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类制品主要包括饭粥类、米糕类、米团类、米粉类、粽子类、其他类等。
一、饭粥类
饭粥类主要包括饭类和粥类,是百姓的家常主食,种类繁多,特色显著。
(一)饭类
案例一:扬州炒饭
原料配方:籼米饭500克,鸡蛋3~4只,水发海参25克,熟鸡脯肉25克,熟火腿25克,熟猪肉20克,水发干贝15克,河虾仁15克,熟鸭肫0.5个,水发冬菇15克,冬笋15克,青豆12克,葱末10克,绍酒8克,精盐10克,鸡清汤15克,熟猪油100克。
工具设备:炉灶,厨刀,砧板,筷子,炒锅,炒勺,油钵,漏勺。
工艺流程:制作浇头→蛋液炒散→加入米饭炒匀→倒入一半浇头→部分饭装盘→剩余浇头与配料放锅内同炒→盛盘
制作方法:
①熟火腿、熟鸭肫、熟鸡脯肉、水发冬菇、冬笋、熟猪肉均切成略小于青豆的方丁,鸡蛋打入碗内,加精盐5克、葱末3克搅打均匀。虾仁加少量蛋清、精盐2克上浆。
②炒锅上火烧热,舀入熟猪油35克烧热,放入虾仁划油至成熟,捞出沥油,再放入海参、鸡肉、火腿、冬菇、冬笋、干贝、猪肉煸炒,加入绍酒、精盐3克、鸡清汤烧沸,盛入碗中作什锦浇头。
③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65克,烧至五成热时,倒入蛋液炒散,加入米饭炒匀,倒入一半浇头,继续炒匀,将饭的2/3分装盛入平盘后,将余下的浇头和虾仁、青豆、葱末7克倒入锅内,同锅中余饭一同炒匀,盛放在盘内盖面即成。
操作关键:
①大米选用籼米或新粳米。最好前一天烧好后放到冰箱里过一夜,这样的饭粒会饱满干爽,口感也很弹牙。
②米饭煮之前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以无硬心,粒粒松散,松软适度为宜。
③炒饭用油量要适中,米饭一定要炒透,防止焦糊。
风味特点: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
品种介绍: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美食。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2015年10月,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扬州炒饭标准,要求炒饭在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和谐;口感上要咸鲜、软硬适度,香、润、爽口;气味上要具有炒饭特有的香味。
案例二:鸭肉菜饭
原料配方:鸭子1只(重约400克),光母鸡500克,鸭肫肝50克,猪五花肉100克,四味蔬菜(即青菜、冬笋、雪里蕻、荠菜)各15克,生猪油丁25克,熟火腿丁25克,大米500克,熟猪油100克。
工具设备:汤锅,厨刀,砧板,漏勺,平铲。
工艺流程:荤料焯水洗净→煮熟留汤→配料切断、切丁→煮饭→加熟猪油拌匀→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鸭子和老母鸡治净,与鸭肫肝、猪五花肉一同下水锅烧沸至断血,捞出洗净。再一同放入锅内。
②加清水上旺火烧沸,移小火焖至酥烂。
③冬笋切成丁,青菜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将焖烂的鸭、鸡分别剔骨,猪肉去皮与肫肝一同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
④将鸡汤舀入锅内,倒入淘洗过的大米,放入配料丁,上旺火烧沸,用铲子不停地搅拌,待水分收干后,再铺上荠菜和雪里蕻,盖好锅盖,大火焖20分钟,再上小火烧10分钟。
⑤揭开锅盖,拣去上面的菜叶,用铲子在饭面上先划几条印子,倒入熟猪油100克搅匀即成。
操作关键:
①鸭子、老母鸡、鸭肫肝、猪五花肉等焯水洗净。
②加鸡汤煮饭加上配料,大火烧开,小火焖熟。
③加上熟猪油拌匀。
风味特点:色泽牙黄,荤素搭配,营养平衡,油润适口。
品种介绍:饭粒呈牙黄色,辅以多种原料同煮,其味互补,食口油润,滋味鲜美,饭菜兼优。
案例三:小米捞饭
原料配方:山西沁州黄小米500克,清水800~1000克。
工具设备:砂锅,罩滤,筷子,笼布,蒸笼。
工艺流程:淘米→焖米→蒸米→成品
制作方法:
①淘米。先把小米用清水淘几遍。
②焖米。然后在锅里放入一些凉水,放进小米,等锅里的水烧开后,让小米在开水中煮至五成熟。
③蒸米。用罩滤(用竹篾编制的舀子)捞出小米,控去水分,然后在放在铺上笼布的笼中蒸熟(大约需要20分钟)。
操作关键:
①浸泡小米,目的是让小米吸收水分,充分膨胀,增加其弹性。小米放在一个容器里,加入没过小米的水,用一根筷子搅拌几次。把水倒掉,重新加入没过小米的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次把水倒掉,留下小米备用。
②煮小米,要遵循“开水煮,搅三搅,盖锅盖,开盖再搅三搅”的原则。必须要用开水煮小米,小米入锅后要用勺子搅拌小米,一定要搅拌3次,然后盖好锅盖,用大火将锅再次烧开,打开锅盖,再搅拌3次,目的是让小米入锅后不沉底。
③一定要用砂锅,文火焖煮,这样焖出来的米才香。
④最后滤去水分,放入铺上笼布的蒸笼中,蒸透即好。
风味特点:米成金黄,粒粒松散,软硬适度。
品种介绍:沁州黄小米原名“糙谷”或“爬山糙”,清康熙皇帝御赐“沁州黄”,以皇家贡米久负盛名,系山西小米的代表,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号。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晶莹透亮,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民间谚语谓“金珠不换沁州黄”。沁州黄小米绵软可口,清香扑鼻,且营养丰富。此为当地的家常便饭,饭粒饱满,色泽金黄,富有营养。捞过米的汤也是营养丰富的米汤,喝起来有米香味。
案例四:传统八宝饭(见“第八章面点的成型”)
案例五:五色糯米饭
原料配方:糯米1000克,冻干草莓25克,冻干蓝莓25克,冻干南瓜25克,新鲜桑葚50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蒸碗,蒸笼,小漏勺。
工艺流程:糯米淘洗干净→分别染色→分格蒸熟→拼摆装盘
