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卧式钻、镗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参数。
1.选择执行元件
对执行元件初步采用差动型液压缸,其前、后腔有效工作面积之比为2∶1。
2.负载计算
①切削阻力:Ft=12 000 N。
②导轨静摩擦阻力Ff=fsFg=0.2×20 000=4 000(N);导轨动摩擦阻力Fd=fdFg=0.1×20 000=2 000(N)。
③动力滑台快进时的惯性阻力Fm为
动力滑台由工进到减速停止的惯性阻力Fm1为
液压缸各动作阶段的负载如表4-2所示。
表4-2 液压缸各动作阶段的负载
3.运动分析
①快进时间:
②工进时间:
工进最长时间:
工进最短时间:
③快退时间:
4.绘制液压系统负载图和速度图
根据上述计算数据,可绘出液压缸负载图(见图4-3(a))和液压缸速度图(见图4-3(b))。
图4-3 液压缸负载图和速度图
5.确定液压系统参数
①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为(30~50)×105 Pa,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1=44×105 Pa。为防止钻孔时动力滑台发生前冲,取液压缸回油腔背压p2=6×105 Pa,取快进、快退回油压力损失Δp2=5×105 Pa。
②计算液压缸尺寸。由于设定液压缸前、后腔有效面积之比为2∶1,得出液压缸无杆腔有效面积A1为
液压缸内径D为
活塞杆直径d为
重算液压缸有效工作面积,无杆腔面积为
有杆腔面积为
活塞杆面积为
③计算液压缸在各段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4-3所示。
表4-3 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功率
注:取工进时最大速度v2=20×10-3 m/s
④绘制液压缸工况图。根据表4-4绘制液压缸工况图:图4-4(a)所示为流量图,图4-4(b)所示为压力图,图4-4(c)所示为功率图。
图4-4 液压缸参数图
(a)流量图;(b)压力图;(c)功率图
6.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
(1)压力损失验算(www.xing528.com)
有同类型液压系统作参考时可不作验算,下面只作工进时的压力损失验算。设进油管、回油管长L=1.5 m,内径d=12×10-3 m,流量q=0.077×10-3 m3/s,设所选用的液压油15℃时的黏度ν=1.5 cm2/s。
①用雷诺数判断流态。
所以流态为层流。
②计算沿程压力损失。
进油路沿程压力损失Δp1为
式中:ρ=900 kg/m3。将这三项代入上式得
取ν=1.5×10-4 m2/s,q=0.077×10-3 m3/s,L=1.5 m,d=12×10-3 m,得Δp1=0.36×105 Pa,取Δp1=0.4×105 Pa。
回油路沿程压力损失Δp2可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计算,得
沿程压力总损失∑Δp1为
③计算局部压力损失Δpv。
根据表4-3和图4-3得
上式中注意:调速阀、溢流阀压力损失可认为不变;由于是差动液压缸(A1≈A2),故回油路压力损失折合到进油路取半值。
图4-2中液压系统局部压力损失见表4-4。
表4-4 局部压力损失
④估算集成连接压力损失:假定液压元件采用集成安装,则集成连接压力损失为
⑤计算工进总压力损失∑p。
将该数值加上液压缸负载和压力继电器要求的压力(取5×105 Pa),可得溢流阀调整压力参考值p,即
该压力值比估算值pH1=56.4×105 Pa小,因此主油路上的元件和油管直径均不变。但应当注意,快退时由于流量大,系统总的压力损失要比工进时大,若此时工进负载小,则溢流阀压力要按快退时所需的压力调定。
(2)系统发热与温升验算
由于机床工作时间主要是工进时间,因此只需要验算工进时的温升。
①小流量泵的输入功率PN1。
工进时小流量泵的压力pB1=pH1=56.4×105 Pa,流量q1=0.1×10-3 m3/s,查双联泵效率ηp=0.75,则
②大流量泵功率PN2。
工进时大流量泵卸荷。顺序阀的压力损失Δps=1.5×105 Pa,大流量泵的压力pB2=Δps=1.5×105 Pa,流量q2=0.15×10-3 m3/s,共进时的沿程压力总损失为∑Δp1,由于A1≈2A2,所以回油压力损失Δp2折算到大流量泵的功率PN2为
③双联泵的功率PN。
④有效功率PN0。
工进时液压缸负载F=14 000 N,取工进时的速度v=1.67×10-3 m/s,则有效功率为
⑤系统发热功率PNh。
⑥散热面积A。
油箱容积V=105 L,油箱近似散热面积A为
⑦油液温升ΔT。
设采用风冷,油箱传热系数kt=23 W/(m2·℃),可得油液温升为
设夏天室温为30℃,则油温为30+22.9=52.9(℃),没有超过允许油温(50℃~60℃),说明上述设计是可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