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解析

荆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解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世界范围里,可以把荆楚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相提并论。近代以来,荆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荆楚文化建设中对非物质文化挖掘和申遗质量还不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应该警惕荆楚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以防形成自我循环的封闭文化。此类研究主要从生态圈的角度来分析荆楚文化建设,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后续研究与实践并没有跟上。

荆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解析

以荆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和黄河流域文化的相互激荡和交融,铸就了华夏文化的支柱。在世界范围里,可以把荆楚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相提并论。因为无论是荆楚文化中的青铜冶炼还是丝织刺绣、漆器工艺都早于希腊,在音乐艺术领域,早期的荆楚文化在希腊文化之上。在哲学思想上,早期的荆楚文化和希腊文化各有所长,但在国家整体建设政治文化领域,早期荆楚文化在希腊文化之上。可以说早期的荆楚文化和希腊文化是从东西两个不同的道路走上了世界文化的殿堂。《荷马史诗》属于古希腊,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而早在公元前4世纪,《离骚》以及骚体诗《楚辞》就已经诞生,比《神曲》要早1600年,屈原曾经和拉伯雷、哥白尼、何塞·马蒂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共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很多国际学者都认为荆楚文化不仅对中华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王铁生,2007)。近代以来,荆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荆楚文化建设中对非物质文化挖掘和申遗质量还不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其次,荆楚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还有待提升,荆楚文化资源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中部地区位列前茅,但是文化产业和北京、上海、云南、湖南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大省还有较大差距,文化消费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未能给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内生驱动力。再次,荆楚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县域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太少,发展缓慢,在文化品牌的“专、精、新、特”上尚需打磨。最后,荆楚地区的各个文化分支之间缺乏联动和沟通,很多地方都在以三国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为主题开发文化资源,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以及资源浪费,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王伟杰,王燕妮,2013)。应该警惕荆楚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以防形成自我循环的封闭文化。荆楚地区历来是中部“粮仓”,农业文化的狭隘性在荆楚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存在,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虽然有所进展,但荆楚文化仍是比较典型的农业文化或者说是农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农业文化中小农意识的狭隘性不利于团队精神和进取心的培养(王建旗,2000)。湖北地方文化发展存在市场化程度低、科技融合度低、产业竞争力小、顶层设计薄弱、需要强化统筹协调等问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低、文化品牌不多,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企业,文化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有待提高,条块分割明显,市场机制不够灵活,难以引导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艺术生产领域中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不足,经营管理领域缺乏既熟悉管理又有文化造诣的人才,在文化创意领域,领军人物奇缺(黄永林,侯顺,2013)。荆楚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借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指导思想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托德麟,2014)。有学者提出以“荆楚文化走廊”为纽带,建设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的思路,包括建设长江文化走廊、汉江文化走廊、荆襄文化走廊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课题组,2004)。荆楚文化走廊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湖北形象及其在海外的知名度,有助于优化湖北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黄南珊,何念龙,2002)。此类研究主要从生态圈的角度来分析荆楚文化建设,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后续研究与实践并没有跟上。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并且,可以跳出生态圈的思想,利用文化圈理论来分析荆楚文化建设,并结合湖北省文化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还有人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文化强省措施,主要包括:打造荆楚文化创新实验区,发挥楚文化最深厚的底蕴优势,丰富的三国文化、完备的古都文化、经典的红色文化、鲜明的湿地文化通过文化创新试验区大力彰显出来(幸敬华,2012);建设湖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刘纪兴,2010;程金亮,2014);对湖北省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李坚,2014);建构湖北“长江文明”主题文化战略(傅才武,邹荣,2013)。在荆楚文化挖掘与开发中,各级党政部门、学术研究团体,尤其是高等学府的人文学科学者应携手合作,对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三峡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魏昌,2005)。有研究者总结了湖北荆楚文化保护模式,认为主要包括:数字化馆藏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节庆旅游模式、各种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社区博物馆模式、物化产品模式等(胡小红,2008)。有研究者提出了优化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的基本方略,主要是构建城乡文化空间整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区域性“文化服务圈”、构建城乡文化关联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朱媛媛,曾菊新,刘承良,2013)。有学者提出了用抓工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来推动湖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强化工程建设的系统集成和效能整合,实现文化强省战略(刘玉堂,袁北星,2012)。荆楚地区文化产业要优化带域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机制上要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动、项目开发等四位一体的综合协调机制,形成一个区域文化经济共同体,为此需要明确一体化发展趋势,形成区域联动、集约增长、协调发展、优势聚集的区域空间布局,以产业利益为着力点,采用互惠互利的原则,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2012,黄南珊)。荆楚文化的发展,涉及到很多领域的多个行业,因此需要在根本观念上树立大文化观,动员多方力量。同时突出荆楚文化产业的中心重点,做好荆楚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湖北省的人才优势。还可以通过文化旅游业这个突破口,经过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荆楚文化资源的全面性和优质性的优势需要通过产业融合,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李坚,2010)。

综上所述,关于荆楚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荆楚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描述、荆楚文化精神的提炼以及荆楚文化问题的解析比较深入,并且相当一部分成果能够贴近湖北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的理论视角亟待拓展与创新。较多成果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与提炼,缺乏理论沉淀。二是一些研究建立在小范围、小领域的基础之上,部分观点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容易误导文化建设实践。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多采用思辨的方法来分析荆楚文化建设路径,较少采用量化的方法对荆楚区域文化建设进行评估,而量化的方法往往能够为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订提供现实依据。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在理论上、方法上以及宏观体系上有一些突破,以期为荆楚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智力支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