制作方法:
①糯米淘洗干净。
②将冻干草莓、冻干南瓜、冻干蓝莓擀成粉末状备用,桑葚加一点水用搅拌机打碎。
③分别将冻干草莓粉末、冻干蓝莓粉末和冻干南瓜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将等量的糯米泡入液体中着色,桑葚汁中也放入等量的糯米着色。
④浸泡3个小时后,用小漏勺沥干糯米,查看着色情况,若不理想可以再多浸泡一会儿。
⑤将着色好的糯米沥干,底下铺上蒸纱布,放入蒸屉蒸至软糯即可,蒸好后分色摆盘。
操作关键:
①糯米淘洗干净。
②分别调制染色液,浸泡糯米,根据染色的情况决定浸泡时间的长短。
③染色糯米饭蒸透后,拼摆装盘。
风味特点:五彩缤纷,鲜艳诱人,晶莹透亮,糯米香甜。
品种介绍: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
传统五色饭由枫叶及其嫩茎之皮、黄栀子、红蓝草、紫蕃藤等制成染色液,浸泡糯米。现在可以改良选用冻干草莓粉末、冻干蓝莓粉末、冻干南瓜粉和新鲜的桑葚液等浸泡取汁,浸泡糯米,色泽更加自然,味道平和。
案例六:金银饭
原料配方:大米600克,小米200克,清水800~1000克。
工具设备:电饭锅。
工艺流程:淘米→煮饭→装碗
制作方法:
①大米和小米按3:1的比例淘洗干净。
②加入适量水在电饭锅中焖煮成米饭即可。
③取出装碗。
操作关键:
①大米和小米要淘洗干净。
②小米可以稍微泡一下。
风味特点:金银两色,口感软糯。
品种介绍:金银饭是一道主食,制作原料有大米、小米。小米除了熬粥,还可以和大米掺在一起焖饭,山西人管这种饭叫“二米饭”,为讨口彩又叫“金银饭”。一般大米多一些,小米少一些,小米大概占1/4、1/3。小米好的话,颜色非常黄,与白米相映,像撒了碎金,金银两色,吃起来口感也会有一点儿变化。
案例七:紫菜饭
原料配方:大米150克,即食紫菜2张,冬菇2只,火腿75克,西芹粒15克,胡萝卜粒15克,鸡汤200克,葱粒10克,盐3克,胡椒粉0.5克。
工艺流程:淘米→配料切丁→煮饭→卷饭→切段→成品
制作方法:
①冬菇用水浸软,切粒,火腿切粒,紫菜片烘0.5分钟。
②大米洗净,用鸡汤煮,待米汤收干,下冬菇粒、火腿粒、西芹粒、胡萝卜粒和调味料同煮。
③饭煮熟时,撒上葱粒,拌匀成什锦饭。
④取紫菜片一张,放在做寿司的小竹帘上,表面稍弄湿,将少许什锦饭放紫菜上,利用小竹席卷起紫菜片,将饭搓卷成小圆柱状。
⑤以锋利的厨刀切成段。
操作关键:
①大米淘洗干净,其他配料都切成粒。
②米汤收干后再放入其他配料粒一起煮熟。
③即食紫菜宜存放在干爽的瓶子或保鲜密封袋内,否则容易受潮而失去香脆爽口的风味。紫菜在使用前用烤箱烘一下。
④把紫菜放在寿司竹帘上摊开,把米饭平铺在紫菜上,用勺子弄扁铺平(米饭的厚度大约0.5厘米)。
⑤铺米饭的过程要尽量快速完成,不然紫菜会因吸收过多水分而变软,无法成型。包裹的时候,米饭不要外露,松紧要适中,(可以在身边摆放一盆水,随时用清水蘸蘸就不会粘手了)然后压实,并空出上端2厘米左右的紫菜。将什锦饭卷紧呈圆柱状。
风味特点:色泽鲜艳,口感软糯。
品种介绍:紫菜饭是一道由黏性大米、即食紫菜等食材制成的美食。
案例八:粢饭
原料配方:糯米300克,粳米100克,热油条10根,白糖5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蒸锅、蒸桶。
工艺流程:配米→淘米→浸泡→蒸米饭→湿布包裹米饭、油条→粢饭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糯米、粳米掺和淘净,倒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没,至米粒吃水发涨,捞出沥干。
②将米放入垫有纱布的蒸桶内,蒸桶放在装有半锅水的锅上,桶底离水面稍高,用大火蒸至蒸汽上涌,蒸至米熟,浇淋一大碗热水,立即加盖再焖5分钟即成。
③食用时,取消毒湿布一块,摊在左手掌上;右手捞一团粢饭放在湿布上摊开,包入热油条1根,再放些白糖,用双手控拢捏紧即成。
操作关键:
①糯米、粳米要按照3:1配好。
②糯米、粳米要用冷水浸没,至米粒吃水发涨,捞出沥干。
③米饭要蒸熟蒸透。
④用消毒湿布包裹粢饭、油条,再放些白糖,用双手控拢捏紧即成。
风味特点:色泽洁白,口感甜糯。
品种介绍:粢饭又称糍(餈)饭,安徽一带部分城市又称蒸饭。粢饭是江南江淮地区特色传统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间早点品种。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被称为江南早点的“四大金刚”,广泛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盐城、泰州、南通以及上海、浙江和安徽部分地区。用粢饭包热油条捏紧,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热吃甚美,且经济实惠。用糯米蒸制成饭,裹油条包捏而成。特点软、韧、脆,边吃边捏,别具风味。
(二)粥类
案例一:天下第一粥
原料配方:大米150克,牡蛎50克,猪瘦肉25克,鲜虾皮10克,橄榄菜15克,香葱1棵,食用油20克,生抽10克,料酒10克,胡椒粉0.5克,精盐2克,味精1克,清水300~400克。
工具设备:厨刀,砧板,手勺,煮锅。
工艺流程:大米淘洗干净→配料加工→煮粥→将加工好的配料继续煮→炖煮后加入鲜虾皮、橄榄菜→撒入香葱花→成品
制作方法:
①大米洗净,用少量食用油拌匀,放入煮锅中,加入清水,上旺火煮沸,立即转小火,煮约25分钟至熟。
②香葱洗净切成葱花;猪瘦肉洗净剁成肉馅;牡蛎洗净,沥干水分。
③猪肉馅加料酒、生抽、精盐、味精、胡椒粉拌匀,放入油锅,煸炒至变色,和牡蛎一起倒入粥锅中,再下入鲜虾皮、橄榄菜搅拌均匀。
④续煮8分钟,转中火,撒入香葱花即可。
操作关键:
①大米要淘洗干净。
②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煮至米粒黏稠。
风味特点:色泽灰白,咸香浓稠,营养丰富。
品种介绍: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随息居饮食谱》也称“粳米甘平,宜煮食。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案例二:皮蛋瘦肉粥
