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饮食习俗

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饮食习俗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饮食风俗是最常见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而习以为常。日常生活饮食风俗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以苏州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南部和太湖的苏南地区,饮食风俗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这些情况与传统的社会风尚和当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风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传承文化现象的总称,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心理表现出来。

而饮食风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民俗、食俗。包括日常食俗、年节食俗、人生仪礼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饮食习俗还涉及到饮食所用的器皿和场合等十分丰富的内容。

一、面点与日常食俗

日常食俗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以恢复体力为目的形成的习惯,包括食用各种主食和副食的习惯。这种饮食风俗是最常见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而习以为常。日常生活饮食风俗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

(一)日常食俗的地域性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讲的就是地域适应。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丰富的饮食习俗。南方适于种水稻,故南方人民普遍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多种小麦杂粮,故北方人民以面、杂粮为主食;青藏高原适合种青稞,故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主食是青稞;蜀湘湿气重,人多食辣;晋、陕、甘、湘、贵及许多山区,或因水土关系,或因历史上长期缺盐,人们喜欢吃酸。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各不相同。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从西到东,口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因而形成了“东甜”“西辣”“北咸”“南鲜”的饮食习俗。饮食上的这些地方特色使中国饮食文化展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日常食俗的差异性

1.整体南北差异

从全国范围来看,南北饮食风尚不同,“南米北面”是指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主食米饭,北方主食面食。如四川人一日三餐,讲究“早饭吃得少,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好。”三餐饭几乎都是大米。按川人说法:“世界上最养人的,除了‘糠壳心’无二。”糠壳心指的是大米。而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因盛产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所以主食以面食当家。

从一个省来看,也存在这种差别。如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以苏州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南部和太湖苏南地区,饮食风俗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太湖流域种植水稻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先民们当时的日常饮食已以稻米为主食,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样的饮食习俗格局,即以米饭、米粥为主食,以面食、米食为小吃点心

而长江以北的苏北地区则不同。其中靠近山东部分的徐州连云港地区,饮食习俗受山东影响比较大,居民日常饮食以小麦(面粉)、杂粮为主,主要有馒头馄饨、饺子、煎饼等。徐州的煎饼,以面调稀糊,在烧热的鏊子上摊成薄饼,烙好后随时可食,一般是卷上大葱或蘸辣酱食用,很有嚼劲。徐州地区的早餐颇富特色,人们喜食油茶(一种素面汤)。

苏中地区的扬州人喜吃早茶。在扬州有“早晨皮包水(下茶馆),晚上水包皮(进浴池)”的说法。进茶馆,不仅是喝茶,还要吃点心。扬州茶馆里有许多著名的点心,如各式包、饺及干丝等。点心制作很讲究技巧,在馅心配制上,春夏有荠菜、笋肉、干菜等,秋冬有虾蟹、野鸭、雪笋等多种。著名的“三丁”大包,以鸡丁、肉丁、笋丁制馅,其形如鲫鱼嘴、荸荠肚,三十二道褶纹宛似牙雕玉刻。其他早餐食品还有麻团、米摊饼、粢饭包、油条、馄饨、面条火烧黄桥烧饼等。扬州人还有“吃下午”之说,是别处不常见的,即在下午三四点钟,午饭与晚饭之间,加一顿点心,谓之“吃下午”。旧时富户去茶馆品茶吃点心;普通市民,此时也都拿起小篮子或筲箕,到街头买些点心回来供一家食用。“下午”的点心大多与早茶点心不重样,粗细均有,荤素齐全,较特殊的有饺面(馄饨与面混煮)、糍粑、油饺等。

2.具体东南西北各异

在同一个省,不仅南北食风不同,有的甚至东南西北各异。这些情况与传统的社会风尚和当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如山西人日常多是重主食,轻副食;重数量,轻质量;多制稀食,少制稠食。但是各地在食俗上的差异也照样存在,晋西北地区俗有“雁北大宝,莜麦、山药、大皮袄”之说,居民早餐大多吃莜面煮山药蛋糊糊,午餐是莜面包菜角子、莜面鱼鱼,晚餐是山药蛋豆面汤饭。晋西北部分地区日常两餐,时间约在早上10时和下午5时。

