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甫《石壕吏》:老泪纵横 苍生的痛与思考

杜甫《石壕吏》:老泪纵横 苍生的痛与思考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首《石壕吏》写于诗人旅途奔波之中,暮色苍茫之时,记录了诗人所见所闻,凸显一家村民的悲惨遭遇,句句是悲,字字含泪,哀哀无告,老泪纵横。诗人投宿石壕村,惊闻官吏差役夜半突袭,惊魂未定,彻夜无眠,听闻老妪全家的遭遇,唏嘘感慨,万箭穿心。官役的不松口,不放手,逼迫老妪亲自上阵,随他们前往。

杜甫《石壕吏》:老泪纵横 苍生的痛与思考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是诗圣,心怀家国,悲悯苍生,触目皆是战火硝烟,民生疾苦,时局动荡。杜诗是诗史,见证时代变迁,直击家国盛衰,记录苍生苦难,表达满腔愤懑。这首《石壕吏》写于诗人旅途奔波之中,暮色苍茫之时,记录了诗人所见所闻,凸显一家村民的悲惨遭遇,句句是悲,字字含泪,哀哀无告,老泪纵横。纵观全诗,声声哭诉,泪雨连连,悲情四溢,痛彻魂灵。悲在何处?不妨沿着老杜的观察与聆听,走进那个荒野的村庄那户不幸的人家。

一悲时局艰难,兵荒马乱。“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聊聊十字,起势攫人,犹如猛虎下山,让人魂飞魄散。诗人日暮时分投宿荒野乡村百姓人家,其间困窘艰辛不难想见。何以要“暮投”,白天不行吗?一般旅客多是“未晚先投宿”,这里诗人反常投宿,暗示时局动荡,秩序混乱,出行不安全,处处有危险。旅客一般投宿旅馆客栈,可是,诗人却是投宿石壕村,一个荒野村庄,一个相对僻静、偏远的地方,兴许这儿比集镇小邑更为安全吧。诗人暂且这样选择。可是,后面一个诗句却颠覆了诗人的想法,“有吏夜捉人”,偏远的村庄并不安全,黄昏过后的沉沉夜晚也不安全,你不知道当差官役什么时候杀出来,搞得一个村庄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一个“夜”字,极富暗示性。其一,官吏爪牙白天不来,专挑晚上突然袭击,因为白天百姓离家躲避,夜晚才归家安眠,官吏自然才好抓到壮丁。其二,诗人这次偶尔投宿,遭遇此事,可见平时极不安全,类似事情时有发生。对于百姓而言,你躲得过白天,躲不过夜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石壕村只是一个村庄,如此偏远、荒凉,尚且难以躲过劫难,更别说其他村落、城镇了。

二悲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诗人投宿石壕村,惊闻官吏差役夜半突袭,惊魂未定,彻夜无眠,听闻老妪全家的遭遇,唏嘘感慨,万箭穿心。“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门外叫嚣隳突,鸡飞狗跳,一片喧嚣;屋内老翁起床,翻墙逃跑。“老翁”即老人,年迈体衰,行动迟缓,又是深夜,看不见,摸不着,惊吓之余,什么也顾不上,几乎就是本能地“逾墙”而“走”。行为何等艰难,内心何等急迫,处境又是何等危险。要是触碰什么东西,或是逾墙摔伤哪里,都说不准。尤其可怕的是,要是他不逃跑,等待他的可能就是被抓住,任你如何苦苦哀求,如何声泪俱下,也无济于事。抓壮丁,几乎到了不放过一个老翁的程度。老妇出门应对,按照常理来说,她可能相对安全一点,一为女性,不服兵役;二来老迈,难上战场;三来官吏似乎不忍心抓一个老太太充军入伍。(www.xing528.com)

可是,从后文来看,“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她竟然不顾老迈力衰,不怕星夜兼程,请求从军,赶赴河阳,为战士们准备第二天的早餐。表面看来,是老妪的极力请求,实际上是迫于压力,无可奈何。你想想,要是她不去,家里那个正在奶孙子的媳妇又如何能够逃脱官兵凶狠的魔掌?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又如何生养长大?可谓“牺牲我一个,苟安一家人”。苦情哀求,悲壮从军,多少能够打动那些穷凶极恶的官吏、爪牙吧?她这样想,也这样做。事实证明,她走了以后,老翁回家了,媳妇孙子留下了,他们三个人也许能够安宁一段时间。可是,后来又会怎么样呢?谁也说不清楚。