原料配方:大米1量杯(约140克),瘦肉100克,皮蛋2只,姜1小块,香葱1根,香菜10克,麻油1/2茶匙(3毫升),盐1茶匙,生抽、清水各适量,食粉0.05克,生粉8克。
工具设备:厨刀,砧板,煮锅。
工艺流程:大米淘洗干净→加清水煮黏稠→汆入瘦肉片以及皮蛋粒→炖制入味→成品
制作方法:
①皮蛋2只,切成粒;香葱切葱花;香菜洗净切碎;生姜去皮切丝备用。
②瘦肉切成薄片,先放入少量食粉、盐拌匀至起胶,再放入少许水,拌匀,然后放入少许生粉,拌匀后再放入少许水,加入生油、姜丝等拌匀,腌15分钟待用。
③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煮锅,加清水煮至黏稠,先放入姜丝、皮蛋粒,滚开后放入肉片,待肉片浮起时离火,撒上香菜、葱花,滴上数滴麻油即可。
操作关键:
①瘦肉切片后,加上少量食粉、盐拌匀至起胶,再放入少许水,拌匀,然后放入少许生粉拌匀。
②将煲好的粥底滚开,然后再放入上好浆的瘦肉汆熟。
风味特点:色泽灰白,质地黏稠,口感顺滑。
品种介绍:皮蛋瘦肉粥是广东省的一道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系。皮蛋瘦肉粥以切成小块的皮蛋及咸瘦肉为配料,行内简称为“皮蛋瘦”,又称为“有味粥”。
案例三:腊八粥
原料配方:圆糯米150克,绿豆25克,红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圆25克,红枣25克,陈皮1小片,冰糖75克(或盐5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煮锅。
工艺流程:材料泡软→煮锅加材料和清水煮→大火烧开→中火熬煮→加冰糖(或盐)调味→成品
制作方法:
①先将配方中的前8种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②煮锅内注入清水,加入①中的材料煮开后,转中小火煮约30分钟。
③放入冰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操作关键:
①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②煮锅内材料用大火烧开后,改用中小火熬制。
风味特点:甜爽可口,营养丰富。
品种介绍: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其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到了宋代,逐渐形成在农历腊月初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腊八粥也成为百姓日常享用的传统美食。腊八粥有甜味和咸味之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
案例四:家熬八米粥
原料配方:大米20克,小米20克,黏米20克,糯米20克,玉米糁20克,高粱米20克,麦仁20克,玉谷米20克,红枣50克,清水1500~1800克。
工具设备:煮锅。
工艺流程:淘米→煮粥→大火烧开→小火熬煮→成品
制作方法:
①淘米。将诸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
②煮粥。煮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依次下入各种米和红枣,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
操作关键:
①诸米要淘洗干净。
②粥锅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熬煮至浓稠。
风味特点:粥浓黏稠,色泽浅白。
品种介绍:此为家常便粥,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常食有益。
案例五:云梦汤饭
原料配方:大米饭750克,鲜鱼肉150克,猪肥瘦肉各100克,猪肝100克,猪肉圆300克,青菜心150克,水发黑木耳50克,熟猪油150克,原汁肉汤2500克,湿淀粉25克,熟酱油150克,精盐10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葱花100克。
工具设备:厨刀,砧板,煮锅。
工艺流程:鱼肉及其他配料加工→原汁肉汤加入米饭煮→加入鱼圆及配料一起煮→盛入碗中→撒上葱花和胡椒粉→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鲜鱼肉剁成鱼蓉,加入湿淀粉(10克)、精盐(3克)和适量清水,搅拌上劲成糊状。
②用左手虎口挤成李子大小的鱼圆,以右手拿汤匙将鱼圆逐个轻轻送入温水锅中(不让水烧沸),待鱼圆浮到水面即熟,捞出备用;把猪肝、猪瘦肉切成柳叶片装碗内,加入湿淀粉上浆。猪肥肉切片,把猪肉圆逐个剖成两半。
③炒锅置中火上,注入原汁肉汤,加入米饭烧煮10分钟,随即加入肥肉片、水发黑木耳、青菜心、精盐,以及鱼圆、肉圆一起下锅合煮,待锅中汤饭煮沸后,将上好浆的猪肝、瘦肉片投入锅中同煮半分钟,端锅离火待盛。
④取碗10只,每只碗分别放入熟猪油15克,熟酱油15克,味精0.5克,然后,将煮好的汤饭分别均匀盛入碗中,并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操作关键:
①大米选云梦所产优质“观音米”。
②鲜鱼肉剁成鱼蓉,越细越好,入温水锅养熟。
③上好浆的猪肝、瘦肉片等趁热汆熟。
风味特点:色泽鲜艳,营养搭配。
品种介绍:云梦汤饭为楚北著名风味小吃。据说自明代以来流传,有素有汤有饭,五味调和,营养成分丰富。
案例六:双白粥
原料配方:大米200克,鲜牛奶500克,白糖30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煮锅。
工艺流程:大米淘洗→加清水煮→大火烧开→小火焖熟→加入牛奶、白糖烧开→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煮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烧开,用小火焖熟。
②加入牛奶、白糖烧开即可。
操作关键:
