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是人类知识在某一载体上的反映,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文献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文献就没有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文献是学者们从社会实践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经过复杂的创造而成为物化的精神财富。公开出版的文献,还要经过编者的辛勤加工制作,经过再次物化而成为精神财富。
谈到“文献”一词,大家都会把它的起源追溯到孔子,因为这个词首见于《论语·八俏》:“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够讲述出来,夏以后的杞国不足以证;殷代的礼,我能够讲述出来,殷以后的宋国不足以证。这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资料与贤者不多的原因。假若有了足够的史料和贤者,我便可以引来作证了。”这里的杞、宋都是古国名,相传周武王封夏的后人于杞,封殷的后人于宋。孔子认为,夏、商二代的礼到了它们的后代杞、宋就失传了。“杞宋无征”由此成了一个成语,比喻事情缺乏证明材料。“文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魏)何晏撰《论语集解》里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按照郑玄的注解,“文”指“文章”,“献”为“贤”或“贤才”。宋代的朱熹把“文”解释为“典籍”,而“献”仍本郑训为“贤”。郑、朱把“文献”一词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所谓贤人,当指那些博学多闻的人,或熟悉掌故的人,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活字典”。因此,今天有学者把孔子所说的“文献”翻译成“文字材料和活材料”。
把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时视为“文献”,这一点在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司马迁一方面作为太史令,大量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国家藏书),一方面到处游历考察,“网罗天下放矢旧闻”,听取“贤人”所讲述的当地故事。《史记》的写作方法具有孔子所说的“文献”基础,可以称得上“文献足征”。当然,口头材料,口口相传,谬误难免不少,归于文献有点不够严谨。
“文献”的概念后来发生一些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宋末元初的马端临,写了一部论述古代典章制度的书,名为《文献通考》,其自序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这里所谓奏疏、评论、燕谈、记录等都是书面材料的形式,可见马端临对于“文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主要在于典籍和文字资料。明代曾编集了一部有名的大书《永乐大典》,这部书最初的书名叫《文献大成》,这里的“文献”一词,完全是指典籍和文字资料。
《辞海》云:“文献,原指古代文籍与熟悉遗闻旧事的所谓‘贤人’。(《论语·八佾》……)今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www.xing528.com)
辞书在给出“文献”一词后起含义时的表述基本一样,都有一个定语“有历史价值的”,两者的中心词均为“图书文物”,只不过前者比后者多了“资料”二字。“文物”算不算“文献”?文物上载有文字,自然算是文献。如果没有文字,文物是否属于文献,在现代学者中则有争议。张舜徽先生对此加以澄清说:“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有的学者批评《辞海》《辞源》把“文献”的定义界定太宽,他们也认为“有些文物虽有历史价值,却并不属于文献”,如考古出土的各种器物,上面既无文字,也无图画或其他任何信息符号,而“不具备传递信息符号的文物就不能算是‘文献’”。
从“文献”与“文物”的区别中引出文献学与古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器物学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限定文献和文献学概念的内涵是有一定意义的。
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在此基础上加了“信息”两个字,把“文献”(Document,Literature)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辞典》中的“文献”词条,根据《文献著录总则》的定义也指出《辞海》定义的局限:“随着技术手段的革新,文献的形式突破了‘图书文物资料’的范围(如磁盘、缩微平片等的出现),并且其内涵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扩大。……因此,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这样对“文献”的释义,显然是当代人站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对“文献”概念的一种把握,其概括性和普遍性更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