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概念和演变历程

文献概念和演变历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代文献,是以手工业为基础、以农牧手工业结构为特征、以古代文化为依托的古代手工文献。第三代文献,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反映近代人类文明的近代文献。第四代文献,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由一系列高技术群为代表,记录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等的现代文献。对于文献的重视以及对文献的区分,这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金元时期,曾一时将“文献”一词作为谥称与书名,蔚然成风。

文献概念和演变历程

文献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背景的。文献自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文献,是基本上与“采集渔猎经济”相适应的“原始文献”,多表现为原始图画与刻符,显得粗犷豪放,散发着泥土芳香。“原始文献”虽然也能作为信息的媒介,但很难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独立体,或因地就材,或附着于皿,或祀神祭祖,或庆贺祝捷。第二代文献,是以手工业为基础、以农牧手工业结构为特征、以古代文化为依托的古代手工文献。古代手工文献,已经可以名副其实地作为存储、利用或传递的一个独立单元处理。第三代文献,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反映近代人类文明的近代文献。第四代文献,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由一系列高技术群为代表,记录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等的现代文献。四代文献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后一代取代前一代,恰恰相反,通常是一代拓宽一代,甚至是“几代同堂”“珠联璧合”。

孔子所说的“文献”,着重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着重指的是“书面信息”,另一方面着重指的是“非书面信息”。所谓“贤”者,是我国古代对人的敬称,多指有才能人的满腹文章、胸怀六艺。这时的“献”,可以理解为:人的学识以及对历史、典章制度等的记忆。“献”是“文”之魂,“文”是“献”之体。“献”,尤重于“文”。“献”的真谛,是指人类思维信息,包括知识、经验、情趣等。以人脑为枢纽,人类对于信息具有生成、传递、存储三大基本功能:将接收到的各种零散的信息,经过分析、合成、加工、整理,乃至创造,将信息以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进行传输、交换、展示,以及对信息的记忆和其他多种形成的存储。对于文献的重视以及对文献的区分,这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古人已将视角逐渐向“信息”逼近,可惜后来一度中断了。

“信息”,在我国长期以来仅作为“消息”来理解,至于“消息”,最初就是指一消一长、互为更替的某些自然信息。如《易·丰》中有“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消息”还包括“音信”这一重要含义,如《后汉书·董祀妻传》中转引《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而“知识”,先秦时期多指“相识见知”,初见《庄子·至乐》篇:“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后来,“知识”才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与认识。

金元时期,曾一时将“文献”一词作为谥称与书名,蔚然成风。以“文献”作为谥称的有金代耶律履,宇履道,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谥文献;元代黄溍,字晋卿,延祐进士,历诸暨州判官,同修国史,谥文献。以“文献”作书名的有《文献公集》15卷,(金)耶律履撰;《文献通考》348卷,(元)马端临撰;《文献集》43卷又10卷,(元)黄溍撰等。其中最早以“文献”作为书名的未必像有人所说的是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而完全可能是耶律履的《文献公集》。因为,马端临生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尽管耶律履生卒年不详,但他是东丹王七世孙,耶律楚材之父。而其子耶律楚材生于金代明昌元年,相当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卒于乃马真后三年,相当于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终年54岁,离马端临出生仍有10年。《文献通考》最后成稿定书的年代,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的署名年代为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六月。当然,耶律履的《文献公集》是在其死后出书的,而《文献通考》是在马端临生前成书的。然而,耶律履之子是当时名宦,又身居要职,其父被谥称“文献”,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子为父编印出书是完全有可能的。(www.xing528.com)

关于“文”“献”两字的含义,到了元代又有了新定义。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引古经谓之‘文’,参与唐宋以来诸臣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为此,诚如周文骏教授据另一段引文所指出的:“这里的‘献’主要指的是臣僚、诸儒、名流和稗官的言论、记录,它的含义已经和‘文’接近了,‘文’和‘献’的差别缩小了。”

属于“文献”范畴的称谓较多,有的侧重于其内容的重要性而得名,如“典籍”,多指记录一定历史时期视为准则的簿册。《孟子·告子下》:“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东汉经济学家赵岐在《孟子章句》一书中,就“典籍”注释为:“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以典籍泛指法典,《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这里以典籍泛指各种书籍。有的侧重于符号系统而得名,如“图书”,指地图与书籍,《史记·萧相国世家》:“沛公至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有称“图籍”的,指地图与户籍,或图画与书籍。有的就载体的材质而得名,如帛书,用丝织物作为书籍的载体;简策,也称简书、书简、简牍等,以竹片、木板等为材质。至于“书籍”,原指典籍,如《后汉书·马融传》引《〈广成颂〉序》:“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后来也指一般图书,如《三国志·魏王粲传》:“(蔡邕)闻粲在门,倒履迎之,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近现代我国传统的“文献”一词,除了仍保留原来指古代的典籍及当时熟悉历史、掌故的贤者含义之外,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图书档案资料。如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从事编辑整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集、文选等。二是指具有某种学术价值的专著、论文等。如《中国农学遗产文献综录》,以及化学文献、医学文献等各学科专题文献。近年来有关“文献”的新义,既是从国外的引进,又是对我国有关文献古义的引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