①大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煮成粥,不要用牛奶直接煮。
②用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焖熟,最后加上牛奶煮匀。
风味特点:色泽洁白,口感软糯。
品种介绍:此为大众粥食,此粥补虚损、润五脏,适合于体质虚弱、气血亏损人群。
二、米糕类
案例一:定胜糕
原料配方:粳米粉600克,糯米粉400克,红曲粉5克,白糖200克,清水300克(根据粉的干湿度进行增减)。
工具设备:筛子,模具,案板,刮刀,笼屉。
工艺流程:粳米粉、糯米粉混合→加红曲粉、白糖和适量清水拌匀→涨发→入模→笼蒸→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加红曲粉、白糖和适量清水拌匀,让其涨发1小时,过筛备用。
②将米粉放入定胜糕模具内,压实,表面上用刀刮平,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至糕面结拢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
操作关键:
①将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拌匀。
②将米粉团放入定胜糕模具内,压实,表面上用刀刮平。
③上笼用旺火蒸透。
风味特点:色泽玫红,口感软糯,口味香甜。
品种介绍:定胜糕,亦称“定升糕”“鼎盛糕”。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
案例二:猪油年糕
原料配方:糯米粉500克,砂糖400克,生猪板油320克,黄桂花15克,玫瑰花15克,清水350克。
工具设备:面缸,模具,刮板,厨刀,砧板,案板,笼屉。
工艺流程:制作糖猪油→糯米粉用清水调和成糊状→蒸笼内蒸制→取出拌入白糖和糖猪油丁→压成片→冷却后卷成卷→成品
制作方法:
①生猪板油去膜皮,切成丁,以等量的砂糖腌制7~10天,即成为糖猪油。
②糯米粉用清水调和成糊状(玫瑰色的需另加少量色素),放入蒸笼内蒸制约40分钟。熟后取出,放在台板上,用砂糖拌揉,拌完稍微冷却,再将糖猪油揣入。
③将糕压成1.7~2厘米厚的薄片,在桌面上冷却。
④冷透后将糕卷成似茶杯粗细的卷,撒上黄桂花及玫瑰花屑。
操作关键:
①生猪板油去膜皮,切成丁,以等量的砂糖腌制成糖猪油。
②揣糖猪油时,如糕太热要冷却,以防止糖猪油丁被烫熔化。
风味特点:色泽浅白,口味润甜,具有桂花和玫瑰的香味。
品种介绍:猪油年糕,江苏省著名的传统小吃,色彩鲜艳,甜糯软滑,肥美可口,玫瑰味浓郁。
案例三:阜宁大糕
原料配方:糯米2000克,绵白糖2000克,麻油(或花生油)2000克,熟面粉100克,青梅100克,桂花50克,金橘饼75克,红绿丝50克,熟白芝麻150克。
工具设备:炒锅,筛子,粉碎机,铣,模具,案板,笼屉。
工艺流程:洗米→炒米→粉碎→润粉→熬糖→打捶→过筛→成型→回糕→切片→包装
制作方法:
①洗米。将糯米用温水淘洗,存放1天。
②炒米。将糯米放在铁锅里,大火爆炒,木耙不停翻动米粒,米表面呈现淡黄色即可。
③粉碎。炒好的米冷却后,进粉碎机加工成细腻的米粉。
④润粉。成堆的米粉加水拌匀,使之渐渐湿润。为了使其吸收均匀达到一定的含水量,每天要用铣翻动粉堆四五遍。
⑤熬糖。将绵白糖放在清水锅里烧沸腾,再用旺火熬。然后掺进适量麻油,搅拌均匀,冷却后便成雪花膏状。
⑥打捶。将湿润的米粉与雪花膏状的糖油装进铁桶里搅拌捶打,便成为柔润的糕料。
⑦过筛。糕料放入眼如针尖一样细小的筛子,用手来回擦动,从筛底漏下的糕料十分疏松。
⑧成型。将疏松的糕料装入模具里,使之成为长条形糕体,糕的表面加入芯子,再放进沸腾的水里炖,使之熟透。芯子的原料有青梅、金橘、红绿丝、熟白芝麻、桂花等。
⑨回糕。炖后的糕进入笼里蒸,使糕体收紧。
⑩焐糕。将糕抹上面粉,使之不互相黏结。再码成糕堆,用棉被盖紧封实,焐三四天,增强其柔韧性。
⑪切片。焐好的糕用切片机切成薄薄的长方形糕片。
⑫包装。将一定重量的糕片用特制的食品包装纸包成宽带形,装入印有商标和图案的纸板盒,再用透明的防水白膜纸密封。
操作关键:
①主料选用优质糯米。
②按照程序严格制作。
风味特点:阜宁大糕具有色白、片薄、滋润细软、卷得起、放得开、烧得着等特点。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品种介绍:阜宁大糕,又名“玉带糕”,产于江苏省盐城。阜宁大糕历史悠久,清朝乾隆皇帝巡视阜宁时,曾尝过此糕,极为赏赞,特御笔赐名为“玉带糕”。
案例四:双味糯米糕
原料配方:糯米粉800克,椰浆250克,水250克,红糖240克,白砂糖180克,色拉油40克。
工具设备:面盆,刮板,擀面杖,厨刀,保鲜膜,案板,模具,笼屉。
工艺流程:糯米粉及色拉油分成2等份→分别和匀成两种色彩的粉团→各擀成薄皮叠在一起→卷成卷→用保鲜膜包起拧紧→上笼蒸→晾凉后→撕除保鲜膜,切片→成品
制作方法:
①糯米粉及色拉油分成2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红糖和水;另一份加入白砂糖和椰浆,均揉匀。
②将红白双色糯米团各擀成厚约0.5厘米的薄片,将红色糯米团放在白色糯米团上,轻轻压实,自一端卷向另一端。
③取1张保鲜膜,铺平放入糯米卷包卷好,并将两端的保鲜膜拧紧,入锅以中火蒸约20分钟,取出待凉,撕除保鲜膜,切片排盘即可。
操作关键:
①双色粉团要各自拌匀揉和成团。
②双色粉团各自擀薄,两片贴在一起,卷制时要卷紧。
③蒸制时要蒸透,晾凉后切片。
风味特点:色泽鲜明,层次清晰,口感软糯,口味甜香。
品种介绍:双味糯米糕为广式民间糕点,色泽鲜艳,口感软糯。
案例五:龙凤金团
原料配方:糯米150克,粳米250克,豆沙馅100克,松花粉25克。
工具设备:粉碎机,布袋,蒸笼,龙凤模具。
工艺流程:糯米、粳米混合浸泡磨粉→滤干后蒸熟→取出揉成大粉团→包馅搓圆→滚上松花粉→模压成型→成品
制法过程:
①将糯米、粳米掺和在一起,入水中浸饱半天,带水磨成粉(即水磨粉)。
②将粉浆装入布袋,榨压出水分,粉碎后摊在湿屉布上,放沸水锅上蒸20~30分钟,成熟粉。
③用手将粉用力揉透成大粉团。
④捏成5等份的团形,在每个粉团中间挖一孔,嵌入适量的馅子,然后搓圆,滚上松花粉,并放木模印中稍按,最后即成龙凤金团。
操作关键:
①将糯米、粳米掺和,浸泡后磨成粉。
②粉浆蒸熟后,揉和成团。
③包馅入模后,用力要均匀压制。
