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己所不欲,勿加于人

己所不欲,勿加于人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许于人”是对“恕”的解释,也就是推己及人,由自己而推想到别人。孔子这里所说“推己及人”,即是以朴素、通俗的语言阐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积极表现。

己所不欲,勿加于人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里孔子把自己所不想接受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看作是一个人应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许于人”是对“恕”的解释,也就是推己及人,由自己而推想到别人。

《文士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魏之际文学家祢衡才华出众,曹操听人多次称颂他,便很想会见他。祢衡瞧不起曹操,他不但假说有病不肯去见,还多次议论曹操,曹操得知后大怒,但因祢衡很有才名,不敢轻杀,便打算找个机会羞辱祢衡。不久,曹操下令将祢衡贬为鼓吏。鼓吏之职在当时是为社会所瞧不起的。一次朝会,宾客云集,按规定鼓吏敲鼓时,应换上专为鼓吏制做的衣服,轮到祢衡击鼓,“鼓声甚愁,音节殊妙”,但他不肯换衣,管事的官吏斥责道:“鼓吏为什么不更衣?”祢衡停止击鼓,走到曹操面前,把衣服一件一件脱去,然后赤条条地站立着,继而才慢条斯理地换上鼓吏服,又接着击鼓。曹操叹道:“本来欲羞辱祢衡,不想反而被祢衡所羞辱。”在古代官场中非常讲究官服的礼俗,在帝王面前,臣子的服饰穿戴、一招一势都须合乎礼仪,而祢衡在肃穆庄严的朝会上脱得一丝不挂,这本属于失礼失仪之举,本想羞辱祢衡的曹操反而被当众羞辱。

金玉良言

欲人之爱己必先爱人。

这个故事从反而告诉我们: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自己要尊敬别人;自己不想被别人羞辱,首先自己就不要去羞辱别人;“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若要别人善待自己,首先自己要善待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正想到对方,尊重对方,而不要将自己的要求,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强加给对方,孔子可谓是这方面的楷模。有史记载:一次,孔子要出门,,刚好天下大雨,找不到车。孔子的弟子中有人说:“子夏有,跟他先借用吧!”但孔子却不同意,他说:“子夏这个人的短处就是在钱物上比较小气。我听说和人交往,推重他的长处而避开他的短处,这样才能长久相处。”弟子们听后,就没有去向子夏借车。

金玉良言(www.xing528.com)

危难之处见真情。

孔子说:“做人起码在三件事上要懂得推己及人。如果对居上位的人不能尽心事奉,却要求属下凡事听命;如果对双亲不能尽孝,却要求儿子孝顺;如果对兄长不能尊敬,却要求弟弟听话,这就是不能推己及人的毛病。人如果在这三件事上面懂得推己及人,就能成为立身端正的君子了。”孔子这里所说“推己及人”,即是以朴素、通俗的语言阐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笑府选》中记载了一则笑话:一位卖糕的,声嘶力竭地叫卖,以致噪子都喊哑了,有人问“为什么这样高声地叫卖呢?”卖糕人回答:“因为我太饿了!”提问的人又说:“既然饿了,为什么不吃你卖的糕呢?”卖糕人说:“糕是馊的。”这位饥肠辘辘的卖糕人,自己都不屑于吃馊糕,却要将它推销给别人,这种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做法,为世人传为笑谈。

战国时候,有个名叫白圭的人,同孟子谈起夏禹治水之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够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从上面的故事来看,白圭这种只肯为自己着想,却不肯替别人着想的人,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夏禹把洪水泄入大海,虽然费时耗力,但是,他不仅消除了本国人民的水患,同时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水患。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积极表现。

社会是一个大群体,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只有大家都能与人为善,互相合作,社会才会进步,个人才能得到快乐。如果我们常常怀着忧人之忧、成人之美之心,遵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充分发挥我们的同情心,处处为人设想,同情别人的处境,了解别人的感受,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以牺牲小我去完成大我,并以此推动社会,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就会得以提高,社会必然会无限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