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圈的文化中心武汉与五个文化片区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在于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一中心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和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五大文化片区与武汉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联动不可避免。相比较而言,五大文化片区之间,以及与其他区域间的文化联系主要体现在相邻的地域之间,更多地是依靠地缘关系将不同区域的文化连在一起。比如恩施州的巴东、建始、宣恩与宜昌的秭归、五峰等存在紧密的地缘关系,其文化发展上具有较为明显的联动关系。但是,相比较而言,恩施州与鄂州市、咸宁市之间在文化发展模式、利益关系等方面联系较少,使其整个文化联动关系受到影响。因此,今后在荆楚文化圈建设中,要提升荆楚文化圈结构的聚合力,不仅要在地缘关系上做文章,还要抛开地缘关系,在文化关联上做文章,通过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优化各片区之间的联动关系。
荆楚区域文化协同能力亟待提升。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湖北省属于科技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文化较为丰富,湖北省普通高校数居全国第4位,其中,部属高校8所,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7所,普通本科高校35所。具有比较完善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拥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全国6个),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工程中心,1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一大批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8]。这些科技文化如果能够就地转化为生产力,将有力提升区域文化生产力。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湖北省的新闻教育在全国排名靠前,每年培养大量的新闻人才,但是湖北省的传媒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总体说来,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湖北省地方高校还存在“三个有差距”: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有差距[19]。二是从文化丛和文化因子的分析可以看出,荆楚区域部分文化因子呈碎片化分布,同一类型的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区呈分散型状态,影响文化聚合力的提升。众所周知:《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中的故事发生在湖北,相比四川、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来说,湖北的三国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比较有名的三国文化品牌有襄阳诸葛亮文化、荆州关公文化、鄂州吴都文化、咸宁赤壁古战场等等。但是,多年来武汉、襄阳、宜昌、荆州、咸宁、鄂州、荆门等三国文化遗址所在地一直单打独斗,缺乏统一规划。所以,既未形成区域性、互补性的三国文化旅游格局,又缺乏大型的龙头景点来带动整个区域的三国文化旅游,导致没有撑起“三国文化”这个招牌,无法在海内外文化旅游市场形成较强的吸引力。而河南许昌市利用自己的三国文化资源,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十年成功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并借此获得“三国文化之乡”的称誉。三是荆楚地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彼此隔离的现象,这种“二元社会结构”对文化一体化以及协同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有消极的不利影响。四是荆楚地区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目前在各个区域务工的农民工中约71%来自于省内农村,剩余29%来自于国内其他省份农村,其中仅有不到34%的农民工会选择在省内任一城市定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在生活方式、文化习惯方面存在差异,对市民的文化心理造成影响,甚至带来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矛盾冲突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文化结构与文化协同。此外还有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城中村拆迁问题、“二世主”现象等等,都是影响城市文化整体规划不可忽视的因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