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征优化版: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点

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征优化版: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点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豫南锣戏主要是以驻马店所辖的汝南、遂平两县和南阳的邓州为活动中心,演出范围波及豫南的大部分地区。其中邓州锣卷戏剧团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南锣戏的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多种变体,而且已初步具有板腔体的特征。豫南地区锣戏的音乐形态特征主要由以下谱例来呈现。大弦戏和锣戏的豫北流派是基本流行于同一地域范围中的两个剧种,在二者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弦戏吸收了锣戏的音乐特征及剧目。

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征优化版:豫南锣戏唱腔的音乐特点

豫南锣戏主要是以驻马店所辖的汝南遂平两县和南阳的邓州为活动中心,演出范围波及豫南的大部分地区。目前驻马店的遂平和汝南还有少数老艺人健在,邓州市还有一个业余班社。其中邓州锣卷戏剧团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和豫北和豫中地区的锣戏剧团在称谓及所唱声腔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邓州的剧团除了演锣戏剧目之外,还演少量的卷戏剧目。该地区的锣戏和豫中锣戏、豫北锣戏一样,也是以【耍孩儿】为主,同时还包含【山坡羊】【卟咂嘴】【嘟噜嘴】【钉缸调】等其他少数几种齐言式曲牌。豫南锣戏的【耍孩儿】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多种变体,而且已初步具有板腔体的特征。其板式特征和豫中锣戏基本相同,也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散板类:【武耍孩儿】;二是一眼板类:【二板】【四板】;三是无眼板类:【花流水】。以上板式在板式特征、引子、过门(大过门、小过门)以及尾声等方面均和豫中锣戏存在较为一致的特征,只不过在旋律的具体进行中略有区别,豫中地区常见的“532 1”在豫南地区变化为“51.536 321”,二者和豫北地区常见的“53216 21”共同构成了一个同中有异的锣戏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系统。豫南地区锣戏【耍孩儿】的音乐形态特征主要由以下谱例来呈现。参见如下谱例:

豫南锣戏【二板】中第一句唱腔及大过门

现将豫南锣戏【二板】之落音及板拍程式梳理如下。参见如下图示:(www.xing528.com)

通过对比河南锣戏三个流派的【二板】在“引子、乐句、过门、尾声落音一览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一是三者的调高不同,其中豫北的调高最高,因此也就形成了三派之中最为高亢、激越的豫北流派。与豫北、豫中相比,豫南的调高处于中间,豫中地区则是三个流派之中最为低沉、深沉的流派。二是在每一乐逗、乐句和过门之落音方面,过门的落音往往是再现其前乐逗的落音,第四、五、六乐句的落音往往是再现或变化再现第一、二、三乐句的落音。也就是说,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或者是变化再现。第七、八句乐逗以及乐句的落音则更多是再现第一和第三或第二与第三乐句的落音特征,依然是对于第一乐段落音的肯定和再现,只不过第八乐句最后一个乐逗往往落在该曲牌主音宫音的属音上,而最后的尾声也强调这一属音。因此,音乐进行过程中,整个曲牌在不断强调主音宫音的基础上,落音处却以其属音结束。这构成了该曲牌的一个特征。当然这种特征也并非【耍孩儿】所独有,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这是值得学者去仔细研究的。三是大过门和小过门在三个流派之中的位置基本上均是固定的、一致的。三个流派之中,大过门往往是在第一、第四、第六乐句之后。其中第一和第四乐句是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开始的一个乐句,在这里使用大过门有提示乐段开始、完整呈现乐句和过门的作用。第六句是第二乐段的结束句,在其后加入大过门使之前的两个乐段和作为结束段的第三乐段截然分开,从而使乐段的层次更为清晰。在小过门方面,豫中和豫南更为相似,除豫中第七句的两个乐逗之间没有小过门而豫南此处有小过门之外,其他各处小过门的安排位置均一致。豫北地区除在第一、第四句的两个乐逗间安排小过门外,省略了其他乐句两个乐逗之间的小过门,从而使整个曲牌唱腔显得更为紧凑,叙述速度明显加快。这与豫北和豫中、豫南在板式变化类型方面的差异有关。豫北地区有一板三眼的【慢板娃娃】,这已经使其具有了突出抒情性特征,因此一眼板的【二板娃娃】能更专一地承担叙述功能。而豫南和豫中两地没有一板三眼类的【娃娃】,而仅有一眼板的【二板】和【四板】。相比而言,【二板】的速度慢、过门多,部分具备了豫北【慢板娃娃】所具有的抒情功能,而【四板】的速度较快、过门短小,承担了和豫北【二板娃娃】更近似的叙述功能。四是在锣戏的三个流派中,除一眼板类【娃娃】的少数谱例不包含尾声之外,大部分均含有尾声。且尾声均采用散板形式,强调“61.65”的旋律进行。五是从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来看,三个流派共同强调的乐音进行模式是“5321”。在这一框架之中又有各自的特征。其中豫北【二板娃娃】在其中加入“6.21”的进行,豫中的【二板】会在其中加入“251”的连续跳进进行。而豫南则会在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之中加入“51.”或“36.”的四度或五度跳进,从而形成“51.5 36.321”的乐音进行形式。三者在音乐旋律进行中大同显现小异,在风格方面形成细微的差别。

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锣戏中的【耍孩儿】在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及所属宫调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不仅表现在笔者上文所梳理的、其不同地域性流派间的共性特征,而且也体现在该剧种的【娃娃】被其他剧种吸收之后对于原有特征的“坚守”。此处以大弦戏为例具体说明。大弦戏和锣戏的豫北流派是基本流行于同一地域范围中的两个剧种,在二者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弦戏吸收了锣戏的音乐特征及剧目。这主要体现在大弦戏在其原有特色性伴奏乐器锡笛及其所形成的四种调式及乐音进行模式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锣戏的主奏乐器罗笛,吸收了它的典型曲牌【耍孩儿】,并且还吸收了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和代表剧目,最终形成了大弦戏中的罗笛曲一类曲牌及其所属剧目。在该剧种中,罗笛伴奏的宫调式类型【耍孩儿】和锡笛伴奏的徵调式类型【耍孩儿】并行共存,以各自的艺术特征使大弦戏的表现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