风味特点:皮薄馅多、口味甜糯、清香适口。
品种介绍:龙凤金团是浙江东部一带妇孺皆知的传统名点,也是宁波十大名点之一。龙凤金团形圆似月,色黄似金,面印龙凤浮雕,寓意吉祥、团圆。
案例六:朝鲜族打糕
原料配方:糯米400克,黄豆粉100克,白糖150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炒锅,铲子,擀面杖,网筛,蒸笼,厨刀,保鲜膜。
工艺流程:糯米浸泡→蒸熟→敲打成泥状→改刀成块→沾上炒好的黄豆粉→成品
制作方法:
①炒锅上火烧热,倒入黄豆粉和50克白糖,用文火炒香。
②将糯米用清水浸泡5~6小时,捞出沥干后,放入蒸锅中蒸熟,加入100克白糖搅匀,摊凉。
③在操作台上刷一层油,垫上保鲜膜放入蒸好的糯米,用擀面杖敲打直到看不见米粒,持续大约40分钟。
④把敲打好的米糕改刀,裹上黄豆粉即可。
操作关键:
①糯米糕面积越锤越大,建议每次把糯米糕从中间折起来,旋转90°再打。
②打到一定程度,米糕会粘在擀面杖上。建议在水里涮一下擀面杖再打。
③切米糕的时候,米糕也粘刀。建议每切一刀就在水里涮一下刀。
风味特点:造型随意,香软细腻,筋道适口。
品种介绍:打糕是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也是朝鲜族人喜爱的节令饮食。在秋冬时节,朝鲜族经常制作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节日送礼不能缺了米糕,尤其在送娘家礼物时更不能缺少。据说米糕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
三、米团类
案例一:挂浆麻团(www.xing528.com)
原料配方:水磨糯米粉500克,白砂糖50克,泡打粉3克,清水200克,白芝麻100克,豆沙馅300克,食用油1000克。
工具设备:刮板,筷子,漏勺,炒锅,油锅。
工艺流程:调制糖浆→加入糯米粉、泡打粉等拌匀成团→搓条下剂→包馅搓圆→沾芝麻→油炸→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糖放入水中,加热搅拌至糖全部融化,晾凉待用。
②糯米粉、泡打粉搅拌均匀,加入晾好的糖浆,揉成光滑的面团。
③揉好的粉团搓成条,下剂50份左右,馅也分成50份左右,取一份剂子按扁后包入豆沙馅,搓成球状。
④将芝麻放在盘中,将做好的麻团蘸点水,放入盘中沾满芝麻。
⑤锅中加油,烧到165℃的时候放入麻团,不停翻动,炸制15分钟成熟即成。
操作关键:
①粉团要揉和成光滑的程度。
②下的剂子大小要一样。
③油炸时注意火力的大小,而且要不停地翻动。
风味特点:麻香味浓,外脆里糯,入口香甜。
品种介绍:麻团是用糯米粉加白糖、油和水揉制成型,再经入锅油炸而成的。因其呈圆团形,表面又沾裹有芝麻,故名。麻团又叫煎堆,北方地区称麻团,四川地区称麻圆,海南称珍袋,广西称油堆,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特色油炸米食。
案例二:鸽蛋圆子
原料配方:压干的新鲜水磨粉1000克,白砂糖600克,熟芝麻粉200克,薄荷香精0.005克,糖桂花15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案板,刮板,铲子,煮锅,漏勺,炒勺。
工艺流程:
制作方法:
①白砂糖加水(约600克)用中火熬至能拔出丝时,立即倒在刷了油的不锈钢案板上,用刮板、铲子来回搅拌并加入薄荷香精和糖桂花搅匀,待凝固时用手搓捏成直径约1厘米的长条,再切成约1厘米长的小糖块待用。
②取水磨粉约1000克,加适量水揉和拍成饼,取四分之一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浸在凉水中,冷却后与剩余未煮的粉合在一起揉匀至不粘手为止,用湿布盖上备用。
③将揉匀的粉团揪成每个50克的小剂,逐个用大拇指按一个坑,放入小糖块包拢,搓成鸽蛋形圆子。
④待水煮沸后,将圆子下锅用勺子搅动,待圆子浮起、表皮呈深玉色并有光泽时,捞出倒进冷开水中,使其迅速冷却。
⑤再将圆子捞出沥尽水分沾上芝麻粉,放在光纸或粽叶上即成。
操作关键:
①白砂糖加水熬煮成拔丝状,火候不宜大。
②采用煮芡法和成面团。
③圆子煮好后,捞出倒进冷开水中,使其迅速冷却。
风味特点:形似鸽蛋,口感滑润。
品种介绍:大众小吃之一。此品小巧玲珑,形似鸽蛋,吃口滑润,又甜又凉,是夏季美食。
案例三:赖汤圆
原料配方:糯米1000克,籼米250克,黑芝麻100克,熟面粉125克,白糖500克,猪油175克。
工具设备:磨粉机,布袋,炒锅,手勺,漏勺,擀面杖。
工艺流程:制吊浆粉→制馅→包馅成型→煮制→成品
制作方法:
①制吊浆粉。糯米、籼米一同洗净,用清水浸泡2天左右,然后磨成极细的米浆,装入布袋,吊于空中,沥干水分即成吊浆粉。
②制馅。黑芝麻去掉杂质,淘洗干净,于锅中用小火炒出香味,再碾压成粗粉。先加入白糖、熟面粉和匀,再加入猪油搓揉均匀,置案板上揉搓成条,然后切成1.5厘米见方的小块,逐块搓成圆球即为馅心。
③包馅成型。吊浆粉加适量清水揉匀,分成皮坯,再逐个包上馅心,捏拢封口,搓成圆球形。
④煮制。锅置旺火上,加清水烧沸,下汤圆煮制。待汤圆浮起,即加少许冷水,以保持锅内沸而不腾的状态,煮至汤圆翻滚2次即熟。
操作关键:
①糯米、籼米要用清水浸泡2天左右。
②制馅时先炒后拌,揉搓成条,切成小块,再搓圆成馅。
③煮制时及时点水,以保持锅内沸而不腾的状态,养熟汤圆。
风味特点:皮薄馅多,细腻滋糯,口味香甜。
品种介绍:赖汤圆为成都名小吃,该汤圆皮薄馅大,具有入口香甜、细嫩柔滑和汤清不浊的特点。其黑芝麻油酥沙心子汤圆,具有浓厚甜酥的美味。
案例四:雨花石汤圆
原料配方:糯米粉120克,清水80克,抹茶粉1克,红曲粉2克,竹炭粉1克,豆沙馅100克。
工具设备:面盆,厨刀,漏勺,煮锅。
工艺流程:糯米粉和成面团→面团分成几份→制作各色小面团→几种彩色粉团叠在一起,搓条下剂→包馅搓圆→煮熟→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清水全部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面团,稍微饧一会。
②然后将面团分成1大3小的4个面团。
③分别把抹茶粉、红曲粉、竹炭粉与3个小面团混合均匀。
④再将白色面团也分成3份,分别将6个面团搓成长条。
