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初期,有关锣戏的记载已相当集中,由此也可以间接反映出它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受欢迎程度,以及它在明代后期所获得的发展。其中最早的是《河阴县志》。该文献载有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任知县岑鹤所写的《劝俭说》一文,其中说道:
俳优演戏,以游惰之人,耗耕夫之获,废时失事,男女如狂。积习害民,莫此为甚。至覼腔,铙钹等戏,村俚不堪,易于学扮,率皆不务生理之辈,三五成群,少时浮农,老大飘零。职此之故,其一种淫声恶态,最能蛊惑无知。见闻既久,性情旋移,此又寡廉鲜耻之甚者也。自后民间子弟,唯务本业,不许学习唱戏。如有故违,本人父兄一并治罪。地方保甲敢有指称神会,擅自演戏,为首者以科敛重究。所有正神庆贺,例不可废,先期禀明,听候酌夺。
康熙二十九年(1690)编修的《上蔡县志》中载有知县杨廷望的一篇《禁戏详文》,其中描述了锣戏在当时、当地盛行的情形:
西河风土,自秋成之后冬月以至新春三四月间,无处不以唱戏为事,其中为害不可胜言……男女杂沓,举国若狂。风格之偷无甚于此,卑职目击心伤,力为严禁。一切清戏、啰腔,尽行驱逐……然蔡地弹丸,东西南北所辖不过百里,凡境以外之社会戏场,又不知其几。伏乞宪台通行申饬,无论祀神报赛,总不得扮戏演剧。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纂刻的《燕九竹枝词》中有一首为宛平陈于王所作,其中描写的是锣戏在北京的盛行情况:
三弦不数江南曲,唯有啰啰独擅场。
清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因此在此期间并没有编修方志。对于这一时期锣戏情况的了解只有从先后担任雍正朝河南巡抚、两河总督田文镜的禁戏文告中获知。
清雍正三年(1725)正月,田文镜在其《特揭保甲之要法从课吏治事》文告中写道:
高台啰戏,应严行禁逐也。查得豫省每于集镇冲要处所,扎搭高台,演唱啰戏;动辄三五日不散。戏台之旁开设酒铺饭棚,而各处匪类闻风群集,白日当街赌博,夜里行窃,行强,捕役得钱故纵,乡保徇情不报。
时隔一个月左右,即雍正三年(1725)二月,田文镜又在《严禁迎神赛会以正风俗事》中写道:
盖小民每于秋收无事之时,以及春二三月,其为神会,挨户敛钱,或搭高台,演唱啰戏,或装扮故事,鼓乐引神,引诱附近男女召集远方匪类,初则假托三皇释二清茶等名色,以鼓惑愚民。
而在雍正六年(1728)二月,田文镜升任两河总督之后,他又专门撰文《为严行禁逐锣戏以靖地方事》来禁止锣戏演出。其文中写道:(www.xing528.com)
今更访有啰戏一种,并非梨园技业,素习优童,不过各处游手好闲之徒,口中乱唱几句似曲非曲、似腔非腔音调,携带妻子为囮,经州过县,入寨闯村。遂有一等地头光棍、衙门人役,贪奸其妻,并留其夫攒钱、搭台搬唱啰戏……其行头箱担,则多备于捕役壮丁。此等唱啰戏流民,有戏则群聚而演唱,无戏则四散而行窃,甚至聚党成群,商谋劫杀;或入富室之而行强;或伏道旁而害命;强盗瓜贼,即此桀也……将本部院牌文刊刷告示,务将带妻唱啰戏之人,尽逐出境,不许容留。
上述文献除了陈于王竹枝词对于锣戏有过客观的评价之外,其余资料都是对于锣戏的申饬,进而要求禁逐。从中可以体会到锣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政府对其巨大“魅力”的恐惧。但是,统治者对于禁逐锣戏的三令五申并没有起作用,锣戏依然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并在民间流行。乾隆时期,锣戏的演出活动依然频繁。清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杞县志》卷七《风土风俗》对于当时的情况作了描述:
愚夫愚妇,多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啰啰、梆、弦等类,尤鄙恶败俗,近奉宪禁,风稍衰止。
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小说《歧路灯》中,作者李绿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当时开封的戏曲活动,其中提到了山西泽州锣戏和梆罗卷等多个戏曲品种。从中也可以窥见锣戏的演出情况。稍早于李绿园的刘廷玑在其《在园杂志》中提到:
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
清乾隆十八年(1753)编修的《郾城县志•风俗》中记载道:
赛神招梨园,其名啰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遝。一村演剧,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宴乐,移他村,亦如之。转相矜耀,有一时至五六部及十余部者,縻费不赀,或一村不能演啰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最为弊俗。知县宋继钧尝严禁之。
从上述文献中不仅能看到锣戏粗犷不羁的音乐风格,了解到其迎神赛社的应用场合,同时也能感受到广大普通群众对于它的爱好以及统治者对于它的无知与惧怕。锣戏普遍流行的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以京剧为代表的皮黄戏和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诸剧种“春蕾吐芳、百花争胜”的时代。但自清嘉庆朝之后,虽然锣戏依然存在,它的繁盛势头已经有所减弱,相关记述也减少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是辛亥革命后的1927年吴世勋在分省地志“河南卷”中对于锣戏的记述:
五曰锣戏,黄河两岸有之,不甚普及,乐器以铜笛为主,唱后有讴,类越调。唱字简直,似河南梆子,鄙俚猥杂,极可哂。
1942年《方城县志》卷三《民政•风格》对它的记载:
戏剧:有二簧、梆子、越调、锣戏、梁山调(俗名拉花腔)、大小调曲子、平书、鼓儿词、道情等。进来又有高台曲一种,多为淫词,伤风败俗,抗战时期又有新剧团。
以上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对于有关锣戏的历史文献所做的全面梳理。虽然其间大多数文献出自封建文人或官僚之手,他们对于锣戏的认识并非完全客观与真实,但的确也能帮助今人从侧面了解锣戏形成、发展的状况,即锣戏是在明朝中后期初创、在清初至嘉庆年间空前繁荣而之后逐步衰落的北方弦索腔系的代表性剧种。1949年以后,锣戏虽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作为独立剧种存在,在山西的上党梆子等剧种中作为一种声腔而被保留,但是它的影响力和波及面已大大减弱、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