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贺《雁门太守行》:历史沉浮间的黑云与摧毁

李贺《雁门太守行》:历史沉浮间的黑云与摧毁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就是一首颇能体现他奇崛险怪、虚幻荒诞诗风的代表作。门人呈上李贺的诗作,韩愈一边解衣一边看,首篇便是这首《雁门太守行》,开头两句便使他眼前一亮——“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个“压”字,暗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凸显守军势单力薄,处境孤危。如此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伤亡惨重。

李贺《雁门太守行》:历史沉浮间的黑云与摧毁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写战争,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不渲染杀人如麻、流血漂橹的惨烈,不张扬浴血奋战、所向无敌的勇武,他注重对战争的心理印象的捕捉和展示,常常借助主观感受和心理幻觉来描写战争,他笔下的战争往往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给人带来心灵震撼。《雁门太守行》就是一首颇能体现他奇崛险怪、虚幻荒诞诗风的代表作。(www.xing528.com)

相传十八岁的李贺带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见文坛泰斗韩愈,当时韩愈正任国子监博士,周围聚集着一群诗人。当李贺到韩府求见时,韩愈刚刚送客归来,正准备脱衣睡觉。门人呈上李贺的诗作,韩愈一边解衣一边看,首篇便是这首《雁门太守行》,开头两句便使他眼前一亮——“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他连忙系好腰带,命手下人立即请这位作者进来。看来,是李贺的诗才征服了这位诗坛老将。那么,李贺此诗魅力何在呢?

首联寓事于景,绘色造势,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乌云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孤城危楼,颤颤巍巍而崩。足见黑云密布,张开天罗地网;风雨飘摇,催生电闪雷鸣。其情峻急,其势紧迫,令人郁闷,令人窒息!一个“压”字,暗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凸显守军势单力薄,处境孤危。风云变幻,一缕日光穿云破雾而来,金甲映日,片片盔甲寒光闪闪耀目,可见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一场血战突如其来,一触即发。“金鳞”涂抹亮丽色彩,映照将士威风凛凛、同仇敌忾的英姿。“黑云”挥洒如墨漆黑,渲染敌军气势汹汹、喧嚣而至的声势,两相对比,色彩鲜明,爱憎迥异。王安石批评此联“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有日光映照。李贺此处是以黑云日光造势意境罢了,只需会意于心,不必拘泥于实。

颔联绘声绘色,见情见态,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味。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四野一片沉沉死寂;清角吹寒,声声呜咽,传来阵阵杀伐之音。显然,一场恶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未临阵脱逃,丢盔弃甲,魂飞魄散,相反,他们在声声号角的鼓舞之下,高昂士气,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李贺略去了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是对战后景象粗略点染:斜晖晚照,夜雾生寒,块块血迹凝结成片片紫色,战场处处凸显惨惨阴风。如此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伤亡惨重。此联以凄凄秋色和斑斑血迹来烘托战争的残酷惨烈,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颈联和尾联写驰援部队的活动,设色显势,造境生情,显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声威。黑夜行军,偃旗息鼓,是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红旗须得半卷,不可招摇张扬。临近易水,短兵相接,势必舍身报国,浴血奋战,因此,将士易水壮别,绝无生还之恋。“红旗”飘扬于猎猎秋风中,闪现将士矢志报国的耿耿忠心。夜寒霜重,战鼓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他们士气高昂,信心高涨,舍生忘死,英勇杀敌,用青春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爱国颂歌。凝重秋霜,凛凛生寒,映照出将士们天不怕地不惧的英雄本色。高台黄金,金光闪闪,昭示着将士们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玉龙银剑,凛凛生威,彰显着将士们生龙活虎、餐敌饮血的宏伟气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豪言壮语,气壮山河,是力量的炫耀,是胜利的宣言,是杀敌的心声,是追击的号角,读来振奋人心,气贯长虹!

全诗浓墨重彩,设色造境,暗示战争的悲壮惨烈,突出心理的奇诡怪异,真不愧为一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好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