⑤将长条按扁,叠在一起,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
⑥将剂子用手揉匀,再滚圆。
⑦然后按扁,包入豆沙馅,收口捏紧后滚圆。
⑧锅中倒水烧开,下入汤圆,大火煮至汤圆浮起后,用中小火再煮3~4分钟至熟透即可。
操作关键:
①将几个有色面团揉匀,搓条下剂。
②大火煮至汤圆浮起后,用中小火养熟。
风味特点:色彩漂亮,晶莹闪亮。
品种介绍:雨花石汤圆是江苏省传统的特色面点,因加入了抹茶粉、红曲粉、竹炭粉,使普通的汤圆变得有色彩。放在水里,晶莹闪亮,透过水的折射,花纹也变化出不一样的美丽。大大的汤圆就像水润的雨花石,身上还有波浪形的花纹。制作时也可以使用可可粉等辅料。
四、米粉类
案例一:过桥米线
原料配方:光肥母鸡半只(约750克),光老鸭半只(约750克),猪筒子骨3根,猪脊肉、嫩鸡脯肉、乌鱼(黑鱼)肉或水发鱿鱼各50克,豆腐皮1张,韭菜25克,葱头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猪油或鸡鸭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盐1.5克,胡椒粉1克,香菜15克,葱花10克,米线150克。
工具设备:煮锅,厨刀,砧板,手勺,筷子。
工艺流程:
制作方法:
①将鸡鸭去内脏洗净,同洗净的猪骨一起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血沫,然后入锅,加水2000克,焖烧3小时左右,至汤呈乳白色时,捞出鸡鸭(鸡鸭不宜煮得过烂,另作别用),取汤备用。
②将生鸡脯肉、猪脊肉分别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盘中,乌鱼(或鱿鱼)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后取出装盘。豆腐皮用冷水浸软切成丝,在沸水中烫2分钟后,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净,用沸水烫熟,取出改刀待用。葱头、香菜用水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分别盛在小盘中。
③米粉用沸水烫二三分钟,最后用冷水漂洗米线,每碗用150克。
④食用时,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鸡鸭肉,并将锅中滚汤舀入碗内,加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猪油或鸡鸭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
⑤汤菜上桌后,先将鸡肉、猪肉、鱼片依次放入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即可烫熟,再将韭菜放入汤中,加葱花、香菜、豆腐丝,接着把米线陆续放入汤中,也可边烫边吃,各种肉片和韭菜可蘸着作料吃。
操作关键:
①选用排骨、老鸡、老鸭煮汤,用足火候,汤才鲜美。
②鲜汤烧开,使碗内保持较高的温度。
③配料要批成薄至透明的片。
风味特点:色泽鲜艳,荤素搭配,口味鲜美。
品种介绍:过桥米线是云南特有的小吃,起源于蒙自地区,由汤料、佐料、辅料制作而成。
案例二:桂林米粉
原料配方:
主料:米粉150克/份,牛肉25克,百叶肚25克,油炸花生15克,葱花5克,香菜碎10克,蒜末10克,干辣椒碎5克,麻油15克。
汤料:老母鸡2只,老鸭1只,猪棒骨3000克,桂圆(带壳)300克,化猪油500克,芹菜300克,香菜50克,青、红椒各75克。
调料:八角60克,桂皮50克,干草45克,陈皮50克,鲜南姜200克,香茅草75克,蛤蚧1对,丁香10克,草果30克,小茴香35克,花椒25克,花旗参30克,党参15克,阴阳贝(中药店有售)25克,罗汉果4个,枸杞20克,红枣50克,干葱头100克,生姜30克,精盐250克,生抽1500克,老抽500克,糖色150克,料酒200克,鱼露50克,冰糖100克,味精75克,鸡精25克。
工具设备:汤桶,厨刀,砧板,网勺。
工艺流程:吊汤→制卤→卤制→烫粉调味→成品
制作方法:
①吊汤。老母鸡、老鸭治净(鸡、鸭杂另做他用),猪棒骨敲破,一起放入汤锅中,再放入磕破的桂圆掺入清水约10千克;用大火烧开后,撇净浮沫,转用中火熬成一锅原汤,捞出老母鸡、鸭子、棒骨待用。
②制卤。原汤倒入卤水锅中,另将八角、桂皮、干草、陈皮、蛤蚧、丁香、草果、小茴香、花椒、花旗参、党参、阴阳贝、枸杞等用纱布包成香料包,放入卤锅中,再放入鲜南姜、香茅草、磕破的罗汉果、红枣、干葱头,拍破的生姜,调入精盐、生抽、老抽、糖色、料酒、鱼露、冰糖等,然后上火熬约1小时,待充分入味后,调入味精、鸡精,即成卤水。
③卤制。先把要卤制的原料治净,经过初步处理后,放入卤水锅中。另将芹菜切段,香菜切节,青红椒去子切块,一起和化猪油放入炒锅中炒香后,起锅倒入卤水锅中,然后端卤水锅上火,直接将牛肉、百叶肚等卤熟即可。
④烫粉。将米粉用网勺盛着在开水中烫好,滤干水,反扣在碗里,然后在米粉上辅以薄如蝉翼的牛肉、百叶肚等,再淋上卤水、麻油,配以油炸花生、葱花、香菜碎、蒜末、辣椒碎。
操作关键:
①吊汤时用大火烧开后,改用中小火熬煮。
②卤水配料要齐整、分量配比足量。
③烫粉配卤调味。
风味特点:色彩丰富,绵香顺滑,美味可口。
品种介绍:桂林米粉是广西桂林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米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桂林米粉的精华在于卤水。
案例三:四川米凉粉
原料配方:优质大米200克,豆瓣酱20克,自制糖醋水15克,红油15克,花椒油5克,芝麻油2克,熟大豆油18克,川盐4克,味精2克,熟芝麻6克,葱花5克。
工具设备:石磨,厨刀,煮锅。
工艺流程:泡米→磨成米浆→熬煮→晾凉→切块→调味→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优质大米加农家井水500克浸泡20小时,捞起,滤干水分备用。
②将泡好的大米对水500克,用石磨磨成米浆。
③米浆入锅,用小火慢慢升温,用手勺不停地搅至锅内的米浆熟透,加盖焖4小时,晾凉即成凉粉初坯。
④将凉粉切长方块,再切成片,装入碗中。
⑤将调料调匀成汁,浇在凉粉上,撒上葱花和熟芝麻即成。
