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豫南地区:驻马店与南阳为中心

豫南地区:驻马店与南阳为中心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锣戏具体流入驻马店、南阳地区的时间,尚未发现文献资料。豫南地区悠久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以及明清以来便利、发达的河运交通,为包括锣戏在内的多种戏曲样式在这一地区的扎根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南阳又称宛城,南召猿人、西峡县淅川下寺文化遗址、汉画像石刻等一系列重要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豫南地区:驻马店与南阳为中心

有关锣戏具体流入驻马店、南阳地区的时间,尚未发现文献资料。但根据该地区老艺人口耳相传的情况来看,锣戏并非本地所孕育,而是从外地传入之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即在清初开封、商丘、濮阳一带的锣戏兴盛之时,它受到了以河南巡抚田文镜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官员的口诛笔伐,从而在康熙年间颁布的多条禁止锣戏演出的通令中四散流布,以远离省城的地区作为避难之所,并在各地扎下根来。豫南地区的锣卷戏即是锣戏艺人携女带儿来到汝南县城楚铺、上蔡县黄埠一带,栖身于当地卷戏班里而逐渐形成的。

豫南地区悠久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以及明清以来便利、发达的河运交通,为包括锣戏在内的多种戏曲样式在这一地区的扎根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其沿革,驻马店地区应以名城古郡汝南为基本核心,它春秋属蔡,战国归楚,汉高祖三年(前204)置汝南郡,辖37县。元代,西平人李好古就以杂剧《张生煮海》登上文坛。他一生创作出杂剧三种,其中尤以《张生煮海》为世人所称道,至今盛演不衰。到明代,更有明成祖第七子朱涧(秀怀王)在汝南相沿11世。当今犹存怀府街、王府门、娘娘巷等遗址。由于藩王的存在,汝南王府自明代就设有乐户。至清代,该地区所置之汝宁府为河南八府之一。汝宁府大学乐舞生64人,人数最多时竟达128人。民间的音乐活动也异常繁盛。据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邑人赵贤所写的《南海观音阁》碑文可知,当时已形成小南海“潮海盛会”,会期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民间传有“南海观音寺,二月逢古会,场中跑马上刀山,四个角里四台戏”的民谣。当时,吏部天官李本固(邑人)称道“南辕北辙会蔡州,四方歌舞闹汝宁”。各类资料说明,驻马店地区当时已不只有一个剧种了,如锣戏、卷戏已开始在该区域内的汝南、上蔡、遂平三县扎根且日趋繁盛。

清雍正元年(1723)改真阳为正阳,广开豫州豫南五县的官路,南北文化交流尤为频繁,外地剧种逐步流入汝淮并生根发芽。

豫南的另一重要地区则是自古以来沟通南北文化的南阳。南阳又称宛城,南召猿人、西峡县淅川下寺文化遗址、汉画像石刻等一系列重要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周时为申、吕之国,战国时为韩、楚之地。后楚灭申、吕之后始建宛邑。秦昭王三十年(前277)设南阳郡。该地区是联通长安与南方诸省的孔道之地,因此这块宝地也成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这不仅可以从以三国时期的战宛城、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南阳保卫战和南宋绍兴年间的岳飞收复襄邓之战为代表的著名战役中体现出来,直到近代,南阳依然是国共两党都特别重视的地区,均向这一地区部署了较重的兵力,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征占中原的实力。南阳解放之后,《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千古雄文使南阳军事重地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南阳的商业传统深厚,早在春秋末年就出现了南阳人藩篱弃官经商的佳话。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商业经营理念和方法,创立商业运筹学、价格学及循环论,成为商业文化的鼻祖,后世称之为“商圣”。南阳在西汉时就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元明清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其境内有汉水的三条重要支流——唐河、白河、丹江的穿越,形成了南阳北通汝颖、南达江汉的有利地理位置。再加上其周边以北面伊洛平原、东北华北平原、东面及南面江淮平原为代表的农业、经济作物盛产区的分布,丰富的土特产、大批手工作坊和近代商品经济萌芽等多方面有利条件的支撑,以及嘉庆以后京杭大运河的断航和海运的长期禁止,汉江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最重要的纽带,使南阳地区成为南北贸易最重要的开展场所和商品的交换地,成为码头、渡口高度密集之地,是南北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最鲜明的区域,也成为锣戏、卷戏扎根和生长以至“携手”发展的良好温床。