丘陵广布、平川极少的晋东南地区,常用的成品粮是玉米面、小米、玉米疙剩(玉米加工时筛剩的米粒状碎瓣)、米面(小米磨成的粉)、豆面(用黄豆、黑豆磨成的粉)、小粉(用玉米面和高粱面制成的粉)、黍米、黍米面、白面。所以日常饮食具有粗粮细作、花样繁多的特点,主食有普通饭、改善饭、风味饭。

而属晋东南的沁水县则一日五餐:起床后先吃早饭,后下地干活,8~9时吃“饭时饭”,照常吃午饭和晚饭,冬夜要吃“夜坐(临睡前再吃一顿夜餐)。素有山西粮仓之称的晋南,主食较其他地区都好,一日三餐多以白面食品为主。早晨一般是蒸馍、米汤;午餐为臊子白面条、面片等;晚饭是馍馍、米汤或面条、烙饼

在日常饮食中,山西人历来不大重视副食。除非过节待客,一般不搞一餐数菜。一日三餐,多以咸菜酸菜佐餐。然而主食花样之多,实为外地人称奇,有“一面百样吃”和“七十二样家常便饭”的说法,煮、蒸、烤……每类不下几十种花样。仅以煮食为例,有揪片(掐疙瘩)、面条、切拔拔、拨尖(耳拨面)、抿尖、擦尖、拨鱼(拨股)、搓鱼鱼、圪垛垛、拉面、削面、饸饹、煮疙瘩等,配上不同浇头、菜码和小料,风味情趣各不相同。

总之,日常生活饮食中,城市和乡村风俗不同,甚至市区和郊区也有差别。此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也会使同一地区各个时期的日常生活饮食风俗呈现不同的特色。

二、面点与岁时食俗

岁时食俗主要指节日食俗,即在不同的节日,人们往往食用不同的食品,长此以往,沿袭为俗,这里主要遴选介绍与面点品种相关的饮食风俗。

(一)春季节日饮食风俗

1.春节食俗

(1)吃年糕

“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明、清时,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还有片炒、汤煮诸法。

(2)吃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之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3)吃元宝汤

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

2.人日节食俗

农历正月初七,又叫人胜节、人日和七元节,是地方性家庭庆祭祀的节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两汉魏晋时,江南一带,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并用五彩丝绢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鬓作装饰避邪,或剪纸花互相馈赠。因此,人日节也称人胜节。

“人日节”的饮食民俗,因地区而不同,有的地方吃面条,取健康长寿之意;有的地方吃用芹菜(勤快)、大蒜(划算)、葱(聪明)、韭菜(耐久)以及鱼(有余)、肉(取富足之意)、米果(取团圆之意)做成的“七宝羹”,借7种菜的谐音或寓意,祝福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家庭美满幸福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3.元宵节食俗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或灯节,在古代民间是张灯结彩祀星辰的节日。人们习惯以糯米粉制作的元宵(汤圆)为食(元宵在古代称为浮元子,近代将其包制的称汤圆,摇制的称元宵)。《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元宵也叫圆子、团子,因煮熟后浮在汤面上,故又称“汤圆”“浮团子”。吃元宵是取“团”形“圆”音,寓意团团圆圆。

“上灯圆子落灯面”。十五上灯食元宵,十八落灯食面条。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类,口味多样,如扬州元宵就有桂花水晶、枣泥、豆沙、豌豆、鲜肉等馅心的。带馅心的多煮制,不带馅心的可炒食,故苏北有些地区有“十五十六炒圆子”之说。

4.中和节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为中和节,又称龙头节或春龙节,是传说中春龙抬头普降春雨的日子,在北方比较流行。中和节在古代则是祭春龙的节日。这天乡里人都以吃面食的烙饼、饺子为过节的食品,以让龙抬头。此时春回大地,百物新生,农人们都要忙于一年的春耕生产了,与此同时,蛰伏冬眠的蛇虫等快要苏醒了,它们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危害。古代的人们祈望“龙威大发”及时兴云作雨,使百虫慑服,使上天风调雨顺。所以,这天的食物和活动尽用龙来称呼。如煎饼谓之“龙皮”,水饺谓之“龙耳”,面条谓之“龙须”,蒸饼谓之“龙鳞饼”等,以此期盼着龙抬头。