操作关键:
①优质大米要浸泡足够长的时间。
②熬煮米浆时要用小火慢慢升温熬透。
③熬煮后要晾透。
风味特点:色泽分明,黑红油亮,咸酸香辣麻,五味俱全。
品种介绍:四川米凉粉为四川特色米制品,吃时可根据各人爱好另加少许香菜末拌食。常见的吃法是用薄铜片切成薄片或粗条、小方丁,盛在浅盘中,浇上酱油、醋、熟油辣子(即用辣椒粉放在碗中,用八九成熟的菜籽油冲入调匀)、豆豉酱(即将豆豉剁成蓉,加少许水煮成的豆豉糊)、蒜泥,再撒上芝麻粉、白糖、味精、花椒粉。
案例四:福建炒粉
原料配方:米粉150,食用油50克,盐3克,酱油10克,生菜3棵,鸡蛋2个,葱花适量。
工具设备:炒锅,炒勺,筷子。
工艺流程:泡粉→沥干水分→炒配料→炒粉→调味即可
制作方法:
①备好食材(米粉提前半小时左右用清水泡发)。
②米粉泡软后清洗两遍,捞起沥干水分,鸡蛋打进容器里,加少量盐拌匀,生菜清洗干净。
③热锅下油,烧猛油锅,倒入鸡蛋液,快速翻炒。
④再把生菜加进翻炒。
⑤接着把米粉加进翻炒拌匀,并加适量盐,用筷子抖散,并不断翻炒至米粉炒软。
⑥最后加适量酱油和葱花拌匀便可。
操作关键:
①米粉要提前泡发泡软。
②炒制时米粉要沥干水分,炒软炒香。
风味特点:色泽浅黄,口感干爽,米粉软香。
品种介绍:
炒米粉是一道经典的闽南传统特色面点,主料是米粉,加以生菜等蔬菜炒制而成。经典的炒粉是加个鸡蛋,再放些时令配菜,这个配菜大多是豆芽(一年四季)、空心菜(夏季)、生菜(春、秋、冬季)。
米粉是福建一大特产。米粉制得好的是安溪县湖头,传说那里有一处特别的泉水,用湖头的泉水制出的米粉特别的柔韧,不会黏糊在一起。还有非常出名的兴化米粉、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
案例五:广东肠粉
原料配方:水磨大米粉500克,玉米淀粉50克,生油20克,精盐10克,清水750克,沸水500克,生粉50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湿白布,笼屉。
工艺流程:调制粉浆→用湿白布铺在笼屉当中→将肠粉浆舀到白布上摊开→旺火蒸→卷起呈猪肠状即成
制作方法:
①将大米粉用清水调制成粉浆待用。
②将玉米淀粉与生粉混合后用少量水调制稀糊状,然后用沸水将其烫制成粉糊,冷却后与大米粉浆混合,加入精盐、生油调拌均匀。
③用湿白布铺在笼屉当中,将肠粉浆舀到白布上摊开,其厚度在2.5毫米左右为佳,旺火蒸3~4分钟,取出从上向下卷起呈猪肠状即成。
操作关键:
①加水量应根据大米粉的吸水情况灵活掌握,以上给出的用水量应是参考量。
②大米粉应该用水磨粉,这样的米粉保证肠粉的细腻滑爽。
③屉布应该用白棉布,防止粉质漏掉。
④蒸制时间不要过长,恰到好处即可。
⑤肠粉的花色随着辅助原料的加入,而改变名称即可。
风味特点:软润爽滑,色白甘香,不肥不腻。
品种介绍:肠粉源于广东罗定,目前已在全国传开,按地理(口味)区分较出名的有广州的西关肠粉、普宁肠粉、揭阳小巷里的潮汕肠粉、潮州潮汕肠粉、云浮的河口肠粉、梅州的客家肠粉、郁南的都城肠粉、澄海肠粉、饶平肠粉、惠来肠粉等。
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按流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做出的肠粉也不相同。
广州的肠粉呈半透明状,口感比较筋道,一般酱料是由酱油及其他酱制成,口感较甜,配菜多为生菜。潮州的肠粉呈现白色,口感香糯,酱料多为蚝油花生酱,配菜各式各样。
潮汕肠粉各地有各地特色,如汕头市澄海区的肠粉,酱汁比较多,酱汁的味道也比较淡,里面最常见的菜是豆芽、生菜,还有肉末、香菇、鲜虾等。普宁的潮汕肠粉常见的配料是生蚝、香菇、白萝卜干、干鱿鱼、鸡蛋、生菜、西洋菜、空心菜、肉沫、鲍鱼等。
五、粽子类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粽子的种类较多,下面略举两例。
案例一:红豆粽子
原料配方:白糯米360克,红豆150克,粽叶24片。
工具设备:煮锅。
工艺流程:主料、配料浸泡→沥干后拌匀→粽叶处理→用粽叶包裹成型→煮熟
制作方法:
①将糯米、红豆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
②沥干水分,将糯米、红豆等拌匀。
③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④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红豆粽。
⑤放入煮锅,加入清水没过生粽,大火烧开,改中火煮熟。
操作关键:
①糯米、红豆要用清水泡透。
②拌匀后,除了包裹成三角形,还可以包裹成各种形状。
③用煮锅加清水煮熟,火候要到位。
风味特点:色泽和谐,口感软糯。
品种介绍:红豆粽子通常剥去粽叶后,沾上白糖食用,为甜粽种类之一。
案例二:火腿粽子
原料配方:糯米1000克,火腿400克,清水适量,粽叶40张,粽绳若干。
工具设备:厨刀,砧板,勺子,煮锅。
工艺流程:糯米浸泡→火腿切小块→用粽叶包裹成型→煮熟
制作方法:
①糯米淘洗干净,浸泡2~3小时;火腿带瘦带肥切成块;粽叶在热水中泡烫或煮透,再用清水浸透。
②将3片粽叶叠起,卷成一个锥形漏斗状,注意底下尖角处不要有空隙。
③装入一勺糯米,压紧;放入火腿块,然后继续装满糯米,可以用勺子紧实。
④一只手捏好粽子,固定好形状,另一只手将上面的叶子盖下来。
⑤多出来的叶子捏在一起,折向一边。
⑥一只手固定粽子,另一只手拿来粽绳,捏粽子的手固定粽绳一端,两手配合把粽绳系紧。
⑦包好的粽子剪去多余粽叶,使得粽子看起来美观整洁,放入锅中,添加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煮2小时,再焖1个小时。煮粽子时间可以灵活掌握,看包的粽子的大小。
操作关键:
①糯米要淘洗干净,浸泡2~3小时。
②火腿带瘦带肥切成块,有肥油渗入糯米的粽子更香。
③粽子包制时糯米要稍稍压紧,扎棕绳时也要裹紧。
④煮粽子时间可以灵活掌握,看包粽子的大小。
风味特点:色泽鲜明,米糯肉香。
品种介绍:火腿粽子是一种常见的小吃,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六、其他类
案例一:锅巴
原料配方:糯米500克,淀粉50克,盐3克,色拉油1000克。
工具设备:炒锅,扁手勺2把,漏勺。
