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部锣戏的发展和传承主要在开封、许昌、平顶山以及漯河四市,尤其以开封的通许县和尉氏县的锣戏班社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大。以下分别介绍各市县的锣戏班社。
开封市通许县长智镇长智村长智玩会班
该锣戏班始建于清末民初,1920年后停止演出。1930年,在娄继康的努力下重新组班,由刘世魁、娄殿魁担任教师,招收卢永芳、席和成、席东河、娄和平等三十余人,排演了《吴三桂》《卖孩子》《三上马》等剧目。此次组班,演出活动延续至1956年,此后演出停止。
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赫庄锣戏班
通许县玉皇庙镇八陵岗人“野鸡毛”是这一地区目前可知最早的锣戏演员。他将该剧种的技艺传授给“三伏”,“三伏”进一步传给张宝银、付广先、郭群,郭群继而传给邓可芝,邓可芝传艺给大岗李乡赫庄,促进该村办起锣戏班。1949年前后,该锣戏班一度停止演出,1953年又重新组班开演,1956至1958年间,演员达六十多人,为历史上发展最兴盛的一个时期。2007年,该锣戏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文化厅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常贾锣戏班社
襄城县本无形成于本地的剧种,但由于交通便利,此地烟叶驰名中外,经济相当繁荣,促使外地不少剧种流入,推动该县戏曲事业的发展。常贾锣戏始于清咸丰九年(1859) ,是从临颍县引进的。该戏班的演戏活动延续到1953年,前后经历近百年,其中鼎盛时期是民国十年至廿年(1921—1931) 。鼎盛时期主要流行于双庙、范湖、颖桥等东北乡一带,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其时的社首是贾大狗、贾长庚,全社共27人,其中演唱者17人,行当包括生、旦、红、黑脸等。主要演员有贾鸣庚、贾法成、贾延杰、贾臣州等。此外,乐队包括主奏乐器大笛两杆、笙两盘、横笛一根、大排锣一面、大钗一副、大锣和小堂鼓各一面。该戏班常用的曲牌包括12个:【文耍孩】【武耍孩】【慢板】【流水】【二文】【高头撵】【不咂嘴】【哭捻】【赞子】【一马三条箭】【山坡羊】【嘟噜】等。
该班社从未登台演出过,属于地摊戏或“板凳头戏”性质,演出剧目包括《武信盗马》《核桃园》《火龙阵》《房四娘上吊》《秦琼磕甲》《武继泉(连台本七场)》《出祁山》等。
许昌市许昌县兵快锣戏班
据《许昌县志》记载:“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而通俗教育之著者,厥惟一般之旧剧。初时仅有衙署东壮、南壮、快马、皂隶四班所养之大油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所养之南阳调,兵快(即捕役)所养之锣戏,四隅所养之汉调二簧。”由此可知,锣戏在清末民初的许昌县是有班社存在的。但该剧种在该地区的流传、发展以及班社建设情况已无从考究。
许昌市*陵县马庄锣戏剧团
*陵县彭店乡马庄锣戏历史悠久,据传有二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锣戏以地摊戏形式演出,为竹马、旱船、高跷曲配唱,后登上舞台演出。1953年冬,郭群、张保银等在马庄组建锣戏班,教锣戏,剧目有《分水岭》《海瑞罢官》等。1956年,由农户捐资购置服装道具,组织演职员四十余人,1958年戏班移交给彭店公社,1960年停止演出活动。1979年,马庄锣戏剧团又一次恢复。由本村三个生产队集资2400元,购置了服装道具,排演的剧目有《小红袍》《辕门斩子》《困南唐》《大战牛魔王》等。主要演员有张保银、傅广先、葛留星(须生)、庆丰阁、广付中(旦)、庆永治(净) ,主要负责人有郭群、马海、葛保金、葛富深、庆丰阁、葛留星。
许昌市*陵县张桥北锣戏窝班
民国初年,*陵县张桥北曾办起锣戏窝班,以张宝银、郭群为代表的通许、尉氏锣戏艺人也到该窝班搭班。到民国末年该班解散,张宝银和郭群回乡劳动,而该地艺人仍在许昌坚持演出。
许昌市*陵县大王庄锣戏窝班
民国三十三年(1944)*陵县张桥大王庄锣戏窝班成立,但发展时间非常短,不久便解散了。
平顶山市宝丰县锣戏
宝丰县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出现了一位文学家、戏剧家李绿园(1707—1790) 。他前后用30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巨著《歧路灯》,全书108回,其中有56回描写了当时戏曲的发展、戏班组织、艺人生活以及舞台建设等情况,并多次提到锣戏、罗罗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戏曲资料。书中多处谈及他所经历的河南省戏曲活动,“因此又想起了一个民间戏班,叫做梆罗卷,戏旦是个乡间有名的鹁鸽蛋”。由此可见梆子、锣卷戏已在乾隆年前后的河南广为流传。宝丰县的锣戏于民国八年(1919)传入商酒务村,并在南戏楼演出过,但因演技低劣,给群众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并未在当地传播太长的时间。