除以上之外,二月二吃撑腰糕。此食俗与农时有关。二月一到,春回大地,一年的耕作即将开始。为操持一年辛勤的劳作,农民祈求有副好筋骨。蔡云《吴歈》:“二月二春正晓,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撑腰糕一般用隔年的年糕切成片,或油煎或火煨着吃。现时食撑腰糕的食俗极盛,已从农村扩大到城市。

此节日食物主要有龙须面、春饼(龙鳞饼)、炸春卷、炸春段、炸糕、太阳糕和五蔬盘,往往习惯配食黄豆酱面酱、葱、蒜等食物。

5.上巳节食俗

农历三月三,这是一个多民族的节日,在少数民族里,这天有着内容多样的活动,传统的汉族也不例外,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少人记起这个节日。上巳节在古代是郊游踏青和祭奠神灵的节日。节日饮食主要素食为主,如布依族吃黄糯米饭;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

6.清明节食俗

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是传统祭奠祖先的重大节日。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北方地区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喜欢吃以香椿为原料制作的炸香椿鱼、香椿面、香椿豆、香椿煎饼等素食。四川风俗同北方各省。这天挖“清明菜”(一种叶背面有白色绒毛的野菜,很柔嫩),揉在糯米面里,做成“清明粑粑”,蒸、烙皆可,吃时蘸红糖水,味鲜美。

7.浴佛节食俗

农历四月初八,为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寺院与民间的人们沿袭撒豆结缘以示纪念佛祖。北方地区有用桐树叶的汁液制作青黑色的米饭(乌饭),或用树木的春花制作榆钱糕、玫瑰饮相互赠送、联结友谊的习俗。

(二)夏季节日饮食风俗

1.端午节食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祭奠民族图腾中华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祭奠民族先人屈原传统节日,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龙舟赛事,以示龙腾精神。由于夏季暑热的降临恰逢播稻的时令,万物复苏,为防止五虫害对人体的袭扰,人们把希望再一次寄托给食物——粽子,“粽”谐音同“宗”,寓宗族之意。

过端午节,家家户户必在三天前便淘糯米买箬叶包粽子。粽子形状很多,有三角粽、锥粽、菱粽、角粽、秤锤粽、小脚粽、枕头粽等。品种也很多,有白水粽、赤豆粽、豆沙粽、猪肉粽、火腿棕、灰汤粽等。

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点艾条、熏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

节庆食品诸如粽子、五黄、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菖蒲酒、雄黄酒、午时茶等。在扬州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中餐家宴还要备“十二红”的佳肴:四冷盘、四烧菜、二水果、一汤、一点心。四冷盘为拌黄瓜、糖醋萝卜、咸鸭蛋、拌粉皮;四热菜为刀豆烧肉、烧黄鱼、炒虾子、炒苋菜;二水果为枇杷、杏;汤为烧鸭汤;点心为火腿粽子。

2.天馈节食俗

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为感戴天日给人间的造化,北方的人们往往以清凉解暑的食物(如酸梅汤、芡实粥、冰糖绿豆爽、湘莲红豆沙冰花马蹄露、八宝莲子糯米凉糕等)来祭祀土谷田和自己的先人。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制作豆豉、面酱、黄酱、酱油、醋,用“发酵”以示“进孝”之意。在江苏的兴化、东台等地有一句俗语:“六月六,吃块糕屑长块肉。”“糕屑”又称“焦屑”,即炒面,掺和糖油,用开水冲调而成。另外,有些地方用绿豆糕馈赠亲友。

3.夏至节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灾消年丰。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我国自古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俗。《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爽口适宜,天下无比”。如今,夏至伏日吃冷面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4.七夕节食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为了赞颂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纯洁爱情,江南民间用精美灵巧的巧果、酥糖、巧巧饭等小点心和时令鲜果表示祈念。