诗歌从“听妇前致词”至“犹得备晨炊”全是老妪的“致词”,历说家人遭遇,痛彻心扉,肝肠寸断。话语悲切,并不连贯,可见其间应该是夹杂官役的追查、盘问。诗人省去了官役的话语,直接呈现老妪的陈词,声声血泪,字字戳心。四句为一节,每节押一韵,一韵诉一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地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官吏如狼似虎,横蛮嚣张,咄咄逼人。老妪瑟瑟发抖,苦苦哀求,声泪俱下。老妇人也许这样想,我三个儿子,都已经从军入伍,戍守邺城,报效朝廷,我们家做出的贡献已经很大了,未必还要强拉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上战场吧?“三男”之下,暗含哀告与侥幸,沉痛与无奈。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够打动官役。

也许官役并不相信老妇人的诉说,反而盘问深究,有何证据,快快拿出来,才有了接下来的四句叙述:“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老妇人拿出一个儿子写来的书信,信里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万念俱灰,死去的人已经永远不会再回来了。特别要注意,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不是失去一个儿子,而是同时失去两个儿子,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人肝胆碎裂,魂飞魄散!书信报丧,言之凿凿,牺牲巨大,哀痛至烈,能够打动对方吗?

从后文来看,官役们一个个铁石心肠,冷血至极,并不肯放过老妇人,穷凶极恶地追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如实招来!老妇人无奈,吞吞吐吐,泣不成声,“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也许她刚刚说完家里再没有别人这句话,经受不住惊吓和刺激的婴孩突然哭泣起来,声音惊动了官役,老妪担心情况不妙,只好顺势解释,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婴儿,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啊。注意这里面的逻辑。孙子正在吃奶,需要母亲哺养,母亲不能离开。再说,家里实在太穷了,母亲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哪能出去,哪能随你们从军呢?连婴儿都搬出来了,连衣衫破烂都摆到台面上来了,足够凄惨,足够悲情了吧,能够打动官役吗?依然不行,依然遭受严厉的责问与苛求,还有什么人?小的不能去,年轻的也不能去,你们家总得要去一个才行!不可违逆,没有情理可讲!官役的不松口,不放手,逼迫老妪亲自上阵,随他们前往。真是天下怪事,荒唐至极,却又千真万确,无可奈何。诗人如实记录,心间充满深哀剧痛,却又一筹莫展,隔墙有耳,不敢吭声,更不敢站出来。这个夜晚,所有的人都是不安全的。

老妪致词,构成诗歌的主体内容,表面上集中描述老人的诉苦与哀求,时断时续,浑然贯通。实际上隐去了官役的盘问与呵斥,时隐时现,遥相呼应。老人之悲,一层深过一层,层层推进,最后到了万般无奈,老妪上阵的程度。官役之凶,一次比一次严厉,变本加厉,最后到了穷凶极恶,无以复加的程度。老人诉说是实写,官役盘问是虚写,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悲者更悲,凶者更凶。

三悲人生流离,前路茫茫。诗歌最后四句描述结局,照应开头,关涉所有人物,隐隐传达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前一句说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以至听不到哭声了。这一走,她将走到哪里呢?又会面临怎样的境遇?令人揪心。“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后一句言媳妇哭泣,丈夫战死、婆婆被“捉”,泣不成声,甚是悲惨。她和襁褓中的婴儿又如何面对后面的生活呢?“如闻”二字,表现出诗人倾耳细听,彻夜未眠的状况。“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深情无限,余味悠悠。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我走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又能走向哪里呢?老翁留下了,侥幸躲过一晚的劫难,以后的境况又是如何呢?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做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全诗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事,从诗人日暮投宿写到天明登程告别,记录全程所见所闻,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首尾呼应。全诗以对话为主,叙事为辅,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吻,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悲情弥漫全诗,哭声响彻山村。时隔千年,诵读诗作,苦人苦难浮现眼前,恶人恶相狰狞可怖,诗人大爱长存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