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削加工的基本运动和加工表面
以图1-12所示的外圆车削为例,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进给运动共同作用完成了外圆的车削加工。
基本运动:
(1)主运动 工件旋转运动是外圆车削的基本运动,其消耗的功率最大。主运动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s或r/min,车削加工常用r/min。
(2)进给运动 刀具的连续移动是刀具连续去除材料的保证,其消耗的功率远小于主运动。
切削表面:
(1)已加工表面 切削后在工件上形成的新表面,加工过程中逐渐扩大。
(2)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待切除切削层的表面,加工过程中逐渐缩小。
(3)过渡表面 切削刃正切削的表面,位于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之间,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
2.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个加工参数的总称,所以又称切削用量三要素,如图1-13所示。
图1-12 外圆车削切削运动与切削表面
图1-13 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的线速度,用v表示,单位为m/min。
2)进给量有每分钟进给量vf(mm/min)与每转进给量f(mm/r)两种,两者关系为
vf=nf
3)背吃刀量是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用ap表示,单位为mm。
3.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
所有的车削刀具都是由刀柄(刀体)和刀头(刀齿)组成,如图1-14所示。刀柄(刀体)用于夹持刀具,刀头或刀齿构成刀具的切削部分,承担着切削的工作。所谓几何要素即构成几何体的点、线、面。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可归纳为三个刀面、两条切削刃和一个刀尖,具体如下。
(1)前刀面Aγ 切屑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α 与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副后刀面Aα′ 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4)主切削刃S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5)副切削刃S′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6)刀尖 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交点。
理论上刀尖是一个几何点,实际上刀尖不可能绝对的“尖”。另外,根据切削加工的需要,有时人为地将刀尖磨成一定的形状——过渡刃,如图1-14b、c、d所示。
图1-14 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
a)外圆车刀 b)理想刀尖 c)圆弧过渡刃 d)直线过渡刃(www.xing528.com)
4.刀具标注角度
刀具标注角度是刀具设计、制造和刃磨时所必需的刀具几何参数。刀具角度的标注必须在一定的参考坐标系中进行。常用的刀具参考系有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及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如图1-15所示。
图1-15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a)正交平面参考系 b)法平面参考系 c)背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坐标系
(1)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涉及的基准平面 主要有以下五个。
1)基面pr: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并与该点主运动切削速度v垂直的平面。
2)切削平面ps: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且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po: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与切削平面的平面。
4)法平面pn: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并垂直于主切削刃(或切线)的平面。
5)背平面pp和假定工作平面pf:背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平行于刀杆轴线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假定工作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刀杆轴线和基面的平面。
(2)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主要有以下三个,见图1-15。
1)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pr、切削平面ps和正交平面po构成的参考系。
2)法平面参考系:基面pr、切削平面ps和法平面pn构成的参考系。
3)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基面pr、背平面pp和假定工作平面pf构成的参考系。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平面投影视图及主要刀具标注角度如图1-16所示。
图1-16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平面投影视图及主要刀具标注角度
研读图1-16时注意联系前面讲到的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参考平面和坐标参考系方面的知识,并注意下面谈到的标注角度的定义,特别提醒的是要注意各种角度的正、负方向。
刀具的标注角度主要包括:
(1)在正交平面po中标注的角度 主要有以下三个。
1)前角γo:在正交平面po中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后角αo:在正交平面po中度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3)楔角βo:在正交平面po中度量的前刀面与主后刀面之间的夹角,βo=90°-(γo+αo)。
(2)在基面pr中标注的角度 主要有以下三个。
1)主偏角κr:在基面pr中度量的主切削刃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2)副偏角κr′:在基面pr中度量的副切削刃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3)刀尖角εr:在基面pr中度量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投影间的夹角,εr=180°-(κr+κr′)。
(3)在切削平面ps中标注的角度 一般用于标注刃倾角。
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ps中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4)在法平面pn中标注的角度 与正交平面中度量的角度类似,有法前角γn、法后角αn和法楔角βn,见图1-16中N—N断面图。
(5)在背平面pp和假定工作平面pf中标注的角度 与前述类似,有背前角γp、背后角αp、背楔角βp和侧前角γf、侧后角αf、侧楔角βf,见图1-16中P—P断面图和F—F断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