七夕之日,人间的巧姑姑、巧媳妇除了要向“天孙”织女乞来技艺外,还要制作各式“巧果”和“花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类花色糕点的统称,其款式极多。用料上有白面做的,米面做的;做法上有炉烤的,油炸的;形式上有圆饼形的、梭子形的。以麦面做的叫面巧,以糯米粉做的名粉巧。花瓜是“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巧果与花瓜的创制,渊源于古代七夕的“乞巧”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织女牵牛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巧果,是人间的巧女们用油、面、糖等做成的各种面食。这些巧果有“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有模拟天上织女织布梭的小星的梭形面果;有模拟传说牛郎投掷给织女的牛拐子的小型的三角形面果。

5.中元节食俗

农历七月十五,这个节日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它是民间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重要祭祀节日。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

(三)秋季节日饮食风俗(www.xing528.com)

1.中秋节食俗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之夜,彩云初散,皓月当空,在银色的月光下,全家围坐在摆满水果、月饼的圆桌旁,共庆家庭的团圆。这天晚上一定要吃的就是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燕京岁时记·月饼》曰:“中秋月饼,……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在整个节日期间南方、北方风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精美的月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和表达情意的食物。

中秋节食物以月饼为先,取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之意。各糕饼茶食店所制月饼形状大小不一,多以糖、油和面粉做皮,其馅有豆沙、玫瑰、蔗霜、百果、枣泥等不下几十种。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赞美月饼。江南又以苏式月饼为佳,苏式月饼以重糖、重油、重工艺、重口味而独树一帜。现时还有现做现卖的鲜肉月饼,也极受欢迎。每至中秋,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友,互祝团圆。扬州月饼也颇有名气。此外,还制作兔子糕,原料同米糕,有专门的模具,蒸熟,上有蟾宫图案。扬州居民此节多自制糖饼和烂面烧饼食用,其中必有一块特大型饼,叫做团圆饼,留至供月后全家分食。

2.重阳节食俗

农历的九月初九,在古代是祭祀太阳神的节日。适逢金秋时节,重阳节是庆祝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

据史料记载,古人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制作的松糕称作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据说,早年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黏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蓬饵,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作成的重阳花糕。

重阳糕通常以米粉、糖拌和蒸制,为菱形,五色,面上撒有红绿丝、芝麻屑等。旧时糕团店有售,糕上还插有各色纸标彩旗,曰“花糕旗”(代表着插茱萸,这样重阳花糕既包含了登高的意义,又象征着插茱萸的风俗)。也有用面粉加酒曲发成蜂糕,上置百果(如枣、红绿丝、瓜仁、核桃等),或以面粉裹肉或拌油蒸制,也称重阳糕。九月九日这天天启明,父母以片糕置儿女额头祝愿儿女百事俱高。出嫁的女儿,父母也必迎之归家食重阳糕。

(四)冬季节日饮食风俗

1.冬至节食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12月23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俗。

民谚也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语。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在冬至这天,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载:“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馄饨年詔評之说。”周密的《武林旧事》说:“冬至……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清代《燕京岁时记》曰:冬至“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在江苏省苏北地区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各家凡有条件者,皆备丰盛宴席欢聚。扬州童谣“冬至大如年,家家吃汤团,先生不放学,学生不给钱。”

直到今天,这个风俗仍在我国不少地方流行。一般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

2.腊八节食俗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顺天府志》:“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制,定制,派大臣监制,盖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杂果品和糖而熬,民间每家煮之相馈遗。”

腊八粥在古时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所用材料各有不同,甜粥中不放青菜和油。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在江苏省苏北地区亦家家食腊八粥。有竹枝词说:“扬州好,腊八粥真佳。托钵尼僧,群募化,调醒巧妇善安排,枣栗称清斋。”苏北各地煮腊八粥原料并不一致,常用的有银杏、花生仁、莲子、红枣、板栗、金针、木耳、茨菇、青菜、黄豆、胡萝卜、蚕豆、豆腐等,一般选其中八样。

3.灶王节食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是中国传统的祀灶日,即灶王节,又称“小年”。古代腊月二十四日,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典丰祀。中国民谣“二十三,糖瓜黏”十分有意思,说的是供品中又甜又黏的麦芽糖。这样一来灶王嘴甜了,就不会实话实说了;二来即使想说,也很难张开嘴,只好一笑了之。

