。幸福不等于宝马轿车和花园别墅。除非身处贫困线之下,否则更好的物质条件并不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自己努力便可以争取回来,它很多时候是从你以外的环境和关系中给予你的。在欧洲的一项研究中,实验对象被绑上一台掌上电脑,它会不时地震一下,让他们汇报此时的情绪。结果发现,实验对象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心态最积极,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次之,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心态最差。[16]似乎是那种“家的感觉”,为人们带来了额外的那部分幸福。在一些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家庭”这个词的含义不仅包含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包含了朋友和邻居。这种独特的扩大化的互助体系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关怀、鼓舞,以及更持久的幸福感。

关于福祉和幸福决定因素的研究表明,幸福的生活50%取决于个人成长和遗传的质量,40%取决于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之间关系的密切度和质量,只有10%取决于收入和教育。2010年在对加拿大最幸福人群的一项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影响幸福的最重要因素是归属感,即归属于当地团体的感觉。[17]

丹·比特纳在其畅销书《去最幸福的四国找幸福》总结性篇章中给出的关于幸福的建议是,挖掘一下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加入一个相关的学习团队或俱乐部。这个建议的重要之处在于,一旦你加入了某个俱乐部或学习团队,你就要定期参加活动——不管是基于俱乐部的章程也好,还是基于同伴的压力也好,反正你相当于有了一种承诺。根据一项调查,加入一个学习团队,即使一个月只参加一次活动,获得的幸福感也不亚于薪水翻倍。不少人觉得加入某个俱乐部或某个社会组织就是幸福,最起码在丹麦有90%的人是这么想的。根据丹·比特纳调查发现,创建一个由一群志趣相投、彼此忠诚的朋友组成的小组——冲绳人管这种小组叫“摩埃”(冲绳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群,他们一生中都至少会有5个好友相伴),他们定期聚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艾伯特利亚市(美国明尼苏达州南部一城市)的人口有18000人,像这样的“摩埃”就有80个,每组平均6个人,总共480个人。他们经常在晚间举行集会。每一组“摩埃”成员都有相近的爱好(或者是一群刚生了宝宝的妈妈,或者是一帮喜欢做志愿活动的人,或者是一些热爱运动的人),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约定每周出来一起走走、聊聊,这样过了10周之后,组内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联系。一年之后,艾伯特利亚市一半以上的“摩埃”小组仍然稳定地存在着。[18]根据丹·比特纳的描述,“摩埃”小组非常接近于中国杭州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据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2015年年底统计,该市目前已有文化艺术、生活与休闲、健康与娱乐、公民与公益等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4500个,每个月有9.7万人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19]

丹·比特纳在墨西哥一个叫作桑塔卡塔里娜的社区的一所房子前看到三个女人坐在水泥墩上,聊得正欢。他设法加入她们的聊天,从艾达丽亚口中得知,三个女人每天吃完午饭都会见一次面。她们的丈夫收入都很一般,大约每个月500美元(这个地区的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却要养一个7到12个人的多口之家。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艾达丽亚那6个还在上学年龄的孩子正在街上踢着一个半瘪的足球,兴高采烈地尖叫着。当丹·比特纳问这些女人是否感到幸福的时候,她们耸耸肩,然后互相看看。“是的,我们很幸福。”艾达丽亚打破了沉默,“我们也能多花点儿钱,但是我们已经拥有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有更多的钱,你会做什么?”“很可能会买个大点儿的房子,”克里斯蒂娜说,“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很可能不会像现在一样每个下午都能见面了。所以,可能不会去买房子了。”原来幸福如此简单,一段令人恋恋不舍的快乐时光(甚至比大房子还重要)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就是三个水泥墩和一个瘪了的足球。(www.xing528.com)

在英文里,社区(community)即是共同体。也有人提出,社区实际是一种人文生态。因此,社区建设的本职就是使人类这种本性的东西更好地发挥出来。对于社区的每一个成员来说,你从来就不是生活在一个现成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出一个世界。

如果说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幸福的评价,当事人才是真正的专家的话,那么学习也是如此。传统学校教育看似集体听课,但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只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因成绩好坏,在经历了一场升学考后各奔东西。不同的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由为其共同负责的成员组成的,他们之间会产生令人愉快的协作关系,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团队学习,不仅团队整体获得出色成绩,个人的进步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为快。人们曾开展对妇女学习烹饪这一过程的研究。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教育有关营养的知识,使妇女不使用某些食物而使用另一些食物。第一种由教师在大组中进行教学,第二种是由小组指导讨论。学习同样的内容,用同样的时间,提供最优的教学。考试结果大致相同。几个月后再考,这次不考知识而是要求汇报实践中的变化。结果是小组妇女的成绩远远超过大组。因为“我们的小组”成员之间很快建立联系,她们觉得对他人有一种责任,对学过的东西应加以运用。[20]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共同学习。在这里,实现“内目标”和获得“归属感”共同诠释了幸福的内涵。

日本学者佐藤学从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出发,认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是与客观世界对话(文化性实践)、与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与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这样的对话是一种亲身的实践,而不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进行的。彼得·圣吉说:“这一代年轻人非常善于彼此保持联系。他们熟稔社交网络科技,所以至少从潜力上来说,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在组织里建立有效的社会网络,数字沟通是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我们还不是太清楚。因为目前来看,数字沟通的内容大多数是信息交流,发表意见,而不是接受他人的观点。但是,对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信息交流和保持联络。从根本上看,对话的意义在于发动参与对话的人共同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真正愿意去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反思,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心态,接受自己在他人影响下改变立场的可能性。面对面交流往往会激发一些思想和情感的火花,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21]无论移动互联网如何如影随形,它是永远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