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性教育原则是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学生真实地知觉客观世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人们往往由于存在一些对现实不合理的认识和信念,从而导致各种情绪障碍和神经症,还有些人由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从而产生各种人际交往障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真实地观察世界、正确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以此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
1.真“识”性原则 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如实地观照世界,对世界有一种客观的、合理的看法和信念。合理情绪疗法的创立者艾利斯(A.Ellis)认为:人兼有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使自己在快乐中成长,并最终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当人们用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逃避现实、缺乏忍耐,或苛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自怨自艾。如果个体陷入这种非理性的取向而不能自拔时,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心理的困扰和适应不良。贝克(A.Beck)的认知转变疗法也认为:缺乏自信和抑郁是由于对客观经验的一种过分的消极性歪曲的结果,在信念形成过程中,由于认知歪曲而导致自卑和抑郁性障碍。以上均说明真“识”性原则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贯彻真“识”性原则,要求班主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不合理的观点和信念;其次,通过各种方法如非理性信念辨析、合理情绪想象疗法等来培养学生克服不合理认知的能力。(www.xing528.com)
2.理解性原则 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一方面,用自己的愿望、追求、价值来把握他人;另一方面,以他人的期望、追求、价值来把握自己、规范自己。理解的过程是人们以其全部精神因素以期全面、完整地把握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意义与价值。当今世界许多心理训练模式,如社会认知模式、情感角色承担模式、角色扮演模式、活动练习模式等都体现了人对人的理解这一思想。美国学者弗希巴赫设计的“学会关心——移情训练模式”证明这种移情训练促进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其主要机制在于: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引导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产生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状态。这种引导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着重于儿童内心情感的熏陶和感染。[3](注: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3-10页。)
贯彻理解性原则,要求班主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学会并实践该角色所要求的各种规范;其次,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移情”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