举行过祭灶仪式后,迎接过年的准备工作就正式开始了,此后直到除夕的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中国民间还多以腊月二十四日为扫尘日,象征着人们辞旧迎新,荡涤污秽,驱走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期望来年万事如意、人畜平安。

4.除夕食俗

农历十二月三十,俗称大年夜、年三十或大年三十。这是一年之中旧岁将尽的最后时刻,除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驱邪求福。这一天的夜晚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时刻,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象征着家庭家族团聚的团圆饭、年饭是最为重要的饮食活动,喜食面食的北方人习惯包饺子,喜食米食的南方人习惯做汤圆。在北京还讲究吃更年的饺子(交子),也就是当午夜的钟声刚刚敲响之时开始吃,讲究的北京人还用腊八时泡制的醋和蒜就着饺子吃,迎接新春的来临。

三、面点与礼仪食俗

礼仪食俗主要包括社交食俗、婚姻食俗、生育食俗、寿诞食俗、丧葬食俗等。

(一)社交食俗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招待客人热情礼貌,待客的面点食品往往优于日常食品,同时节庆日馈赠食品也是友好的表示,是建立亲密和睦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

在中国,许多重大的传统节日都有走亲送点心的习俗:大年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姑娘(包括外甥、晚辈亲戚)要给娘家行拜年礼,礼品多为面糕、点心等;端午节女儿要给娘家送粽子、油糕、绿豆糕,娘家也要回送各种食物;中秋节,女儿女婿要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走亲送点心这种习俗,一方面在进行亲族名分认同,另一方面又密切了家庭的人伦关系。对于亲朋好友,节日期间问候与团聚,可以进一步增进友好感情,消除矛盾和误会。

由于各地习俗不同,待客的饭菜也各有讲究。在北京,过去待客吃面条,意思是请客人留下来。如果客人住下,就请客人吃一顿饺子,以表热情。探亲访友送礼物讲究“京八件”,也就是所谓的八样点心。在中国南方的有些农村,客人来了,献上茶后,立即下厨房做点心,或是在水中煮上几个鸡蛋,再放上糖,或是先煮上几片年糕,放上糖,给客人先品尝,而后再做正餐。在东部的福建泉州,要请客人吃水果,当地称“甜甜”,就是请客人尝甜,并且还要在水果中放柑橘,由于当地话中的“橘”与“吉”是谐音,有祝贺客人吉利、生活像柑橘一样甜的意思。

(二)婚姻食俗

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见的宴请之一就是由婚姻而引起的种类多样的饮食活动,如提亲饭、相亲饭、订婚饭、婚宴、回门饭等。其中以婚宴饭最为隆重、最为讲究。如陕西省有些地区婚宴的每道菜点均有含意:第一道菜是红肉,用“红”表示“红喜满堂”;第二道菜为“全家福”,是“合家团聚、有福同享”的意思;第三道菜为大八宝饭,用糯米、大枣、百合、百果、莲子等8种原料做成,其含意为白头偕老、百年合好等。在东部的江苏农村,婚宴讲究十六碗、二十四碗、三十六碗;在城市,婚宴一样也很隆重,这些均含有吉祥如意的意思。

新房内的铺床人必须是夫妻双全、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中年人。床上要放秤、扁担、食物,如甘蔗(须选红皮甘蔗两根,节节相对,取“节节高、节节甜”之意)、花生、枣子(“早生贵子”之意)、蒸糕(“高高兴兴”之意)、团子(“团团圆圆”之意)。

江苏徐州地区办婚宴,在新婚夫妇这一桌上,要准备一碗半生不熟的面条给新娘吃,要问新娘生不生,新娘必答“生”,喻日后能生养小孩。

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对拜后坐在床上,宾客向床上撒食品等祝贺。据传说,这种风俗始于汉代。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新人进入婚房对拜后,“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这是用金钱、果谷、小点心等撒向新房,此仪式包含着许多美好的向往和期盼。

新婚第三天为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的日子,俗称“三朝回门”。回门之日,新嫁娘要带一些礼物孝敬父母,叫做“回门礼”。回门礼以食品为主,酒、肉、糍粑、面条、糕点之类为常见。

