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阳、濮阳:豫北地区的中心

安阳、濮阳:豫北地区的中心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濮阳南乐付庄村、范县杨集村、浚县十二铺村、滑县万古镇,山东冠县北陶大景村,河北永年地区分别形成了业余剧团,成为活跃于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地方剧种。该戏班主要演出于以清丰县县城为中心的纸房、古城、六塔、高堡、韩村等区域。这三个剧种与大弦戏并称为该地区的四大戏。现以表格形式呈现豫北地区锣戏班社的兴替情况。

安阳、濮阳:豫北地区的中心

根据资料显示,在清代后期的光绪宣统以及民国时期,冀鲁豫地区是锣戏主要的流布地区。河南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濮阳南乐付庄村、范县杨集村、浚县十二铺村、滑县万古镇,山东冠县北陶大景村,河北永年地区分别形成了业余剧团,成为活跃于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地方剧种。

在上述县乡中,成立锣戏戏班时间最早的是濮阳市清丰县。清道光三十年(1850) ,县城西关洪家第四代馆主洪鹏振接管了一个由山东艺人带来的锣戏班。至此,该县开始有锣戏的传艺与演出活动。该戏班主要演出于以清丰县县城为中心的纸房、古城、六塔、高堡、韩村等区域。虽然该班社在豫北地区的锣戏班社中形成的年代较早,但它存在时间并不长,于道光三十二年(1852)解体,演职人员向其他地区流布、搭班,此后清丰县不再有锣戏戏班出现。

清光绪初年,鹤壁浚县县衙中的衙皂二班头收留了一个从山东民间流入的锣戏班,由此组织了二步大锣戏班。

据浚县《文化志》编辑室编印的《浚县旧时的戏曲班社》记载:“旧时代,以演戏为生的职业戏剧团体,谓之‘科班’。科班分江湖班(窝班出身)和凉家班(半路学戏)两种。清末至民国年间县境内科班有十余个。”其中“二步戏(班)……以县衙二步班衙皂为后台,为首李老景为管主,唱大锣戏。主要演员有大胖妞(旦)、马红脸、麻黑脸,特别擅长演出水浒三国、列国等剧目,多为武功戏和朝代戏,包括《李存孝夺篙》《相州观灯》《秦琼打擂》《跑船》《白袍征东》《杀闺女》《借闺女》《打登州》《淤泥河救驾》《崔忠元回家》《崔抒弑君》《海瑞搜宫》《李逵下山》《宋江杀妻》《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打虎》《狮子楼》《翠屏山》等两百多出。擅演水浒戏,多为武功戏”。而在表演方面,成套武功套路和真刀真枪等道具的使用,显示了该剧种与民间社火玩会的武术动作的密切联系。由于该戏班以县衙班头为靠山,艺人们有了保护伞,戏曲班社演出活动曾兴盛一时。

此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浚县端木翰林还组织起一个大锣戏公聚班。当时,在该地区的酬神、祈福等民俗活动,官府庆典活动,富户贺喜、祭祀等活动中和向受害者赔礼的“白头戏”中,大平调、大锣戏和高调是最普遍的选择。这三个剧种与大弦戏并称为该地区的四大戏。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到,锣戏在当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和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可惜的是,1949年后锣戏在浚县失传了。

之后出现的锣戏班是濮阳范县和南乐县的锣戏班。其中范县锣戏班是1925年春由来自河北、河南交界地区的邯郸市广平县的老艺人郎方铎组建的。在当地,该剧种又被称为大笛子戏、罗罗头、大笛子罗罗等。郎方铎老艺人在范县杨集乡店子村的传艺活动,培养了以高二娃、高登岭、乔金义为主的一批锣戏演员。他们主要活动在冀、鲁、豫的交界处。该锣戏戏班在1938年日本占领中原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间的一段时间曾被迫解散。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即由刘长玉重组班社,命名为群友剧团。1949年后他们还参加了由省、市组织的多次观摩表演,1962年被山东省聊城专区批准为聊城地区罗子戏职业剧团。1964年被下放,之后一直以民间业余剧团的身份延续至今。

锣戏在南乐县多被称锣子头,起源何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该剧种是由范县锣戏艺人陈春文在1932年传入该县傅陈庄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南乐傅陈庄锣戏艺人郎顺喜的口碑。据他回忆,他父郎方铎是著名锣戏演员,曾在清末民初之时由祖居地山东莘县郎庄移居至南乐傅陈庄,初步形成小型的锣戏班。由于后一种说法与范县提供的郎方铎是河北邯郸人不符,因此,需要通过对于郎老艺人的籍贯做出客观考证之后才能判断出锣戏流入南乐县的确切时间。目前,该问题尚存疑。 1937年,河北肥乡门凤喜、滑县老吹笛手常富禄被请到傅陈庄组成窝班。该班的主要负责人包括陈聚兴、陈实、李如章,演员达四十多人。该班社建立之后,经常在山东、河北、河南各县、镇、农村演出,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曾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其剧目《反荆州》得到好评,后又应邀赴济南、聊城参加跨省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演,绝迹十年之久。1979年恢复,人员扩充到六十余人。虽曾有短暂的兴盛,但由于十几年的停滞,新老接替不畅,逐渐衰落,至今已化整为零,退化到“板凳头”演出形式。(www.xing528.com)

此外,在清末民初一段时间内,豫北地区还有安阳市的内黄县和滑县出现锣戏的演出班社。

锣戏在内黄多被称为大笛子戏。关于它流入内黄县的时间也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内黄县的大锣戏形成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 ,那年河北广平府发生水灾,有一大锣戏班到浚县一带讨饭演出。当时李官寨有位画师王家富带徒赴浚县山修庙画神像,学成后带回了浚县的锣戏。李村初期的锣戏班以打地摊的形式表演,后来化妆登台演出。为了使这一剧种延续发展,戏班规定,凡本班人员后代都要学戏,因此,李官寨村的锣戏班世代相传不曾间断。1953年,该村又从滑县万古村请到刘、张二位老师,建起了大锣戏剧团,使这一古老的剧种流传在豫北、冀南的广大村庄。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该地的锣戏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由范县的锣戏艺人刘风奇带入的。据滑县万古镇老艺人说,该地区最早的大锣戏戏班是在明末清初坐班万古镇的公聚班。但有关该班的组成成员、演出活动等信息已荡然无存,所以,是否存在这个班社还须进一步考证。目前可知的、有确切信息的锣戏班社是由20世纪30年代河北籍锣戏老艺人常奇在此地教授技艺后形成的。由于两村之间的距离较近,所以万古镇锣戏班和内黄李官寨村锣戏班经常轮番邀请常奇传授技艺,两地的演员也经常合班同台演出。这两个班社在抗日战争时期停止了演出活动。 1945年元宵节前后,万古镇又组班参加了滑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府驻地中冉村举办的全县业余文艺大会演,之后又自行解散。新中国成立后,滑县万古艺人自发组建了滑县大锣戏剧团,虽然红火一时,但在“文革”期间又被迫解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艺人们又自发组团在周边地区巡回演出,但由于长期不练功、老艺人过世、戏箱和演出场地缺乏等原因,该镇锣戏班社出现青黄不接、传统剧目失传、演员阵容不整等状况。

现以表格形式呈现豫北地区锣戏班社的兴替情况。

豫北地区锣戏班社的兴替关系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