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效温度对VC和M23C6含量、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4和图4。
表4 不同时效温度对VC、M23C6含量、硬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4 不同的时效温度对VC含量、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不同的时效时间对硬度、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5,并描绘成图5曲线。
图5 不同的时效时间对硬度、力学性能的影响(www.xing528.com)
表5 不同时效时间对硬度、力学性能的影响
由表4和表5的试验数据分别所描绘的图4和图5的曲线关系可知,不同的时效温度与时效时间所引起钢中相的含量的变化,硬度与力学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认为是沉淀相质点阻碍位错运动的结果。对比,可用奥罗万(orown)理论[2],予以解释。
当550℃时效时,钢中钒以VC形态存在仅有0.12%,600℃时效为0.21%,可见VC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量较少,VC质点间距难达到理想弥散度,对位错运动阻力不大,所以硬度低,塑性高。当时效温度650℃,钢中钒以VC形态存在达1.21%,700℃达1.24%。随着VC沉淀量的增加,VC质点间距变小,这时可认为达到理想弥散度,质点对位错运动阻力增大,所以硬度高,屈服强度大。当时效温度为750℃时,钢中钒以VC形态存在为1.24%,800℃时效只有1.21%,可认为由于时效温度升高,引起VC沉淀质点集聚长大,于是质点间距增大,弥散度减少,质点对位错运动阻力降低,因而硬度下降,屈服强度也必然下降,而塑性、韧性上升。由此认为650~700℃是最有利沉淀硬化的温度。
不同的时效时间对性能的影响也较明显。时效时间短,弥散相没有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不能起弥散硬化作用,于是硬度低,屈服强度低。时间过长,硬度无明显变化。为了既能缩短时效时间,又能确保时效硬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24h的时效时间为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