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居易《卖炭翁》:深入剖析辛酸与合理之言

白居易《卖炭翁》:深入剖析辛酸与合理之言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黄衣使者白衫儿。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这首《卖炭翁》就是白居易乐府诗的典型代表,描绘卖炭翁的艰苦生活和不幸遭遇,表达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对长安宫市的有力控诉。卖炭翁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读罢全诗,不难发现,卖炭翁身上存在诸多反常之处,透视这些反常的细节,不难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与辛酸隐痛。

白居易《卖炭翁》:深入剖析辛酸与合理之言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大量乐府诗作描述民生疾苦,指责社会时弊,体现了诗人“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创作动机。这首《卖炭翁》就是白居易乐府诗的典型代表,描绘卖炭翁的艰苦生活和不幸遭遇,表达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对长安宫市的有力控诉。卖炭翁这个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读罢全诗,不难发现,卖炭翁身上存在诸多反常之处,透视这些反常的细节,不难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与辛酸隐痛。

职业反常。按照常理,老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照,家庭的善待,不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伐薪烧炭是苦力活儿,决非老翁所为,而是年轻力壮的男子汉的行为,但是,白居易笔下的老翁偏偏就是以烧炭为业谋求生存,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何以如此呢?从全文来看,老人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无亲无戚,也得不到社会的关心、照顾,虽然七老八十,也要进山砍柴烧炭,不如此则不能生存。何况烧炭对于老人来讲,决非一件轻松事儿,请看诗歌的描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烧炭地点是南山,深山老林,木柴充足,但是人迹罕至,猛兽出没,万分危险,老人为了生存,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反正豁出去了,活命要紧!烧炭卖炭,就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物啊,民以食为天,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幸福。老人的外貌呢,满面尘灰,烟熏火烤,两鬓苍苍,十指漆黑,劳作的艰苦,生活的艰难,处境的悲惨,处处可见,令人动容。也许有人要问,他干吗选择烧炭作为谋生手段呢?不可以耕田种地吗?不可以养牛牧羊吗?不可以养鸡养鸭吗?谋生道路万千条,偏偏要钻进深山砍柴烧炭,又是为何呢?诗人没有写一个字,任凭读者去联想,去猜度,但是,毫无疑问,老人也是万般无奈才如此选择。(www.xing528.com)

心理反常。深冬时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是人都要穿得厚厚实实,软软绵绵,可是这位老人却是衣服单薄,身子颤抖,与众不同,何以如此呢?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知,他也是穷到了极点,实在拿不出稍厚的棉衣,能够将就凑合着过吧,只盼望天晴天暖。可是,我们又想错了,尽管如此,老人还是希望雪下得更大一些,天气变得更冷一点,这样他的木炭才可以卖到一个好价钱,他才有点盼头。如此设想,的确也是走投无路,万般无奈。

休息反常。老翁幸运,赶上了一个大雪天,“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天一放亮,老人家就驾车上路,从终南山到长安宫市,不知道有多远;路面又是大雪封冻,行走艰难,何况老牛拉炭车,“一车炭,千余斤”,困难之大不难想见。虽然如此,老人还是要赶早,要前行,生活的鞭子抽打着他的身子,他的鞭子抽打着老牛,一位老人牵着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破车,就这样艰难地行走在从终南山通往长安城的道路上。从拂晓到正午,牛困人饿,大汗淋漓,来不及找个地方休息,就站在泥浆路中,歇一会,喘口气,然后再走,到市场上去,卖了炭,心里才踏实。按照常理,如此辛苦,如此疲惫,总得要找个合适的地方暂时歇息一会,喝口水,缓口气,消除疲劳吧。可是你看,老人却是在烂泥路上稍作停留,权当休息,可能想都不想另外找个地方停留一会。何以如此?他根本就不愿意休息,只想早一点进市场,卖掉木炭。他太不容易了,太渴盼这一车炭早点卖出去,也许他还指望靠这一车炭去换取生活的衣物呢。

价值反常。正当老人在宫市南门外泥浆路休息的时候,老远看到两位皇宫使者张狂得意地朝他走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衣冠华丽,神态嚣张,手持文书,口传皇命,厉声呵斥老人掉转车头,直奔皇宫。这一车炭,他们买了。多少钱呢?“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千余斤炭,价值就是“半匹红绡一丈绫”,少得可怜,这哪里是买卖,简直就是抢劫!可是,面对不公,面对抢劫,老人哀哀无告,毫无办法,只能牵着牛车走向皇宫。所有的希望都化作泡影,所有的热忱都被冰凉。这日子怎么过呢?卖炭能够维持生计吗?不卖炭,老人又去干什么呢?

纵观全诗,反常多多,无不折射出老人的反常心理,更揭示出老人的悲惨命运。这首诗不像《新乐府》中的有些篇那样“卒章显其志”,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因而更含蓄,更有力,更引人深思,扣人心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