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纸质文献而言,上面论述的图书、报纸、期刊是最为常见而又常用的文献,有“常规文献”之称。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特种文献”,这些特种文献的出版形式、管理方式和目录体系与常规文献有所不同。由于特种文献出版无规律,且多不公开发行,因而比较难于收集。特种文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专利文献
专利(Patent),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技术专有权利。专利的申请程序一般为:发明者就自己的某项发明创造向本国或外国政府的专利机构提出专利申请,经审查批准后,专利内容向社会公布,在法定年限内,该项发明在申请批准国享有技术使用的垄断权,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所形成的记载专利内容的文件资料以及有关的出版物,就总称为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有三个特点:(1)新颖性,任何申请专利的发明,均不会在提出申请前公开发表,一般在批准数年后才在报刊上摘要披露;(2)先进性,只有比现有技术有所进步的发明创造才能取得专利权;(3)实用性,对技术发明的内容揭示得比较具体,能够实际应用于工农业、采矿业、林业、渔业、水产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
专利文献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型:(1)专利文件,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以及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2)专利检索工具,主要包括专利公报、专利文摘、专利分类表,以及查阅专利的有关目录索引。其中专利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主体,主要内容有专利号、题目、发明人、专利权所有者、申请日期、批准日期、分类号、内容(发明的内容、特点、使用范围等,通常附有插图)、专利权限等。
最原始的一件专利是公元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给波尔多一个市民制作各色布15年的权利。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城邦,它的第一件有记载的专利是公元1416年2月20日批准的。目前,全世界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
专利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发明创造的信息,反映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动态。据统计,全世界最新技术成果的90%~95%首先发表在专利文献中。如喷气发动机技术1939年首次在专利文献中发布,而这一技术在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时间是1946年。通过检索及时查阅了解专利文献,对于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确定自己科技项目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来,也形成了中国专利文献体系。由于专利转化率较低,尚不足20%,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电子专利申请系统”于2004年3月12日正式开通。登陆中国电子专利申请网(www.cponline.gov.cn),首页有“电子申请使用流程”“电子申请简介”等文字说明,指导使用电子专利申请系统。另外,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www.sipo.gov.cn),可以进行专利检索,并了解最新专利申请和审批情况。这一电子申请系统和检索系统的启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专利文献的利用和专利事业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国专利局受理了1101864件申请,成为首个在单一年度内受理超过100万件申请的主管局,这些申请包括来自中国居民的申请,也包括海外创新者在中国寻求专利保护的申请。中国2015年的专利授权量为359316件,超过美国的298407件,成为授权量最多的国家。
(二)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Standards Literature),是指由专门委员会组织制定,经公认权威机构或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整套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规范化文献,具体包括各种级别的标准、部门规范和技术规程等。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界定,标准文献还包括有关的文献工具书:标准目录、索引、文献目录等。
现代标准文献是20世纪初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一种技术规范,规定产品性能、工艺规程、标志或定义,以解决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问题。在特定的范围内,标准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具有法律效力是标准文献的基本特征。
世界上有实物可考的人类最古老的标准文献,是现藏于纽约公共图书馆、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制造纸莎草纸的文献,其中抄录了配方标准的计量方法。公元1901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有全国标准化组织,其中七十多个国家制定有国家标准。
现今世界上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SO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相互合作。IEC成立于1906年,至今年已有110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国已于1980年和1982年分别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执行委员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理事。
国家标准是针对国家范围内使用而制定的,由国家权威机构正式批准,一般属于强制性的标准。195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标准机构——国家标准局,第二年开始颁布第一批国家标准,此后陆续审定批准各种各类国家标准。1989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这部共五章二十六条的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设置,统一标准项目的范围,技术标准的编制、应用和推广,违反标准化制度的法律责任等。《标准化法》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标准化的严肃性,显示了标准化工作和标准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利用标准文献,通常是在产品设计或组织生产之前。有关人员需要了解产品有否标准,其尺寸、性能,包括标志方法、术语等有否标准化,如果有,该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关系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国家标准文献中心查找咨询。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设有标准文献馆,该馆目前行使国家标准文献中心的职能。其二,直接查阅公开出版的标准目录和标准汇编。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录及信息总汇》(中国标准出版社),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责成中国标准出版社每年出版一次,每年上半年出版新版,载入截止到上一年度批准发布的全部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同时补充载入被代替、被废止的国家标准目录及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通知等相关信息。版本目录及信息总汇内容包括四部分:国家标准专业分类目录,被废止的国家标准目录,国家标准修改、更正、勘误通知信息以及索引。
标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必须与最新科学技术保持同步,因此经常进行修订。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www.sac.gov.cn)是发布我国最新标准信息的政府网站,其首页提供相关的“最新通知、标准公告、法律法规”等信息,同时提供“标准查询、公告查询”,还可进入“国家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等业务系统。
查找国际标准和世界各国的标准,可利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陆续出版的《ISO国际标准目录》《美国国家标准目录》《英国标准目录》《法国标准目标》《日本专业标准目录》,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标准目录》等。外文版的国际标准目录,有《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ISOCatalogue),《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目录》(IECCatalogue)等。
