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说服的实质是对被说服者的一种否定,是为了改变对方的思想、观点、行为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而一个人的思维惯性和既成偏见相当顽固,尤其是双方的目标存有较大差距,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只会遭到强烈抵触。
此时,不妨采用循序渐进的技巧,有节奏地深入进行阐述。
这基于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更多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即实现自己的说服目标。
这个效应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泽所做的一个实验。
实验者派出两位大学生去访问郊区的两个居民区,在第一个居民区,他们直接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这个标语牌非常占空间。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无情拒绝,接受率仅为17%。
而在第二个居民区,两个大学生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照办了。两个星期后,两个大学生接着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与对第一个居民区的要求一模一样,这次居民们的接受率变成了55%。
这个实验启示我们,当希望说服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时,切记不要开始就提过大过高的要求,应先提出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然后逐步向其提出你的要求和期望,并一步一步不断缩小差距,对方就能相对容易接受,即使这是一项重大的、不合意的要求。
这一效应听上去不可思议,但生活中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一走进商场或店铺,销售员一般不会直接让我们买这买那,而是热情地让我们随意看看,或者向我们提出试穿建议,并适时夸赞,于是我们不自觉地放松戒心,而且还会对商家产生一种好感,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购买建议。
“登门槛”之所以产生效应,源自一种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回想一下,大多数情况下,你是不是也不愿意接受他人较高较难的要求?原因就在于,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付诸行动,而实现它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不一定成功;相反,接受一些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举手之劳便能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博得别人的好感,是不是更有成就感?(www.xing528.com)
同时,我们的大脑活动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逐渐习以为常,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一种持续的过程。
金鹏曾在一家企业担任过业务主管。每个月末的部门会议上,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总结本月的部门工作,以及给每位下属布置下月的工作任务。布置任务的时候,金鹏并非所有人一概而论,尤其是对待新人总会适量减少任务量。
有些老员工曾质疑金鹏对新员工过于照顾,但事实上金鹏只是深谙“登门槛效应”,作为管理者不能一上来就对新员工提出过高的要求,急着要求新员工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业绩,这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一旦新员工因此产生工作压力或者抗拒心理,那么工作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让新员工从一些小事做起,先适应一下工作内容,当他们达到小的要求后,金鹏再通过鼓励,逐步提出较高标准的要求,这样员工在心理上容易接受,因工作表现带来的成就感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整个工作状态变成一种正向的循环,预期目标就会更容易实现。
朋友的儿子抽象思维能力不好,数学几何学起来很吃力,成绩一直在60 分徘徊,朋友为此十分焦急,要求儿子下次考试必须将成绩提高到90 分,所有的题目必须都搞懂。朋友的目的当然是想激励儿子上进,却遭到了孩子的抵抗,孩子不但不听,还开始逃学。
对孩子期待和要求太高,孩子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自然就会想逃。后来在金鹏的一番建议下,朋友让儿子先不管成绩,而是保证把错的题都做对。这一目标比之前的难度小多了,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到,于是很有动力。当这一目标实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上来了,对数学几何也不再讨厌,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
诸多的事实证明,循序渐进方可如愿以偿,这一方法尤其适合于那些十分固执的对象。有些人,不管你多么苦口婆心劝告,他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有价值的。这时候,采用这种以迂为直的渐进式策略,可以步步深入地引导对方。无论是说服别人,还是商业谈判,都可借此实现预期目的。
渐进性说服基本上有两个环节:第一,你要设身处地地谈问题,要把别人的事情当作对彼此有利的事情加以对待;第二,在促使对方行动的时候,最好是让对方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主意,他才会心甘情愿做出改变。
当然,在运用“登门槛效应”时应该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合情合理,千万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恶意利用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