平顶山市郏县锣戏班
锣戏于清末民初流入郏县,但具体流入时间、是否在本地办班等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由于没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众多的观众,该剧种在此地的传播时间不长。
平顶山市叶县锣戏班
清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 ,叶县有专业戏班五个,多数以县衙班房为靠山,其中即有锣戏。民国十五年(1926) ,叶县原县衙皂班锣戏因得不到地方豪绅支持,离叶去黄河北一带谋生,此后,本地再无锣戏班社。(www.xing528.com)
漯河市郾城县锣戏班
据清乾隆十八年(1753)编修的《郾城县志•风俗》记载,“赛神招梨园,其名锣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知县宋维钧尝严禁之”,“或一村不演锣戏者,众村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由此可知,清乾隆时期该地区已有锣戏戏班,并由于其广泛的影响力而受到地方官员的关注和禁逐。但其具体的创办、发展和消亡情况已无从细考。
漯河市临颍县泥河王锣戏班
临颍县泥河王锣戏班为一业余性质的戏班,创办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该县的大郭乡泥河王村,负责人是陈五臣,主要演员有王二(演黑脸)、王遂山(唱花脸)、保险旦(真名不详,唱花旦)等,还有本村一些青年,共三十多人。主要上演的剧目有《盗御马》《四屏山》等,经常活动在襄城县东部,郾城、舞阳县北部及临颍县西部的广大村镇。由于伴奏乐器以唢呐为主,该班又被称为响器班。后又与卷戏混合,遂增加二胡、笙笛等乐器。其流播村镇主要包括城关镇、大郭乡、泥河王村及郾城北部、襄城东部、临颍县中部和西部等乡村。当时临颍县城曾流行着这样的俗话“骚锣戏,浪卷戏,论听还是梆子戏”“锣卷窝窝出粗梆”。可见临颍县的梆子戏和锣戏、卷戏之间无法割舍的联系。
该戏班使用的民间俗曲曲调有四序调、本调,代表剧目是《盗御马》《坐柜》,流布在临颍县及郾城襄县部分地区。该戏班于民国二年(1913)解散。
漯河市临颍县锣戏班
民国十八年(1929) ,从西华县来了一个锣戏班,主要演员包括梁恩、响三里(真名不详)、麦牛等人,其以县城里饮食摊贩的“财神会”为支持,观众也多是饮食行业的商贩。该班社在临颍县前后活动达十年之久。后因年景不好,观众有限,无法维持生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由班主张三将它带回西华。
该锣戏班的唱词多以“五字韵”为主,还有“十字韵”和“七字韵”。唱腔发音基本上是“大本嗓”,唱起来铿锵有力,顿挫分明。常用乐器有大锣、手钹、板鼓、大笛(唢呐) ,常演的剧目有《西游记》《九头狮子临凡》等。
漯河市舞阳县卸店锣戏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舞阳县保和乡卸店镇建立锣戏班。该戏班是由豫北流入的戏曲演唱组织,由卸店镇张宗世供养,张发跟班、掌班,全班共四十多人。张宗世热爱戏曲,家里腾出八间房子作“下处”。该戏班的演出台词文雅,组织严谨。男角色用大笛和大铜器作为伴奏乐器,女角色用卷戏的小笛进行伴奏。常用曲调包括【四字调】【本调】【嘟噜调】【哭念】【呱嗒嘴】【耍孩儿】等。
该戏班平时出外演出,每年秋天“麦忙”时回来整班,调整人员和待遇,按演出水平定级付酬。主要演员有曹(红生)、小旺(花旦)等,常演剧目有《桑园会》《海瑞搜宫》《高老耀观星》等。
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锣戏班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舞渡办起锣戏班。由于资料有限,关于该锣戏班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证。
周口市太康县锣戏班
1909年,太康县县衙成立锣戏班,称“快班戏”。1918年,在西华县火神庙起会之际,太康县锣戏班赴会演出《龟莲圣母》。由于资料有限,关于该锣戏班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究。
周口市西华县七里仓锣戏班
周口西华县七里仓于1900年创办锣戏班,演员包括何臭、何山等人。由于资料有限,关于该锣戏班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究。
周口市扶沟县栾坡锣戏班
周口扶沟县栾坡于1910年创办锣戏班,演员包括栾麻山、栾兆安、栾亭等人。由于资料有限,关于该锣戏班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究。
周口市扶沟县曹家大锣戏班
周口扶沟县曹家于1929年创办大锣戏班,演员主要包括张堂、穆志德等人。由于资料有限,关于该锣戏班的更多信息已无从考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