(三)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Conference Literature),主要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书面交流的论文、报告以及讨论记录等。学术会议一般分全国性和国际性两个层次,大都是就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高层次的研讨,往往广泛涉及该学科或专业领域研究的新课题、新成果和新趋势。会议文献具有四个特征:(1)探讨的专业领域集中,针对性强,内容专深;(2)一些重要研制成果或新的发现首先通过会议文献向社会公布;(3)能反映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4)有时能透露出一些内部情况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情况。通过会议文献,人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动态和趋势。
会议文献没有固定的出版形式,较常见的是汇编为会议录或专题论文集,以图书形式出版;或汇编成册,作为某一期刊的专辑发表。有的则分散作为期刊论文,或编入系统性科技报告中发表。(www.xing528.com)
检索会议信息文献,可通过以下方式:
1.《中国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该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辑、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原名为《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季刊,1984年起改为双月刊,1986年起又改为月刊,1987年改为现名。该刊以文摘和题录形式报道我国各学会、协会、各部委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会议的文献资料,收录内容包括文、理、工、农、医等领域,其中文摘形式占30%,每期报道会议论文约1500~2000条,报道时差为1~2年。刊内设有学科分类目次、正文、本年度学术会议预报,附有会议名称分类索引和主题索引。著录项目有: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办机构、中图法分类号、论文题目、著者及其单位、会议论文来源、主题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馆藏索取号等。
2.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数据、万方数据股份公司开发的网络版会议论文数据库。收录1986年以来由国际及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各种学术会议论文,每周更新,年新增3万余篇文献。是国内收集学科最全、数量最多的会议论文数据库。
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提供会议信息的有《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及《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前者收录1985年以来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43万余篇,年增加4万余篇,每季或每月更新,收藏重点为自然科学领域;后者收录1985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会议论文194万余篇,年增加20万余篇,每周更新,收藏重点为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
4.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
该数据库收录我国2000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单位的论文集,年更新约10万篇论文。截至2011年6月,已收录出版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近16300本,累积文献总量150多万篇。文献来源为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及政府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
(四)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s或Thesis),是指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或科学实验成果的书面报告,是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学位论文是作者经过一年甚至一年以上的专门研究而完成的,经过专家的评审和答辩,带有独创性的文献。特别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往往有着新颖独特的见解,全面系统的论述,对科研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位论文除少数在答辩后公开出版或在期刊上发表外,大多数不公开发行。我国1979年恢复实行学位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负责收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论文及其摘要,中国信息科技研究所收藏自然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及其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收藏社会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目前国家图书馆光盘信息中心已制作成《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中心有《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可供检索查阅。
(五)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报道(记录)研究工作和开发工作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最早的科技报告是1909年英国出版的Current Paper。科技报告出现之初,仅仅是研究或设计单位向提供经费的上级部门提出的关于某项研究或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及财物消耗情况的总结报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数量日益增多,内容也多为尖端学科的重大课题,涉及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往往代表一个国家或专业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因而很受广大科研人员和生产单位的重视,通常以正式报告、进展报告、技术札记、备忘录等形式出版。科技报告多以其编辑出版机构名称作为总的固定名称,并标有连续编号。每一报告为一项专题材料,自成一册,篇幅长短不一,出版不定期。
世界上著名的科技报告有美国的四大报告:PB报告,报告的内容绝大部分属科技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侧重于民用工程技术;AD报告,凡美国国防部所属研究所及其合同户的技术报告均由当时的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整理,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发行,AD报告即为这个情报局出版的文献;NASA报告,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拥有的研究机构产生的技术报告,主要内容为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及飞行器结构、材料、试验设备、飞行器的制导及测量仪器等;DOE报告,内容以原子能为重点,其主要检索工具为《核子科学文摘》,继之为《能源研究文摘》。英国航空委员会的ARC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CEA报告,联邦德国航空研究所的DVR报告等。
在我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所等收藏有较全面的科技报告。
(六)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及所属部门公开发表、出版的各类文献的总和。政府出版物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两大类。行政性文件包括国家的有关记录、司法资料、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政府决议报告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
政府出版物由于是官方正式出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我们了解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大政方针及组织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各国政府出版物的数量相当多,据估计,美、英、法、日等国的政府出版物每年多至几万种,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七)产品资料
产品资料是企业厂商为了推销宣传自己产品的性能、规格、特性及使用方法而印发的企业出版物或免费赠送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广告资料、产品样本等。其特点是内容详尽、技术成熟、数据可靠、直观性强,既有文字介绍,又有外观照片、内部结构图或线路图等,对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改造和引进都很有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