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且价值重大,非常值得梳理与研究。但以往成果多关注生成并发展于该地区的宫廷、文人等文化成就,对于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音乐关注甚少。本书即以明清时期纵横、流播于该地区的俗曲音乐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中原俗曲音乐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全面呈现其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态势,探究清代以降该地区戏曲音乐,尤其是锣戏这一古老剧种蓬勃发展的内在根源和动力,以及其艺术特征与历史价值。
在展开本书的具体论述之前,笔者认为对于“中原”一词稍加说明是十分必要的。《辞源》中对于中原一词的解释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可以看出,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辞源》中的中原属于地域性概念。而《辞海》中的“中原”则不仅包含地域性特征,而且还含有历史性特点,即“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原者”。
中原一词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涵义也逐渐发生着变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诗经》,例如《诗经·小宛》中的记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但在此处,这一概念并非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概念,而是泛指原野。此外,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其他文献中,中原也被用作特定的地域性概念,主要是指洛阳或函谷关以东的平原地区。这种一般性概念与区域性概念并存的现象在此时期的其他文献中多有存在。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这一概念的地域性意义才最终变得清晰。诸如“北定中原”等用法中,这一概念所指向的、黄河中下游这一汉王朝统治核心地域的范围已十分清晰。这是因为西晋覆灭后,黄河流域大批居民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南迁,这种背井离乡之苦使漂泊异乡之人将中原作为思念的故土而频繁提及,使得这一概念的指向更加明确。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及社会的发展而言,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宋以前多个朝代政治与文化的主要发展中心,因此便形成了以该地区为中心而向周边辐射的观念及视角,也就自然使这一区域与中原的对应性逐渐明晰起来。只不过由于封建王朝的更迭以及其都城的变迁,中原这一地域概念的中心城市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中心是在洛阳;北宋时期,该地域范围的中心却移至开封;到了中华民国、新中国成立及至当今,中原的中心则转移到郑州。
中原一词既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多种解释与多种涵义,那么作为其包含的“中原文化”也就必然存在着多义性。“中原文化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它具有基于中原之地源发和独创的属性,属于地域文化;但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统一政治体制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原地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放大。这一文化形态即使无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但起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www.xing528.com)
随着考古遗址的不断发现,学界对于中国历史起源的一个中心说多有质疑,但中原在中国历史中的中心地位,及其所属文化在各文化之间的古老性和辉煌度却是不容置疑的。赵芝荃先生在其论述中国早期出现的六个文化区之间的关系时指出:“这几个文化区有的是东西毗连,有的是南北相邻,组成一个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五角形格局,共同存在于黄河、长江以及辽河流域,历时三千年之久,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它们发生频繁的接触、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原地区位于各文化之中心地位,毫无疑问它较其他文化区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会,成为联系各文化区的纽带。”“如果从文化分布区方面来讲,那就是中原地区是当时交流、融合和锤炼各个地区文化精髓的大熔炉。”
中原是三皇五帝兴起之地,是早期文明发展之重地之一,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先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又是多民族、多区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之所,因此它兼具源头性、先进性、优越性、开放性、包容性、集成性、开拓性、代表性和创新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我们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并由于人民的创造而不断被丰富与发展。
本章将从“帝王音乐文化的无声侵染”“经济实力的有效支撑”“水陆交通的大力带动”“明代藩王的重要册封地”“宋元以来文学艺术的坚实基础”“宋元以来音乐艺术的卓越成就”等方面入手,具体探究中原俗曲文化形成的根源、兴盛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于传统戏曲音乐发展与流行的促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