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与思考:星课程和星天地的教学成效

实践与思考:星课程和星天地的教学成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课堂中,他们会将“星课程”“星天地”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过“星课程”的实践体验之后,再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实践与思考:星课程和星天地的教学成效

“星天地”三大中心的课程也凝聚了海棠共同体和集团化7所学校(海棠小学、石化一小、教院附小、朱行小学、亭林小学、钱圩小学、松隐小学)的力量,通过共同体学校的共同努力,课程的内容得以丰富。这一过程促使教师在进行专业发展深度思考的同时,拓宽了寻找资源和合作的眼界。因此,完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开发相融合的实践三步骤:自我发现—团队协作—资源整合

1.成效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磨炼的过程,使教师能够积累一定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学校通过项目负责制给教师压担子,激发了教师的潜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教师内心的专业自觉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思考(www.xing528.com)

目前,我们培养以“星学生”为核心的“星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不仅形成以“星天地”创意体验中心为载体的“星课程”,还形成一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队伍,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形成海棠“星教育”效应。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且思且行。

关注教师发展与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由于教师深入“星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星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星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课堂教育的资源。在课堂中,他们会将“星课程”“星天地”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过“星课程”的实践体验之后,再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好这一优势反哺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教师发展与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是我们要系统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注短暂迸发的热情从而固化为恒定的内驱力。我们的教师在经历过艰难而痛苦的课程开发过程后,破茧成蝶,不仅有了更深的底气和自信,还对自我的职业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教龄较长的教师焕发出职业发展的新活力,更多的中年教师开始对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规划和追求。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开始对职称没有想法的老师,开始为评中高级职称而努力;青年教师也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些老师的影响下,新教师也鼓足干劲。可以说,“星课程”的建设充分激发了教师的热情,激活了教师自身的潜能,引发了海棠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股新热潮。如何将这股热潮转化成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