据上蔡、汝南、西平、遂平等县锣戏业余剧团老艺人世传口碑,明崇祯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北京路过此地时,即有锣卷戏。虽然历经明末清初一段时期的动荡,但锣卷戏并未因此而湮灭,而是在康乾盛世之初就已发展起来,以致上蔡县令杨廷望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就发布了“一切清戏、罗腔,尽行驱逐”的禁戏告示。但是,民间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并不是统治阶级的命令所能彻底遏制的。据邓州锣卷戏艺人说,清雍正年间,邓县城东南的燕店有个名叫“黑狗”的人曾在许昌以南唱锣卷戏,因为参加白莲教而遭追捕。他回邓县后,在城南50里的构林关教了个锣卷戏班,邓县始有此剧种。(www.xing528.com)

之后该地区锣卷戏的发展情况没有任何记载。直到同治年间,相关的信息才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同治初年,汝南城西戴堂因一锣戏艺人的传授而始有锣戏,并与既有的卷戏同台演出,后逐渐发展成锣卷戏;上蔡黄埠一带的锣戏班与卷戏班也开始同台演出;清同治九年(1870)遂平县和兴乡周坡,开办一个锣卷戏笛子班;咸丰六年(1856)汝南楚铺赵魁元兴办锣戏班;光绪年间由遂平县张台街南四里王庄的雷青兰组织的锣戏班;光绪十七年(1891)由遂平县阳丰街黄林(艺人)组织的锣卷戏班;光绪二十九年(1903) ,确山县胡庙乡叶庄、小王楼成立的锣戏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 ,西平县巩庄锣卷戏班成立。这一时期,南阳的镇平县、内乡县和唐河县也纷纷出现锣卷戏的班社和演出活动。

清末民初,河南梆子和越调从锣戏、卷戏等其他兄弟剧种中急速吸收营养,进步很大,发展很快。锣戏、卷戏为了维护自己的阵地,一方面宣扬自己是一切戏曲之祖,靠正宗之势压人;另一方面邀请遂平、上蔡、西平、临颍等县的锣戏、卷戏艺人荟萃一台共同与外剧种对戏,但每比皆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采用“卷、锣、梆三下汤”的特殊演出形式。“三下汤”的表现形式有三:一是在一个剧目中同时用卷、锣、梆三种曲调。如《宋世杰告状》一剧是由五本构成的连台戏,一本唱卷戏,二本唱锣戏,三本开始同时唱卷、锣、梆。二是在一个剧目中,甲唱卷戏,乙唱锣戏,丙唱梆子戏。如《赵匡胤下河东》一剧,除一人唱梆子腔,其余演员均唱卷、锣戏。三是在一个剧目的同一个角中,既唱卷、锣戏,又唱梆子戏。例如民国二十七年(1938)姚湾村郑发亮在《秦三伐苏门》一戏中饰秦三,就是唱三个剧种的板式。即使是这样,锣戏还是未能在与梆剧、越调和其他剧种的竞争中取胜,阵地越来越小。最后,不少卷戏、锣戏艺人也不得不改行唱梆子戏。

另据汝南九十多岁的老人宋国恩回忆,清宣统元年(1909) ,汝宁府为庆祝溥仪登基,在府前街唱十台大戏。剧种不一,热闹非凡。其中包括:锣卷戏、梆子戏、越调、二夹弦、反调、汉二簧、南阳梆子等。民国二年(1913) ,遂平县文城乡钢常楼马本东创办锣卷戏班。民国七年(1918)汝南姚湾锣戏班进城在城隍庙戏台演出。

上述地区的锣卷戏班社,主要立足本地,自娱自乐。逢年过节在一些灯会、春会和富豪之家的喜庆宴会上表演。但也有个别班社,如西平县巩庄班、遂平县的周坡班、阳奉班,前往商水、叶县和附近县乡的集镇进行交流演出,以同驻马店和南阳的艺人相互结合、共同演出为主要形式。

此外,民国年间还有周边地区的锣卷戏班流入驻马店、南阳一带。其中,民国初年由嵩山流入石桥的梆锣卷戏班即属其一。该班只有二十余人,衣箱不佳,无弦乐,只有打击乐和唢呐伴奏,流入石桥后有石桥祖始社社首王殿元接管操办。该班的演出剧目包括《荆轲刺秦》《斩杨凡》等。后因艺人思乡返家而停办,演员姓氏无考。还有1920年左右由方城、叶县一带流入该地区的锣戏班。

由于锣戏这一剧种守旧不前、节奏缓慢、过分冗长粗狂,加之它不善于学习和吸收兄弟剧种的优长,故而早在清末民初已逐渐走向衰颓。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尚存的一些锣戏老艺人,进行了顽强的固守和拼搏,甚至到1982年仍有一些锣戏的坚守者,如西平的李荣太、汝南的郑志武、遂平的于玉山等,携手去南阳地区邓县教戏传艺,但最终还是没有扭转锣戏危亡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