在山东胶东地区,男女首次见面,由男方做东吃顿便饭。双方都同意后,女方到男家“看家”,男家设便宴待客,女方接受财礼。婚前一二日,女方将烙制的火食装在嫁妆中,这是给搬运嫁妆的人准备的。此火食多用鸡蛋、白糖调制面团,成品酥、香、甜。成婚日,女方临行前,要吃由母亲亲手制作的水饺,叫“上轿饺子”。然后由一近族长辈送往男家。入洞房时,等待的人从窗外向屋里投掷花生、大枣、栗子、硬币类,取其吉音。午饭,新郎新娘共进。主要有煎鱼、水饺、莲子状饽饽等。闹新房时,喜主用糖果和新娘箱中带来的小面食招待客人。第三日,女方父兄携带自制的面食如花饽饽、龙凤饼之类前来探望,谓之“开箱”。此日中午,男方大摆宴席,其规格与婚日等同。翌日,新夫妇同样携带花饽饽、点心等前往娘家,娘家也大摆筵席招待,日落前仍归男家。

(三)生育食俗

旧的、带偏见的饮食习俗认为产妇坐月子普遍忌食肉和稠食,但山西保德一带,妇女坐月子能够吃羊肉。晋中、晋东南一带产妇分娩头三天只让喝些不沾牙的米汤水。月子里,小米稀粥和稠米汤是产妇的主要食物。晋东南地区产妇满月那天忌吃面食,要喝一天小米汤,叫对月米汤。

晋西北地区,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姥姥、姑姑要来道贺。姥姥给马蹄馍一份,主家招待吃面,称三日面。婴儿出生十二天,姥姥要送米面。办满月时,亲朋都要备礼庆祝,姥姥家赠的礼品最多,除婴儿衣物外,还有豆米、豆面、面片干粮、花馍、鸡蛋、红糖等。原平县崞阳镇一带农村,孩子过半月或满月时,姥姥给外孙送馍馍,每个用半斤面蒸成,当中有两个特大的,每个馍上趴着四个小娃娃,当地人叫做“奶馍馍”。

小孩生后三日叫“喜三”,要办“喜三酒”,然后办“满月酒”。一百天要过“百露子”,也须宴请。以后过周岁、十岁均办酒席。男子20岁不办酒,而女孩20岁却要操办一下,因为这是女儿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整生日。

有的地方,婴儿出生后20~30天(也有60天的)之间举行诞生礼。“剃头”是这项活动的中心。亲友均要给婴儿送衣料、毛线、服装、玩具等,也有用红纸包钱相贺的,同时都要带上一份茶食糕点以讨口采。如云片糕(祥云片片)、如意糕(事事如意)、大蜜糕(甜甜蜜蜜)、豆沙馒头(兴隆馒头)。糕点中,除奶糕给婴儿外,其余都是给产妇吃的。

一般于上午10时左右,为孩子剃头。剃毕开筵,主要是吃面条。吃面前饮酒,菜肴以各色冷盘卤菜和热炒为主。面条一般是双饺面(拌面之菜多用鱼与肉、鳝与肉、鸭与肉等)。筵后,家人将面条(双饺面2碗)、红蛋(5只,谓五子登科),分送邻居和亲友。婴儿这时到外祖母家住几天,俗称“移窝”。同时要准备糕点、面条、红蛋等送给婴儿外祖母家的邻居们。

江苏苏南一带的成年礼现时已较简单,一般在青年19虚岁时即做20岁生日(谓做九不做十),即所谓“成年礼”。宾客除亲戚外,大多是青年自己的朋友们。礼品中的食物一般是面条和大蛋糕,谓之“生日面”“生日蛋糕”。酒宴后仍吃面条。

