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切割平面体的成形原理后,在识读切割平面体的视图时应注意,一般先从平面体的特征视图入手,想象出平面体的完整形状;再从切口位置特征视图入手,想象出截断面的位置,并结合其在另两面视图中投影线框的形状,想象出截断面的形状。
例4-1 如图4-2a所示,已知主、俯视图,求作左视图。
1)看图想象立体形状。通过主、俯视图的投影关系,确定该视图所表达的形体是带切口的平面体。设想将主视图中的缺口部分补齐,如图4-2c所示主视图中的双点画线。此时,对应俯视图为七边形线框p′,表示七棱柱体。主视图中的斜线2′对应俯视图中七边形线框abcdefg,是切割平面位置的特征视图,斜线2′是正垂面的积聚,确定截断面的形状是七边形的正垂面。最后综合想象立体的形状为带切口的七棱柱,如图4-2b所示。
2)求作左视图。先画出完整的七棱柱的左视图,如图4-2c所示;再在主视图上定出截断面的顶点a′、b′、c′、d′、e′、f′、g′,对应在俯视图上定出顶点a、b、c、d、e、f、g,根据视图的“三等投影规律”,在画好的七棱柱左视图上求出各顶点的侧面投影a″、b″、c″、d″、e″、f″、g″,依次顺序连接各顶点,形成类似的七边形,如图4-2d所示;最后擦去被切掉的投影线,完成带切口的七棱柱的左视图,如图4-2e所示。
图4-2 求作七棱柱被正垂面截切后的左视图
例4-2 如图4-3a所示,已知主、俯视图,求作左视图。
1)看图想象立体形状。设想将主视图中的缺口部分补齐,如图4-3c所示主视图中的双点画线。此时,对应俯视图为五边形线框,表示五棱柱体。主视图是切口位置特征视图,五棱柱体被三个相交的水平面1′、正垂面2′和侧平面3′截切,分别对应俯视图为反映实形的线框1、相似形状的线框2、积聚为线段的3,确定三个截断面分别为三角形Ⅰ、六边形Ⅱ、矩形Ⅲ。最后综合想象立体形状为带切口的五棱柱,如图4-3b所示。
2)求作左视图。先画出完整五棱柱的左视图,如图4-3c所示;再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求出截断面上点A、B、C、D、E、F、G、H、I的侧面投影a″、b″、c″、d″、e″、f″、g″、h″、i″,依次连接各点,即得三个截断面的侧面投影,如图4-3d所示;最后擦去被截切的棱线,即得左视图,如图4-3e所示。
图4-3 求五棱柱被截切后的左视图
例4-3 如图4-4a所示,构思立体形状,补全俯视图上的漏线,求作左视图。(www.xing528.com)
1)看视图构思立体形状。设想将主视图中的缺口部分用双点画线补齐,如图4-4c所示。此时主视图的双三角形线框对应俯视图的四边形线框,表示四棱锥体。主视图中斜线p′是反映切割位置的特征线段,想象为一正垂面P切去四棱锥体的上部,形成四边形的截断面。综合想象出被正垂面截切的四棱锥体,如图4-4b所示。
2)补画俯视图上的漏线,求作左视图。先画出完整的四棱锥体的左视图;再在主视图上定出截平面的四个顶点a′、b′(d′)、c′,利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由主视图顶点a′、b′(d′)、c′向左视图引横直线交于四棱锥体的棱线,求得交点a″、b″、c″、d″,向俯视图引竖直线交于左、右棱线,求得交点a、c,再由交点d″、b″向俯视图引线交于点d、c,依次顺序连接左、俯视图中各点,即得截断面P的侧面和水平面投影,如图4-4d所示;最后擦去两视图中被截切的部分,完成带切口的四棱锥体左、俯视图,如图4-4e所示。
图4-4 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左视图
例4-4 如图4-5a所示,已知主、左视图,求作俯视图。
1)看图构思立体形状。设想将主视图的缺口用双点画线补齐,如图4-5c所示。此时,主、左视图对应线框都是梯形,为四棱台体。主视图为切割位置特征视图,表示该四棱台分别被两个正垂面和一个水平面切割,对应左视图投影分别为相似形状四边形线框和反映实形的矩形线框。综合构思物体的形状为带切口的四棱台,如图4-5b所示。
2)求作俯视图。先画出完整的四棱台的左视图,如图4-5c所示;然后利用点的投影规律,求出截断面上各顶点的水平投影a、b、c、d、e、f、g、h,顺序连接a、b、c、d点和e、f、g、h,即得线框abcd和线框efgh,分别为两个正垂截断面的水平投影,顺序连接c、d、f、e,即得线框cdfe,为水平截断面的水平投影,如图4-5d所示;最后擦去被切割的棱线,完成左视图的作图,如图4-5e所示。
图4-5 被切割后的四棱台三视图
通过对以上的几个例题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求作简单的切割平面体的视图时,先根据已知视图的外形轮廓,构思出平面体的立体形状,画出完整平面体的视图投影;再由切割平面的位置特征视图,构思出截断面的位置和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求出截断面的侧面投影;最后擦去视图中被切除部分的投影,即完成作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