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隶书发展史略
隶书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与战国时代其他各国的文字相比,秦国文字显得比较保守,较好地继承了小篆的文字结构。但是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了秦国文字的俗体,这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秦简及西汉早期的隶书可以称为早期隶书,也被称为“秦隶”“古隶”“篆隶”等。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字有很多字的写法仍然接近于正规的篆文,或者有些字虽然已经有了与成熟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正规篆文的写法。从笔势上来说,秦隶没有明显的波挑、波磔,与后期的汉隶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在这个时期,小篆是主要字体,隶书只是一种新兴的辅助字体,社会地位很低。“隶书”这个名称就表示了它的身份,以“施之于徒隶”(《汉书·艺文志》)、“令隶人佐书”(《晋书·卫恒传》)而得名。总之,隶书被上层统治阶级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字体。秦代统治者允许官府用隶书来处理日常事务,是由于公务繁重,迫于形势不得不然,并不是说明他们喜欢或重视这种字体,在比较庄重的场合,一般是不用隶书的。
西汉武帝时代至东汉时期可以看作是隶书的发展成熟阶段。这时的隶书形体由长方趋向扁宽,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趋于工整,且略呈微波起伏之势,书法家用来形容隶书书法特点的“挑法”“波势”“波磔”等笔法,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形成。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也被称为汉隶。汉隶也称“八分”,这个名词是汉末才有的。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书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书、虫书。”可见,在汉以前只有隶书,没有八分。“八分”始见于宋周越《古今书苑》载蔡文姬的话:“臣父造八分,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这时的隶书用笔技巧更加丰富,在波挑中充分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表现出“蚕头燕尾”的笔势特色。结构上的疏密变化、点画的呼应,更加呈现出隶书复杂多变的特点,而风格也更为多样。八分可以说是最成熟形态的隶书。
到东汉末年,由于过分追求形式和装饰性,波挑矫揉造作,而结构板滞,缺乏生趣,于是开始走下坡路。这种趋势到魏晋时代更甚,于是隶书的衰落成了必然的趋势。
在字体结构上,隶书也对篆书进行了极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笔画。隶书把篆书“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变成平直的笔画,抛弃了古文字一直保持着的象形原则。
2.省并。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变为一笔,或者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3.省略。隶书有时直接省略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4.偏旁变形。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的情况经常可以看到。例如“人”用作偏旁的时候作“亻”。
5.偏旁混同。隶书为求方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16](www.xing528.com)
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在我国文字和书法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隶书的出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开启了汉字发展的今文字时代,是我国汉字演变中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楷书发展史略
楷书产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定形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由汉隶经演变而形成。大约在东汉中期,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一种与八分有明显区别的比较简便的俗体,这种俗体隶书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收笔时上挑的笔法,同时还接受了草书的影响,呈现出由八分向楷书过渡的面貌。这样的字体介于隶书和草书之间,又比行书略显古拙,可以算作是早期的行书,也可以看作是较为草率的新隶体。
楷书在南朝梁时已成社会用字的正体,所以才有奉敕编撰于武帝时、进呈于简文帝时的《玉篇》。作者顾野王在《上〈玉篇〉启》中称:“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字之制,文字之训备矣。”所谓“成一字之制”,谓让楷书一统文字之天下也。“楷书”的名称殆产生于此时。[17]
尽管楷书在魏晋之际就已经形成,但是在整个魏晋时代,使用楷书的人却一直是相当少的,使用者多是一些文人学士。当时一般人所用的仍然是汉隶或介于汉隶和早期行书之间的字体。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魏晋简纸上一般使用的字体,除了行书、草书之外,几乎都是这样的字体。
隋代首开科举,唐承隋制。唐代采取“明经帖试”的考试方法,促使儒家经典的整理统一。科举用字必须规范,既包括结构规范,也包括书体方面。唐代兴字样之学,有《干禄字书》《五经文字》等著作,于“举子所资”(《直斋书录解题·干禄字书》)之外,还有正字的作用。至于《开成石经》的刊布,正字法的意义更是显著。而唐代的这些官修字书,皆以楷书为正宗,从而使得楷书成为地位不可动摇的一种书体。在唐代,“楷书”已经被用来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了,宋代以后,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钟繇善三种书体,南朝宋代的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章程两字的合音,就是“正”字(平声),后世把章程书读快了,就变成正书,又变成真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18]行狎书也作行押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言的行书。可见钟繇善作楷书与行书,钟繇的行书较之他人有所不同,卫恒《隶书势》说钟繇、胡昭两家的行书“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这里所言的小异应该就是指钟氏的行书比较接近于楷书。
从总的体势来看,隶书多呈平扁,楷书则多为长方,因而隶书章法多取直行横势,楷书章法多取直行纵势。其次,楷书的结体法则要比隶书紧密,而且基本点画形态也比隶书丰富,用笔变化也多,基本笔画的个体特征都比隶书鲜明。隶书除了波磔、捺、点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外,其他笔画依然不同程度地沿用篆书的线条形态,只不过把篆书的圆润变为方折。楷书的笔画则完全脱离了篆书的线条形态,依赖毛笔的锋芒和书法家多种用笔方法,形成各自迥然不同而又能彼此配合适宜的形态。所以从字体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虽然隶书的形成是汉字由线条结构变为点画结构的标志,但是汉字点画结构的典型不是隶书而是楷书。楷书端庄工整,比隶书便于书写,所以,从魏晋一直到现在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正统地位,成为一千多年来汉字字体的大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