(四)寿诞食俗

我国人民崇尚文明礼仪,自古就有为老人祝寿的习俗。

江苏苏南一带到50岁开始做寿,逢五称小生日,逢十称大生日,讲究做九不做十(如49岁做50岁寿)。“寿星”接受晚辈的鞠躬(旧俗磕头)和祝愿。亲友晚辈送糯米粉制的寿桃、寿糕、寿面等。寿糕两头大、中间小(定胜糕)。寿桃、寿糕均为淡红色,以渲染热烈气氛,数目一定要成双成对,并与寿星的年龄相符,只能多,不能少。送来的寿桃、寿糕不能全数收下,还要留下一定数量(也要成双),俗称“留福”。寿筵也以面条为主食,酒席有冷盘、炒菜,面条也是双饺面,但面条上还要加两只不剪须的大虾。寿筵结束,由晚辈将面条两碗及寿桃、寿糕两对(也可多送,但必须是双数)送给邻里和亲友,俗称“散福”。

寿宴则是给老人祝寿的酒席,其主食以面条居多,又叫长寿面。祝寿吃面条,这是图“吉利”。祝寿送“寿糕”也是民间的一个祝福习惯,因“糕”“高”谐音,同样有吉祥之意,意为祝福高寿。面条在各类食品中是最长的,因此,人们多把它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于是它便成了最合适的生日食品。在杭州、江苏北部一些地区,大多是中午吃面条,晚上摆酒席。杭州人在吃面条时,每人在自己的碗里夹一些面条给寿星,称作“添寿”。

(五)丧葬食俗

古时长者逝世入棺时,要在棺内放入死者生前心爱之物,如酒具、名酒、砚台、纸张、书画等,撒麦、豆、麻、谷、稷等,意为让死者五谷皆全,四季安宁。为死者上供的祭品各地不同,山西曲沃县地区的祭品以灶果为主,配以点心(是用1千克白面蒸的有皮有心的两层大馒头)。至亲献12个,称“食盒一抬”;一般亲戚献4个,称“挑盒一担”。河津县一带,出殡前三日晚,孝子要提灯请办理丧事的人和打墓的人到家吃酒席,各家孝子轮流招待,多吃火锅、点心、油食等,饭菜务求丰盛。在临汾、襄汾一带,出殡、埋葬回来之后悲事就成为喜事,桌裙、椅搭都换成红色,音乐吹奏,开席酬客。有的地方,老人去世后,在第二年老人的生日,也要进行祭奠,该日叫冥寿。祭品是寿桃,要放倒蒸熟,俗称“睡桃”,这是子女最后一次为父母过寿日。

江苏苏南一带祭礼,从死者去世第一天直到五七(35天)才告结束。现下多为3天。亲属守灵,饭菜以素为主,夜宵多为面条。现时在结束丧葬事后要吃“离事”饭,意为“分离的事情”,又谐音“利事”,以素食为主,偶尔有肉。若去世者为古稀老人,丧事要当喜事办,菜的数量不限,但菜数必须是单数。亲友离席时,要送馒头和云片糕,称“离(利)事馒头”“离事糕”,数量不限,但也必须是单数。吃“离事饭”有个规矩,即不能邀请,由亲友自己去;食毕离席时,也不能向事主道谢和告别。“离事饭”吃过后,晚辈每天用水果、糕点、蜜饯等供奉亡灵,有的一直供到“五七”。

四、面点与其他食俗

除了以上食俗之外,还有信仰食俗、特殊食俗等。

(一)信仰食俗

在食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宗教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任何一种宗教都按自己的教义、教规制定食礼、食规和禁忌。有的禁猪、有的禁荤、有的禁五辛。例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除奉行五禁外,每年还要过斋月,届时成人(年老体弱者除外)都须把斋,即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得进食。

(二)特殊食俗

特殊食俗主要包括少数民族食俗和祭祀食俗等。

1.少数民族食俗

各种民俗在面点食品方面常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这与他们的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组织形式有关。如维吾尔族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吾尔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吾尔族人喜爱的食品。

另如,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食为主,蔬菜为副。

此外,朝鲜族聚居区盛产大米,主食以米饭为主,其次是冷面和米糕。米糕的品种多,有打糕、切糕、发糕等。朝鲜族口味以咸辣为主,咸菜品种丰富,式样美观,非常可口。白族人以稻米、小麦、玉米、荞麦和马铃薯为主食,蔬菜品种多。

总之,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与面点相关的食俗,限于篇幅,不一一展现。

2.祭祀食俗

祭祀是儒家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地、人。祭品中除了牲畜之外,还有大量的面点制品,如馒头、糕团、面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