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多年以来,确立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地位。这种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主宰者”身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最大障碍。互联网作为第四种媒体,它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便是平等性和交互性。在报纸和电视上,很少有人能及时发表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看法,青少年更是无缘为之。再加上家庭中家长的约束,教室里又几乎是教师决定一切,学生主要是受授的对象,事实上,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在互联网上,青少年学生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网上活动,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可以根据个人的审美情趣与习惯改变自己的用户界面,也可以通过BBS对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校友录”上,每个人还可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班级,并行使管理员的权利,于是青少年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主宰一切”的感觉。这样,许多青少年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灌输,而是要求“对话”。“对话”,一方面可以展示青少年学生自主地关心社会现实的热情和勇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他们学会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交互性和平等性的网络环境不仅不应该是学校教育失效的场所,反而可以成为一个崭新而独特的德育和心育阵地。笔者通过借助网络进行的一些心理辅导尝试发现,借助网聊或Email的师生交流与联系,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谈心或教育,因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对老师的一种畏惧心理,学生可能愿意将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与教师交流,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深刻更可信。教师也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同时与多个学生进行联络,在这种网络化的交流中,教师更容易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的学生思想问题,并尽快找到解决方法。从教师与学生的E-mail联系中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邮件倾诉着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思想上产生的困惑、个人的喜好愿望,甚至是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学的建议。教师可以真正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交互的关系。有位女中学生,因家庭暴力导致父母离异,她的心情影响了她的成绩,她自卑、她孤独,她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她需要一位值得信赖的对象倾诉不幸与不快。她受到的伤害令人痛心。笔者以朋友的身份用接受与理解化解她难言的自卑,用支持与鼓励激发她学习的动力,终于她打来这样的回信:“我会证明给你看!请你鞭策我!”实践证明,网络心理辅导这种方式完全可以成为网络时代教师对学生进行心育和德育的新的重要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并不可怕,学生热衷网络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引导。只要处理得当,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国家民族振兴繁荣、学校教育深化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极好的机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