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www.xing528.com)
如何了解一个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何了解一首诗?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我想加上一句话,眼睛凝聚诗歌的灵魂。诗歌鉴赏一向有诗眼、题眼之说,我以为,品读杜甫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要善于抓住诗眼和题眼,并结合诗歌文本细细体会,就能走进诗人的生命世界。先解释一下“题眼”和“诗眼”,所谓“题眼”顾名思义是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它们凝结诗人的情感,概括诗歌的内容,暗示文本的主旨。也可以把“题眼”理解为诗歌的题目,相当于文本的眼睛,诗歌的诗眼,揭示诗人的感情和诗歌的主旨。所谓“诗眼”就是揭示主旨,凝聚感情,关联全诗的重要词句。
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标题而言,要注意几个词语。此“歌”非彼“歌”,不是歌唱、歌舞、歌颂之“歌”,而是诗歌的一种体裁,篇幅可长可短,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李白的《秋浦歌》,等等。题中“破”字极言秋风来势迅猛,威力巨大,掀翻茅屋,席卷一切,对诗人的居所构成严峻的威胁。诗人流落到成都,依靠朋友的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草堂,权当暂居归宿之地。草堂所盖皆为茅草,故曰“茅屋”。一者见出诗人居所的简陋、寒碜;二者与后面“破”字呼应,一场大风就可以掀翻一座茅屋,稍作引申,一场时代的大风就可以掀翻一个人的命运,所谓雨打浮萍、风吹落叶是也。诗人杜甫就是一叶浮萍,一枚落叶,被时代的风浪吹打、冲击,苦苦挣扎,哀哀无奈。诗歌极言秋风猛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三字,犹如秋风咆哮,狮虎发威,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一个“怒”字,又把秋风拟人化,似乎秋风与诗人结下仇恨,不共戴天,怒火中烧。“三重”不仅实指,更是泛指、虚指,多层、数层的意思。秋风揭顶,层层拔走。何等暴虐,何等凶残。——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卷”起的茅草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洒”在“江郊”,或高“挂”长林,或低“沉”塘坳,有去无回,无可奈何!一系列动词,“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写活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似乎也牵引着读者的目光,眼前浮现一幅图景:
一位衣衫单薄、破旧的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各处。他焦虑、着急、怨愤、无奈,身子瑟瑟发抖,什么也不能做,除了期盼风过天晴,除了祈求上苍垂怜。面对一场猛烈的秋风,还有一群顽童趁“风”打劫,抢我茅草,欺我年老,令人气愤。诗人屡屡呼叫,声嘶力竭,唇焦口燥,试图阻止,可是,顽童不听,我行我素。诗人一筹莫展,可怜巴巴,悲惨兮兮。如何理解群童的行为?有人认为诗人视群童为盗贼,要告官办罪;有人认为群童无赖,群起哄抢,欺负老人。站在诗人的角度,结合诗境来看,群童既不是恶作剧欺人太甚,也不是盗贼公然抢劫,他们和诗人一样,抱走大风吹来的茅草,覆盖自家的茅屋,也是穷苦至极、迫不得已的行为。正如诗人在《又呈吴郎》一诗中所言“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世上乌鸦一样黑,天下穷人一般苦!诗人放言“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实在是气话,是愤激之话,是无可奈何之话,表面上骂“南村群童”,实际上是骂秋风无情,宣泄自己焦急、气愤与无奈的心情。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狂风吹翻茅屋之外,紧随其后,晚上又遭遇一场大雨。或者说,北风肆虐,茅草纷飞,简直就是暴雨来袭之前的征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风静云起,遮天蔽日,天地黯淡,同样暗淡的还有诗人愁惨的心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被使用多年,僵冷如铁,破烂如絮,加之小孩踢蹬,里头开裂,外表蓬松,晚上睡觉势必冷彻肌肤,冻醒人心。“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破漏雨,雨脚如麻,滴滴答答,接连不断,如何挨到天明?秋雨沾湿了衾被,沾湿了无眠的一家人,也沾湿了诗人破碎的心。他想起身世遭遇,屡经战乱,险象环生,人生遭遇风暴袭击,人心冷彻心扉,这样的夜晚如何安身?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诗人问自己,问黑夜,苍天无语,暴雨如注。
常人作诗,写到这里,也许可以收尾了。但是,杜甫毕竟是杜甫,诗圣就是诗圣,他的心中不仅装着自己,装着家人,更是装着天下穷苦百姓(包括群童)、苦寒书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全诗的诗眼,也是前文内容铺垫、发展的一种必然结论。诗人一改前文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情绪变得激昂、高亢、欢悦,高楼大厦千间万间,“大庇”寒士千千万万,个个笑脸如花绽放。广厦安稳如山,无惧风吹雨打。这是诗人的期盼,也是诗人的理想。从一己之遭遇联想到天下士子的境况,急人所急,忧人所忧,乐人所乐,忘乎所以。诗人完全融入了天下寒士的生活,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并由衷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要是眼前真的出现这样的高楼大厦,要是天下寒士都能安心读书,衣食无忧,饥冻不愁,我杜甫哪怕屋子没了,挨冻受饿,死而无憾啊!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襟怀博大,完全超出众多文人的格局与境界。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完全可以用来概括诗人杜甫的崇高境界与博大情怀。近代梁启超更是用“情圣”盛赞杜甫的爱国情怀。千秋以降,杜甫的爱国情怀滋养,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