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聊斋俚曲》中的中原传统音乐

《聊斋俚曲》中的中原传统音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聊斋俚曲”是清初的山东籍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合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演唱,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学体裁。目前收集蒲松龄作品最全的当属《蒲松龄集》一书。由于讲说故事的需要,《聊斋俚曲》在种类丰富的单支俗曲基础上,将之进行多样性组合,从而在传承俗曲并进一步发展俗曲方面做出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聊斋俚曲》也在俗曲运用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聊斋俚曲》中的中原传统音乐

“聊斋俚曲”是清初的山东籍文学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合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演唱,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学体裁。其中所包含的曲调实为他生活的山东淄博及周边地区在清初所传唱和流行的俗曲。因此,蒲松龄所创作的此类作品是今人了解、认识清初该地区俗曲发展及特征的一份重要文献。

目前收集蒲松龄作品最全的当属《蒲松龄集》一书。笔者使用的是由路大荒先生整理的《蒲松龄集》版本。其中使用民间俚曲创作而成的作品共有14部,分别是《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富贵神仙》《磨难曲》《增补幸云曲》等,其中共包含俗曲50支。这些俗曲多数属于民间歌曲,少数来自南北曲,但已突破了南北曲定格,属于俗化了的南北曲,包括【耍孩儿】【叠断桥】【呀呀呦】【银纽丝】【玉鹅郎】【房四娘】【哭皇天】等。(www.xing528.com)

由于讲说故事的需要,《聊斋俚曲》在种类丰富的单支俗曲基础上,将之进行多样性组合,从而在传承俗曲并进一步发展俗曲方面做出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聊斋俚曲》也在俗曲运用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现以该部俗曲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俗曲之一——【耍孩儿】为例,具体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