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公债发展研究优化

地方公债发展研究优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有许多文献分析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地方公债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美日两国发展地方公债的经验做法,并以此来为中国发展地方公债市场提供参考。也有文献针对中国国内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债务规模过大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专门考察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对地方公债市场加强风险信用管理,强化监管的有益做法。针对中国国情,多数分析认为美国、日本对地方公债市场的监管制度特别是日本的监管方式值得中国加以学习借鉴。

地方公债发展研究优化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一国中央政府能够完全地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状态,但现实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地方政府不仅存在,而且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文献对此进行了论证。Tiebout(1956)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认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放权会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而居民则可以通过自由迁徙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公共品提供水平和相应的税收水平,这样可以达到居民的真实偏好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模式达到最优匹配。美国经济学家Stigler(1957)论述了地方政府存在的两个基本的必要性原则,认为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和公共品需求具有中央政府所没有的信息优势,同时不同地区对公共品的需求是不同的,中央政府无法保证满足这种异质性,这为地方财政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Musgrave(1959)则明确提出了财政分税制的思想,认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必要的分权是必要的,发债权则是地方政府财权的应有内容。Oates(1972)提出的财政联邦主义,从福利最大化角度论证认为不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全部的公共品,让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品是合理的。而用发债的方式提供地方公共资本品有利于在公共品收益期间摊销公共品的建设投入,避免在地方公共品建设初期一次性地征收大量的税赋,这符合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是现实中的一种常见的做法(Temple,1994,Wallis,2000,Banzhaf and Oates,2008)。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的存在有其依据,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公共品、履行其职能时需要有相应的财权作保证,举债权是独立财权的应有内容,同时用举债的方式提供地方公共资本品是合理的,符合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较为完善,市政债券的实践较充分,不少文章以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为例分析了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如Rosenbloom(1976)对地方市政债券市场进行了总括性回顾分析。Poterba(1997)分析了财政制度与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关系。Harris(2004)集中分析了地方债券的流动性问题,认为发行者应发行简化的债券,这样债券的流动性强。Reck和Wilson(2006)则分析了地方市政债券二级市场上的信息转换及定价问题。Wang等(2008)分析了地方公债的流动性、收益、违约风险等问题,还有的文献讨论了美国市政债券的保险方面的问题(Daniels and Vijayakumar,2007,Brune and Liu,2011)。目前中国的地方债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通过对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加以总结,掌握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对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中的成熟经验可以加以借鉴。

目前,运用市政债券为城市化基础设施融资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所认同,一些新兴国家正在以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为蓝本发展本国国内的市政债券市场,虽然美国市政债券市场条件短期内在这些国家无法复制建立起来,但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运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手段推进了本国的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Leigland(1997)以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为模板,从投资吸引和发行引致两个方面详细分析评价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波兰和南非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市政债券市场发展方面的策略和进展,以及其在进一步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挑战。Phelps(1997)在介绍了美国市政债券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对不同国家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国别分析。Lewis(2003)对印尼地方债务风险与地方财政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大多数的区域性政府的举债是经过中央政府代为实现的,所以在财政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债比较容易,债务的清偿取决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意愿和许可程度。总之,不少文献认为发行地方公债为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融资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是一种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在中国,有许多文献分析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地方公债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美日两国发展地方公债的经验做法,并以此来为中国发展地方公债市场提供参考。不少文献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地方公债的基本制度框架、发展状况及监督审批制度等,如刘长琨(1998)、张海星(2001)等。也有文献针对中国国内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债务规模过大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专门考察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对地方公债市场加强风险信用管理,强化监管的有益做法。如孙克竞(2006)分美国地方公债信用监管制度、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保险制度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市政债券的信用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宋立(2005)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两种不同地方公债制度设计以及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公债的审批监管做法。研究表明在具体监管过程中,美国强调私人经济和中介机构对地方公债的监督,采用的是市场化的监管方式,而日本则强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和监管审批,采用的是行政监管方式。针对中国国情,多数分析认为美国、日本对地方公债市场的监管制度特别是日本的监管方式值得中国加以学习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