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一向认为,一个人的重大观点,包括经济观点在内,来源于并且形成于他的生活实践和读书求知,他自己也是一样。1913年7月10日,张先生出生于湖北红安县八里区成家田农村,少年时一方面在乡下读私塾和小学,一方面从事各种农活。旧中国的农村,其生产力之低下、生存环境之恶劣、农民生活之贫困,在少年张培刚的心灵深处烙上难以磨灭的印迹。据张先生回忆,在儿童时代,他常和小伙伴们在门前的池塘边吃饭,为了比谁家吃得好,就把饭菜甩一点到水里,看浮在水面上的油花谁的大。比来比去,谁家的境况都叫人心寒。那浮在水面、直径不过一厘米的淡淡的“油花”,深深地刺痛了张培刚的眼睛,更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灵。可以想见,张先生日后立志研究农业及其发展问题,他那一系列著作的问世,都和塘边的油花有必然的联系。
1925年春,年仅11岁的张培刚告别家乡红安,只身来到董必武任校长兼国文教师的武汉中学读书。1929年春插班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1930年进入本科经济系学习,1934年毕业。在近六年之中,他师承刘赜、袁昌英,何定杰、周鲠生、杨端六、皮宗石、刘秉麟、任凯南、李剑农和陶英等一批名家,攻读国文、外文、生物学、法学和经济学,开始从西方寻找“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又加之英、美、日等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广大农民收入锐减,农业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中国农村经济几乎濒临绝境。这促使一直关注中国农村命运的张培刚开始探索振兴中国农村的方略。(www.xing528.com)
1934年,他告别师恩浩荡的珞珈山,以最优成绩被送到北平,在陶孟和先生主持的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村经济的调查研究。陶先生一向重视社会调查,这对青年张培刚影响很大。这期间,张先生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粮食运销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足迹遍及河北、浙江、广西等省的农村。经过缜密思考,先后写成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苑的农家经济》(1936)、《广西粮食问题》(1938)、《浙江省粮食之运销》(]940)三部专著和一部待印稿《中国粮食经济》。此时的农家子弟张培刚已成为颇有名气的青年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学界关于中国应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大论战中,年轻的张培刚不惮权威,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发展战略:“我们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城市,同时也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思想仍是发展经济学最富挑战性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