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动手枪的结构与品牌解析

自动手枪的结构与品牌解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2年奥地利首先研制出8mm的舍恩伯格手枪,这是公认的第一把自动手枪。自动手枪是射击中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可实现再次装弹入膛的手枪。毛瑟手枪也是较早研制和使用的自动手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5年二战结束,美军已经购买了270多万支“柯尔特”自动手枪。勃朗宁M19359mm大威力自动手枪:与此前的各种勃朗宁手枪一样,勃朗宁M1935式9mm大威力自动手枪也是一支凭借自身性能而进入世界名枪之列的手枪。

自动手枪的结构与品牌解析

通常所说的自动手枪,实际上仅指能自动装填弹药的单发手枪(即射手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枪弹),所以严格地说应叫做自动装填手枪或半自动手枪。目前各国军队装备的手枪大多是这类枪,而真正的自动手枪是既能自动装填,又能连发射击的手枪。由于它射击精度差,命中率低,所以仅在20世纪的20~40年代在少数国家得到使用。

1892年奥地利首先研制出8mm的舍恩伯格手枪,这是公认的第一把自动手枪。

世界上第一支实用自动手枪(即自动装填手枪)是由美籍德国雨果·博查德于1893年发明的7.63mm自动手枪,该枪的开锁、抛壳、待击、装弹、闭锁等动作均由枪机的后坐和复进来完成,并采用弹匣供弹。这些结构设计为现代手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德国洛韦公司的格奥尔格·吕格对博查德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定名为“帕拉贝吕姆”手枪。这种手枪于1900年后装备了瑞士、德国等国军队。德国的著名枪械设计师,毛瑟步枪的发明人P·P·毛瑟在1896年也设计了毛瑟自动手枪,后来还发明了可连发射击的全自动手枪。中国抗日战争中曾广泛使用的“驳壳枪”和“20响”就是毛瑟式半自动或全自动手枪。

自动手枪是射击中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可实现再次装弹入膛的手枪。自动手枪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能打单发的半自动手枪,又称自动装填手枪,由于半自动手枪使用最为广泛,习惯上也称为自动手枪;另一种是可以打连发的全自动手枪,又称冲锋手枪。自动手枪的口径通常为7.62~11.43mm,以9mm为多见;长200~300mm,重约1kg,大多采用装于握把内的弹匣供弹,容弹量通常为8发,打单发时,射速约40发/min,有效射程约50m。自动手枪出现于19世纪末,由于其具有装弹快、容弹多、射速快、威力大等特点,世界各国很快都开始使用,以此取代了转轮手枪。有的全自动手枪(冲锋手枪)在必要时可加装肩托,用双手握持抵肩射击,有效射程可增加到150m,所加肩托一般由枪盒或其他附件(如匕首等)兼做。连发射击时火力猛、射速快,有的射速高达110发/min。世界上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冲锋手枪是1932年德国制造的毛瑟冲锋手枪。

毛瑟手枪也是较早研制和使用的自动手枪。在中国俗称“驳壳枪”、“盒子炮”等。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费德勒三兄弟于1895年研制成功的,以毛瑟的名字在德国申请请了了专专利利,,定定型型为毛瑟M1896式7.63mm手枪,旧中国时亦亦有有仿仿制。军事博物馆收藏朱德在“八一”南昌起义义时使用的手枪就是毛瑟手枪。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军的许多将士也使用过毛瑟手枪。

博查特C93手枪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的自动手枪,之所以给它这样定位,是因为它是第一支完全符合现代自动手枪主要特征的手枪。

该自动手枪的主要特征如下:使用金属弹壳的中心发火式整装弹,依靠火药燃气能量后坐并完成抽壳、抛壳和供弹动作,有很好的气闭性;利用击针击发枪弹,采用弹匣供弹,并且弹匣在握把里面,设有保险装置。

该枪最明显的特征是采用肘节式闭锁机构。该枪的握把位于枪身中部,弹匣从握把底部插入,枪尾部有很大的一个“头”等,这些特征可以很好地帮助识别此枪。(www.xing528.com)

扣动扳机,扳机上的斜面压节套左侧的击发杠杆,使击发杠杆脱离击针簧销,释放击针,击针打击底火,点燃火药。火药点燃瞬间,枪弹在火药燃气作用下后退,推动枪机。由于同枪机相连的肘节在复进簧的拉力下不能弯曲,并且节套尾部同肘节连接在一起,这时枪机、枪管、节套和肘节就实现了共同后坐,完成了击发瞬间火药的密闭。

博查特C93手枪的外观

左轮手枪与自动手枪的性能优缺对比

美国11.43mm“柯尔特”自动手枪:在自动手枪的发展历史上,美国柯尔特M1911式及其改进型M1911A1式手枪无疑是获得赞誉最多的手枪之一,有时也直接简称它为ACP,即Automatic Colt Pistol(“柯尔特”自动手枪)。从1911年定型装备开始,“柯尔特”自动手枪几乎见证了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个战争历程,一战二战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它虽于1985年完成了作为美军制式手枪的历史使命,但依然活跃在现代手枪的舞台上。2000年联邦调查局新手枪选型中,M1911A1的改进型“伯罗”式手枪以其良好的性能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5年二战结束,美军已经购买了270多万支“柯尔特”自动手枪。该枪的派生产品有100多种,这在枪械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奥地利格洛克18型全自动手枪:格洛克18型9mm全自动手枪有一个专用的大容量33发弹夹。格洛克18型如果不松开扳机,它能自动发射全部的弹夹内子弹(1200发/min)。事实上格洛克18型标准弹夹仅仅能容纳17发子弹,这意味着能在不到两秒的时间内发射完。然而该枪功能完善,也能改为发射二连发或三连发的点射。手枪上有一个射击选择杆,可进行标准半自动或全自动之间的转换。格洛克18型还有一个专用的大容量33发弹夹,因此也被称为“微型冲锋手枪”。

勃朗宁M19359mm大威力自动手枪:与此前的各种勃朗宁手枪一样,勃朗宁M1935式9mm大威力自动手枪也是一支凭借自身性能而进入世界名枪之列的手枪。其特别之处在于,与以前的设计相比,结构中更多地凝聚了约翰·摩西·勃朗宁的丰富想象力。在1991年9月美国《枪与弹》杂志进行的“20世纪十佳手枪”的评选中,M1935名列第五,勃朗宁的另一传世之作——M1911自动手枪则位居第二,考虑到两者设计的年代差别和美国人对11.43mm口径的偏爱,M1935获得这样的排名并不奇怪。但如果在欧洲进行同一评选,结果肯定会颠倒过来,因为M1935从一开始就是一支“欧洲人的手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