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是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星天地”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社会环境,要求学生转换角色,作为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到场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项目化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侧重以项目化任务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性能力的提升。
2.学习目标
本项目通过信息科技课程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星天地”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意识到完成数字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使用信息技术有计划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间通过欣赏、比较数字作品,提炼其特点和制作方式,讨论并确定任务分解方案,形成工作计划,使用相关软件制作作品,保证作品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愿意服从安排、承担责任,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作品完成后,展示作品、分享经验,依据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的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整理分析意见或建议,调整和修改作品。
3.学习成果及其评价
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作品规划及表达,提高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此项目活动共分三个大任务,首先规划数字作品,确定作品主题,完成作品内容提纲。在这个阶段,评价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设置了教师口头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主要通过网络实现,即设计问卷,通过打分的形式进行自评与互评。
由于教学的开展基本以小组为单位,因此设计的评价也针对小组而非个人。评价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只要是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便有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同步进行,由小组长针对队员的活动情况进行自评,针对小组展示的表现进行互评。第二阶段是设计与制作数字作品,是分解任务、分配任务、形成计划、了解标准并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予以落实的过程。制定了评价标准之后,就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学生通过浏览学习资源中的视频,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其间可以通过罗列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来进行自评和互评,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计划,通过使用任务进度跟踪表和学习日志来管理学习任务。
4.驱动性问题
作为学校的小主人,怎样让前来参观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星天地”场馆中的DuangDuang特技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软件制作数字作品。(www.xing528.com)
“数字作品的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呢?”这时学生需要从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规划作品的内容。
既然是小组合作一份数字作品,那么“该如何分解任务?计划是什么呢?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根据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进行数字作品制作。
数字作品完成后,“怎样更好地展示你的作品,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到最终的作品,还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作品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情况,自己的收获体会等”。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展示的内容细节,并制作具有特色的演示文稿。
5.学习任务设计
任务一,选择不同类型的软件制作数字作品后,通过讨论解决介绍方式,组织流程、人员安排等问题,完成数字作品的整体设计规划。
任务二,制定任务方案、形成工作计划、了解评价标准,使用相关软件制作作品。
任务三,展示作品,分享经验,作出客观评价,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