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商业属性和经济功能不容忽视。尤其在当代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被放大了。荆楚文化具有突出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近年来政府引导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取得明显的绩效,武汉的汽车文化节、国际旅游文化节、端午文化节,恩施的女儿会、赛龙舟,襄阳的诸葛亮旅游文化节,宜昌的青年文化节、茶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靠文化的力量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武当庙会、归元寺庙会,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文化品牌和市场,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益。而事实上,荆楚文化圈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资源远不止上述两处,还有非常著名的“《龙船调》效应”。利川市的优秀民歌《龙船调》是在传统民俗文化《灯歌·花灯·种瓜调》的基础上经过创作提炼出来的[6]。在这样的背景下利川市政府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普及和宣传《龙船调》,比如在春节期间开展“千人同唱《龙船调》”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然后通过举办“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打造“文化大市”,带动利川市经济发展,促进本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等等。二是荆楚文化转化为科技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荆楚地区是大学林立的地方,文化发展水平高,其科技转化能力相对较强。湖北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已经取得突出的成效,其经济功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并且正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层次,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荆楚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湖北省产业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大大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整个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荆楚文化圈的民俗体育活动往往与旅游、经贸等经济行为紧密联系,不仅展现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风貌、乡土风情,而且通过特色文化品牌推动经济发展,在区域内、外部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经济联系,其经济功能不断升级,为地方经济、民众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荆楚文化圈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表现如下:一是经济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荆楚文化圈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荆楚文化圈的文化建设又为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助推力。此外,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还表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与此同时,文化发展越来越遵循经济发展模式。二是荆楚文化圈的文化建设行为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呈现出动态平衡,在本区域的文化建设行为中,既重视荆楚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也重视荆楚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文化的生产、流动和消费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遵循市场规律,才能顺利实现,但是不能把文化建设行为单纯地理解为一种牟利活动,文化建设如果背离了社会效益,不仅会从长期上损害其经济利益,而且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等于自寻死路。三是在湖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注重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越来越成为主导方向,很多物质产品在构建自身价值时把文化附加值作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经济产品创新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保障,需要根植于深厚的本区域独特的文化底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