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生活中,人们常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来描述那种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思想,其实换个角度理解这句话,也是挺有意思的。客观而论,月挂高天,银辉四射,天地空明,世界灿烂,不论你置身世界哪个位置,哪个国家,你所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大小,一样的色泽,一样的亮度,不存在哪里比哪里圆不圆的问题。
早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曾经感叹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只不过是杜甫诗歌的另一翻版罢了。老杜本意如何?如此感慨有何特定背景呢?还是让我们跟随诗人走进诗意。杜甫诗歌《月夜忆舍弟》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百姓遭殃,家园离散。诗人和兄弟们四处逃避战乱,分散各地,不通音信,生死未卜。杜甫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兄弟们的忧思和牵挂。
当时诗人应该是客居秦州,接近北方边关,那里战火连天,烽烟不息,交通阻隔,出行不便。声声更鼓,响彻夜空,触动心弦。南来北往,东奔西去,全都断绝不通,形势十分严峻。孤雁悲鸣,嘹呖清晨,秋风瑟瑟,落木萧萧,天地肃穆清明,气氛压抑窒息。诗人滞留秦州,不能自由而安全地出行。此时此刻,他最关心、最挂念的就是亲人,就是几位曾经和他一起流离逃难,现在已经分散了的兄弟,就是家园故土的父老乡亲。秋风猎猎,秋雁惊飞,戍鼓阵阵,大雁声声,所见所闻,无不凄清,无不悲凉。(www.xing528.com)
可以想见,诗人也是忧心如焚,忐忑不安。要是和平年月,还可以通信联系,还可以赶路探访,还可以与亲人团聚。可是今天不同,战火纷飞,兵戈不息,兄弟亲人,各在一方,怎么能不牵挂,不担心呢?连个传语报平安的人也没有,连起码出行安全都不能保障,形势的确危险。
诗人想到,故乡的今夜,秋意浓浓,秋寒满空,秋风瑟瑟,秋霜满天,还有秋月朗照,天地一派清明,一派肃静。白露为霜,盈盈生寒,天上地上,寒凉刺骨。似乎今晚的露珠比平时更白,今晚的霜雾比平时更冷。还有今晚的月光比平时更为明亮。诗人产生了错觉和梦幻。何故?心有不安,心怀乡思,心感寒凉,所以移情于露,迁怨于月,抒悲于夜。想起故乡,想起亲人的安危生死,艰难凶险,诗人倍感沉重,倍感凄凉。是啊,这样的局势,这样的年月,谁能确保自身安全,谁能确保家人无事呢?
换个角度理解,诗歌描绘露珠明月,其实也是隐射诗人心灵的凄恻、冷清。露珠为秋霜所化,沐浴皓月,凛凛生寒,莹莹泛光,既精美玲珑,又寒意袭人。明月悬挂秋空,冷风凄凄,寒气漫漫,天地空旷,感觉异常寒冷。露珠冷月,清风秋寒,融情于景,折射心思。一天冷月,一地清露,一夜秋霜,伴随一颗憔悴的诗心。
故乡的月和异地他乡并无不同,只是由于诗人心事浩茫,忧虑多多,所以才感觉到故乡明月今夜更明亮,也比他乡更明亮。明亮背后是阴冷,错觉之下有担忧。如此的感觉差异折射出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刻骨思念。杜甫此诗中这两个句子,一经流传,便成为名句。诗意也扩展、泛化,除了思乡念亲之外,还包含游子对故乡风物景色的热烈歌颂和赞美。今天我们说“月是故乡明”更多的是自豪和荣耀,为故乡,为父母,为父老乡亲。游子离家,辞亲远行,越远越久,乡情越重,乡思越烈。国内他乡和异国土地,望月思乡,感觉大不相同。一句话,天下明月,要数故乡最美,故乡最亮,故乡最圆。
诗人感叹唏嘘,忧心忡忡。想想兄弟们,天各一方,离散江湖,不通音信,不知下落,何等揪心,何等牵挂。再想想家园,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亡命天涯,四处逃难,何等悲惨,何等危险。写信问候,不知是书信寄不出去,还是书信抵达不了,长久未见回信。这年月,兵荒马乱,战火连天,哪有一块安静的地方?哪有一处安全之所?诗人忧虑,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知还会有多少百姓遭殃呢?
杜甫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心忧天下,悯时伤乱,推己及人,关怀苍生。本来,战乱年代,人人自保,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关照别人?可是杜甫不是这样的人,从来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家国命运为念,他放心不下,他无法平静啊。
梁启超先生评价杜甫是“情圣”,天下情怀,家国命运,远远超出了个人安危,的确恰切。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也是如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自己破屋漏雨,忍饥号寒,尚且顾及不过来,还要忧虑天下寒士,祈愿他们安居大厦,饱读诗书,报效国家,造福百姓。想起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杜无乐,一生怀忧,志在家国,心在百姓。人格情操,令人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