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评价重总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评定。现代教育评价应以学生的创造力作为评价质量的标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前提。
如何看待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一问题。首先,学习成绩并不等于创造力。智商与创造力的关系表明智商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智商所表示的是个人的生理年龄与相应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最终发展趋向。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创造力的高低。历史上就有一些科学家在学校里,有的成绩并不好,有的是劣等生,甚至有的被称为“笨蛋”。如杰出的化学家李比希、植物学家林柰、生物学家达尔文、数学家高斯、物理学家黑姆霍茨和居里等。
其次,考试分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的记忆能力。而其他各种能力单从试卷上无法加以考查和测量。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因素的存在,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以区分为5×5×6=150种。现代管理学对人才的测定要求128项指标,而应试教育即使门门100分,也只能涉及47项,另外81项无从考查。高考作为重大的选拔考试,只能考查学生学到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广度相对狭窄,评价的深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脱离。现行的考试虽然正在进行改革,但对创造智能、情绪智能等其他方面的考查仍存在先天不足。即使是研究生考试仍没有脱出应试考试的窠臼,试题难度仍没有完全体现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考试仍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积累,理论的掌握,而忽视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www.xing528.com)
最后,分数只是反映在一定范围内过去知识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测未来。有些资料表明,按“智力”或“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教学,会对各类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譬如有些学生会产生优越感和骄傲感,有的学生则会产生自卑感。还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小组内,由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失去了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机会,学习差的或能力低的学生就会更差或更低。考试分数只是一组含义不清的数据;如果不对考试分数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单从数据表面进行分析、判断,人们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如甲、乙两学生的四门学科考试的总分分别为229分和234分。从两学生原始分数的对比来看,乙比甲好。如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将是错误的。经过计算甲生的标准总分数为1.67,乙生的标准总分数为0.25,甲生的相对水平比乙生高,说明乙生成绩不如甲生,甲优于乙,应录取甲生。
20世纪70年代,教育家O·桑迪在总结前辈们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人才评价的原理,其基本内容是:(1)过去那种惩罚性的考试,改为引导、刺激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评价;(2)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为基础的评测,发展为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3)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4)过去那种单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的评测,改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合作性评价;(5)过去那种只着眼于狭窄范围的测验能力的考试,改为认识、感情及应用能力的全面的综合评价;(6)过去那种只用国家进行的入学资格考试,改变为由大学与高中合用寻求一种更稳妥的评价方法;(7)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改为同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