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力对点的矩及合力矩定理

力对点的矩及合力矩定理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3-2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平面力F对O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O点称为矩心,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臂。图1-3-3合力矩定理由图1-3-3可知,合力F和两分力Fx、Fy对O点的矩分别为由上式可知上式表明:合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力矩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矩定理。按合力矩定理计算。

力对点的矩及合力矩定理

1.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力对点之矩,是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度量。经验告诉我们,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的效应,不仅与力的大小及方向有关,而且与该点到该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例如,用扳手拧紧螺母时,扳手绕螺母中心O转动(见图1-3-2),螺母的转动效应除与力F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外,还与点O到力作用线的距离d有关。距离d越大,转动的效果就越好,且越省力;反之则越差。显然,当力的作用线通过螺母的转动中心时,则无法使螺母转动。由此,我们引入平面内力对点之矩的概念,用以度量力使物体绕一点转动的效应。

图1-3-2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平面力F对O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O点称为矩心,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臂。力F对O点之矩用符号MO(F)表示

由式(1-3-1)可知,力矩的大小等于F与O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的乘积,其正负规定为:力使物体绕矩心有逆时针转动效应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力矩的单位是N·m或kN·m。

2.合力矩定理

如图1-3-3所示,由力的可传递性原理,将作用于刚体上A点的力F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矩心O到力F作用线的垂足B点,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将作用在B点的力可以分解为正交分力Fx、Fy

图1-3-3 合力矩定理

由图1-3-3可知,合力F和两分力Fx、Fy对O点的矩分别为

由上式可知

上式表明:合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力矩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矩定理。该定理不仅适用于两个分力的情况,而且适用于多个分力的情况;不仅适用于平面力系,而且适用于空间力系。将上式写成一般通式为

因此,求一个力对某点的力矩,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用力和力臂的乘积求力矩。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力臂d。需要注意的是,力臂d是矩心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一定要垂直力的作用线。

(2)用合力矩定理求力矩。工程实际中,有时力臂d的几何关系较复杂,不易确定时,可将力在力的作用线和矩心所确定的平面内,正交分解为两个分力,然后应用合力矩定理求力对矩心的矩。(www.xing528.com)

例1-3-1 如图1-3-4所示,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受一压力角α=20°的法向压力Fn的作用,Fn=1kN,齿面分度圆直径d=160mm。试计算力Fn对轮心O之矩。

图1-3-4 直齿圆柱齿轮

解:(1)直接计算。如图1-3-4(a)所示。

(2)按合力矩定理计算。将力Fn分解为径向力Fr与圆周力Ft,Fr=Fsinα,Ft=Fsinα

由式(1-3-2)得

计算结果为负号,表示力矩使齿轮顺时针旋转。

例1-3-2 如图1-3-5所示,货箱重为G,求水平力F应为多少时货箱才能平衡。

解:(1)将力F分解为与货箱两边相平行的分力F1与F2,F1=Fcosα,F2=Fsinα。

(2)将力G分解为与货箱两边相平行的分力G1与G2,G1=Gsinα,G2=Gcosα。

(3)根据式(1-3-2),得

(4)若要使货箱平衡则需

所以

图1-3-5 例1-3-2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