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说起《满江红》,人们自然会想起岳飞那些怒发冲冠的词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千百年来,填词《满江红》,抒写一腔豪情者数不胜数,但是少有匹敌岳飞气壮山河、魂荡千秋的精神气概。晚清革命女侠秋瑾这首《满江红》抒写自身遭遇,抒发一腔郁愤,引爆一个灵魂,堪比岳飞精神,堪称旷世雄歌!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探索救国救民之道。(www.xing528.com)
上片说自己的境遇,大而言之,列强环伺,民族危急,恰如楚汉之战,四面楚歌,走投无路;小而言之,家庭禁锢,世俗弹压,秋瑾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历时八年。无论大小,词人所处就是这样一个危机四伏、冲突激烈的时代。好在1903年,也就是秋瑾随丈夫寓居北京的第二年,秋瑾与丈夫之间爆发了一场强烈的思想冲突,导火线是秋瑾女扮男装,出去看戏,遭到丈夫阻挠、羞辱,结果两人大吵一架。这场冲突坚定了秋瑾的意志,促使她做出惊世骇俗的抉择:离家出走,别子辞亲,东渡日本,探求救国救民之道。词人说自己的遭遇,“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身在京城,养尊处优,形同囚牢,不得自由,整天思量浙江八年的生活况味,痛苦回味家庭逼迫、世俗钳制的种种煎熬,忍无可忍,痛不欲生。词人说自己的抉择,“四面歌残终破楚”,经历煎熬、斗争,终于如汉破楚,挣脱牢笼,获得自由,进而对“八年风味”,对“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表现出“殊未屑”,不屈从的态度。注意“殊未屑”,就是不屑一顾,十分轻蔑、鄙视的意思。这是积蓄已久的感情爆发,这是关键时刻毅然决然的强烈反抗,这也是离家出走、救亡图存的豪迈宣言。所以这一年中秋佳节,词人写作这首词的心情是“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菊花盛开,遍地金黄,一派灿烂,秋光明净,万物清新,如有雨水洗礼,明净光亮,熠熠生辉。词人眼中的秋天如此洁净、明媚、灿烂,正好烘托出词人挣脱枷锁,获得自由的巨大喜悦与幸福。
词作下片抒发自己的心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虽为女儿身,要入男儿列,心志坚如铁,刚烈赛男儿。这几个词句妙用“身”“心”对比,“列”“烈”谐音,巧妙表达词人的侠肝义胆与凌云壮志,堪称激励心志、砥砺节操的哲思妙语。词人寓居京城期间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此等思想见识,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接受。“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一身肝胆,仗义执言,两肋插刀,蹈死不顾,路见不平,一声大吼,何等侠义,何等勇武,何等威风。这是词人的内心袒露,自我写照。和那些明哲保身,自私自利之徒相比,和那些目光短浅,猥琐懦弱之辈相比,何止天壤之别?词人也自知,“英雄末路当磨折”,期许英雄,激励自己,英雄多难,砥砺身心,勇敢坚强无所畏惧,大道直行天地宽阔。这就是词人所追求的思想境界。一个“当”字写出了词人的胆魄与勇毅,豪迈与自信。词人感叹,“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茫茫红尘,知音难觅,不免痛苦、悲伤,甚而潸然泪下,泪湿青衫。两个词句道出了英雄的困惑和痛苦,内心的煎熬与挣扎。好在到了日本之后,秋瑾加入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组织同盟会,找到了诸如陈天华等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同心协力,救亡图存,成就了秋瑾壮烈的人生。
读罢词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铿锵之声回荡耳畔,豪迈之志鼓舞人心,突然明白,仁人志士,不为世俗拘禁,不为家庭牵绊,冲破一切樊篱,勇敢追求自由,心中有大爱,胸中有豪气,以家国天下为重,以民族存亡为重,真乃大丈夫也。秋瑾,鉴湖女侠,剑胆琴心;秋瑾,女中豪杰,人中龙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