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社交的重要形式,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进来。不同的是,有人在沟通中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几乎什么话题都可以聊上几句;有人却更倾向于谈自己了解且擅长的话题,当面对不了解、不擅长的话题时,情愿默默待在一边,或者干脆离开。
“我不懂这些,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既然聊不到一起,那就不聊,多大点事。”
……
这些做法虽然称不上错误,但是沟通是我们了解与接受事物的途径,也是我们与外界产生联系的工具。如果我们只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融入不了多元性的交流,内心渐渐地会趋于封闭,对他人及外界产生防备心理,甚至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外在表现为自卑、沮丧、焦虑、孤僻,等等。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以自己为圆心展开的圆,生命的意义是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而这正是沟通的意义所在。即使与某些人没有共同语言,即使在某些方面不擅长,我们也没有必要拒绝沟通,因为任何一种沟通都包含着两方面的信息,即语言和情感,而且情感是重中之重。
人是情感性动物,不论是在认知、行为还是社会组织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受到情感的驱动和影响。甚至可以说,我们日常中所做的一切都充斥着情感因素,沟通的质量受到双方的沟通意愿、状态、情感与技巧的影响。一旦在情感上实现了顺畅交流,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沟通就能成功。
与人谈话时,如果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种善意信息,一旦对方真切地感觉到,并在情感上认同了我们,那么接下来的交流将会变得容易。想想看,你是说服闺蜜一起旅行更轻松,还是说服一个普通朋友一起旅行更轻松?肯定是说服闺蜜要容易一些,因为她在情感上早已认同了你。
再比如,在常见的招聘会上,成百上千的面试者中,符合条件的未必只有一人,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或许会有很多个选择摆在面试官的面前,从硬件上来说,不管面试官选择哪一个,他们都足以胜任这个岗位。既然如此,面试官自然会选择自己更有好感,情感更为偏向的那一个。(www.xing528.com)
也就是说,沟通中的谈资虽然多种多样,话题也可以天南地北,但是情感上的共鸣却可以有效消除这些不同,瞬间打动人心。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共鸣”又称“情绪共鸣”,是指我们在与自己一致的外在思想情感或其他刺激影响下而产生情况相同、内容一致的心理活动。
一个再理智客观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受情感的影响,先和对方在情感上“结盟”,那接下来就该步入正题了,所谓的正题就是我们沟通的目的。
情感认同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沟通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对方。请注意,这个倾听不仅要聚精会神地看着对方,还要在口头上给予及时的回应,或者用点头、诚恳地注视等方式来回应,或者可以针对对方话语中的内容提问,来表现出你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即使你们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对方也会对你打开心门。
多肯定对方的情绪,并跟着对方的情绪而发生变化。对方讲到紧张的地方,你随之而紧张;对方讲到快乐的地方,你也随之而快乐。当对方因为被朋友背叛而愤怒时,对对方表现出的情绪表示理解:“我理解你的感受,被信任的人伤害非常痛心。”如此,对方对你的印象和好感就会提升。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你的沟通对象,在沟通过程中,有人常会把手放在口袋、搔搔头、动一动手指等,这时候就是最好的模仿机会。如果想让对方对自己有好感,只要做和对方相同的动作就可以了。这是人体本能的驱使,在进化的过程中,与人保持一致会让我们更有安全感。
情感认同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但说到底,这是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又立足于当前情景的,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的积极反应。
在这种情感共鸣的气氛中,参与者们会感到被认同、被尊重,大脑加速分泌多巴胺,对这次沟通印象深刻,并且回味无穷。这就好比我们同一位美丽的女士谈话,会自然而然地身心愉悦。一旦形成这种良性沟通,无论是短期的沟通目标,还是长期关系的维护,都不会是难办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