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子是中原俗曲自明清一脉传承发展至今的成果,其发展历史悠久,因此融汇的元素极其丰富,数量也较为庞大。据学者的全面收集,其唱腔曲牌约有三百多支。艺人根据结构、风格及源流又将其分为大牌子、小牌子、昆牌、杂牌、杂调等不同的类别。其中的大牌子主要包括曲式结构大型的曲牌,通常在百板以上,字少腔多、风格古朴,典型代表包括【劈破玉】【满江红】【黄鹂调】【马头调】【倒推船】【寄生草】【背工】等。而小牌子是相对于大牌子而言的,主要以结构短小为特征,多属于上下句结构或者四、六句规模,再加上活泼欢快的旋律、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使其具有热闹、欢快的气氛,主要包括【银纽丝】【太平年】【阳调】【渭调】【汉江】等。此外,还有借鉴昆曲的曲牌,例如【南罗】【北柳】【石榴花】【小桃红】【上小楼】等,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和严谨的结构。虽然来自昆曲,但由于长期的流传,这些曲牌均具有了河南民间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及艺术风格特征。河南曲子中的杂牌主要由北京的八角鼓所带入,又被称为“鼓子杂牌”,主要包括【鼓子头】【鼓子尾】【诗篇】【阴阳句】【诗篇】【叠落】【坡儿下】等。关于其含义,有多种解释:第一,这些曲牌原是北京歌童在“唱档子”时演唱的,后来被八角鼓所吸收,并进一步传播至其他地区,它在唱档子阶段即有杂牌子的称谓;第二,这些牌子并非河南曲子原有,而是由其他音乐形式带入的,并非正统曲牌,因此被命名为杂牌子以示区别。
历史上,曾伴随俗曲的发展并促进其传播的弦索类乐器在清代以来的河南俗曲演唱中依然被运用,只不过其组合形式和伴奏形式更为多样和丰富而已。既有以三弦、琵琶、筝这三大件弦索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形式,例如南阳的大调曲子;也有以曲胡为主奏乐器,兼含三弦、琵琶、筝和扬琴的伴奏形式,例如禹县的清音曲子。此外还有将轧筝、软弓京胡等拉弦类乐器和三弦、琵琶、筝等弦索类乐器组合而成的形式,例如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的大调曲子,还有三弦和八角鼓结合的形式。这些伴奏乐器的组合形式均是在继承明清传统俗曲表演形式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由于运用曲牌的数量及种类不同,且唱腔的音乐形态特征各异,再加上伴奏乐器组合形式的不同,河南曲子就在豫省境内形成了大调曲子、鼓子曲、北词及小调曲子等多种不同的俗曲类型。(www.xing528.com)
除衍生品种繁多的河南曲子外,明清俗曲在河南境内还发展出琵琶词、丝弦小曲、淮调、迷糊曲子等其他多种曲艺品种,以及河南曲剧等戏曲品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