工艺流程:糯米浸泡→沥干水分→拌粉调味→扁手勺夹着糯米炸制→定型上色→捞起沥油→成品
制作方法:
①糯米淘洗干净,浸泡2~3小时。
②沥干水分,加入淀粉和盐拌匀。
③炒锅上火加入色拉油,加热至170~180℃。
④扁手勺中放满拌好的糯米,用另一个扁手勺压住,浸入热油中,定型后,撤去手勺,油炸1分钟,至棕黄色。
⑤用漏勺捞起,沥去油分即可。
操作关键:
①糯米淘洗干净,要浸泡2~3小时。
②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拌和均匀,起到黏合作用。
③两个扁手勺相互夹着炸至定型。
④炸至棕黄色即可。
风味特点:色泽棕黄,口感酥脆,香味突出。
品种介绍:锅巴是一种休闲食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钾、镁、铁等,营养丰富。
案例二:炒米
原料配方:大米500克,清水适量。
工具设备:炒锅,手勺。
工艺流程:大米浸泡→沥干水分→旺火炒制→炒米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大米浸泡2~3小时,洗净,沥干水分。
②将洗净的大米倒入大锅中,开旺火,不停地翻炒至大米微黄,可以闻到香味。
③将炒好的大米倒出,放凉。
④冷却后可磨成粉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操作关键:
①大米要浸泡。
②旺火炒制,不停地炒制。
风味特点:色泽微黄,米香浓郁。
品种介绍:炒米是一种特殊的米制品,加工好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晶莹明亮。炒米含水量低,耐贮存,便携带,不易霉坏变质。
案例三:糍粑
原料配方:糯米1000克,清水适量,炒米15克,熟黄豆25克,熟花生15克,熟芝麻10克,绵白糖50克。
工具设备:木甑,石臼,杵槌,粉碎机,厨刀。
工艺流程:糯米泡好→蒸熟软→放入石臼中→杵槌用力舂制→成品
制作方法:
①将糯米提前1天以上泡好。
②再放入木甑中蒸至糯米发软。
③等到蒸好后,将糯米拿出来放入石臼中,用杵槌用力舂制,即“打糍粑”。
④炒米、熟黄豆、熟花生、熟芝麻一起放入粉碎机中,打成粉状,取出与绵白糖一起拌匀。
⑤糍粑做好后切块、揪团、擀片等成型随意,食用时沾上④中的混合粉即可。
操作关键:
①糯米淘洗干净,要浸泡1天以上。
②沥干水分后蒸熟。
③“打糍粑”非常辛苦费力,打的时候要“快、准、狠、稳”,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撒,而且中途不能中断,这样做出来的糍粑,口感才非常细腻、柔韧。
风味特点:色泽浅白,口感细腻,米香润口。
品种介绍: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米点。制作时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作糍粑。
案例四:大米蛋糕
原料配方:鸡蛋200克,大米粉100克,绵白糖100克,色拉油10克,柠檬汁2克。
工具设备:手持打蛋器,毛刷,蛋糕模具,烤箱。
工艺流程:鸡蛋液搅打→体积膨胀至原体积2倍左右→拌入大米粉、色拉油、柠檬汁等→浇模→烘烤→晾凉脱模→成品
制作方法:
①按规定的配方准确地称取所需的原料,各种原料必须符合卫生及质量要求。
②将鸡蛋洗净去壳取蛋液,与白糖混合在一起放入小桶中,用手持打蛋器充分搅打至蛋液呈乳白色,浓度变稠,体积增大时,即可加入大米粉和其他辅助原料,进一步搅拌成均匀蛋糊状。
③蛋糕模应先刷上一层油并经预热,然后将搅拌好的蛋糊注入模内。
④蛋糊上模后要及时送入180~220℃烤箱内进行烘烤,时间大概25分钟。
操作关键:
①鸡蛋液一般可搅打膨胀至原2倍左右。
②由于大米中不含有面筋蛋白质,因此在搅拌过程中无面筋形成,但仍需掌握好搅打时间,切忌搅打过度或没起泡,而严重影响成品质量。
③浇模时模具应放平,尽量做到均匀一致,分量准确。一般每个模内浇到七八成满即可。
④烘烤温度不可过高,但也不能偏低,以中等偏上为适宜。时间则根据蛋糕的厚薄来掌握,以成熟为准。
⑤晾凉脱模即可。
风味特点:色泽褐黄,口感膨松。
品种介绍:大米蛋糕不但具有色泽金黄(或棕黄色)、组织柔软、香甜可口等特点,而且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新型方便米食品。
案例五:大米饼干
原料配方:大米粉100克,黄油65克,糖粉30克,熟蛋黄1个。
工具设备:手动打蛋器,烤箱,烤盘,冰箱。
工艺流程:黄油软化→加入白糖拌匀→加入熟蛋黄末、大米粉拌匀→搓成团→下剂→压成型→烤制→成品
制作方法:
①取55克黄油,常温软化。
②用手动打蛋器进行搅拌,直到成为糊状。
③加入30克糖粉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颜色变淡。
④将蛋黄通过面筛过滤成粉末状,加入过滤好的蛋黄粉继续搅拌,直到搅拌均匀。
⑤加入大米粉搅拌均匀,再用手揉成团,放入冰箱冷藏15分钟。
⑥从冰箱取出粉团后,分成20个小圆球,然后依次用大拇指按压,自然成型。
⑦烤箱上下170℃,烤15分钟。
操作关键:
①黄油在常温下软化。
②加入大米粉后,用手搓匀成团。
风味特点:色泽微黄,口感酥脆。
品种介绍:大米饼干是一种常见的米制品,制作简单,口感酥脆。
案例六:大米布丁
原料配方:大米饭60克,牛奶350克,鸡蛋4个,白糖60克,精盐1克,香草香精0.005克。
工具设备:大碗,毛刷,炖盅,打蛋器,烤箱。
工艺流程:大米饭加上温热牛奶拌匀→加打散的蛋黄和一半蛋清搅匀→入盅→上面覆盖打发的蛋白糖烤制→成品
制作方法:
①先将大米饭放入碗中,倒入温热牛奶搅拌均匀。
②将4个蛋黄和2个蛋清搅拌均匀,放入一半白糖、精盐和好,倒在牛奶大米中,轻轻搅匀。
③将大米饭和匀后,放在抹油的炖盅里静置。
④在另两只蛋清中加入另一半白糖、香草香精,用打蛋器将蛋白打硬,用裱花嘴在大米上挤成花,置烤箱中,烤制。待蛋白烤成棕黄色,蛋黄凝固即可。
操作关键:
①炖盅事先涂一层油。
②蛋黄液与牛奶米饭搅拌均匀。
③蛋清中加入白糖、香草香精等,搅打至硬性发泡,适合裱花嘴裱挤。
风味特点:色泽棕黄,口感松软,米香浓郁。
品种介绍:
大米布丁是以大米、牛奶、鸡蛋为主材制作的点心类美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