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T:图6.2中的T是一个NPN型硅管,是电路的放大元件。从能量观点来说,能量是守恒的,不能放大。输出的较大能量来自直流电源EC。由于输出端得到的能量较大的信号是通过三极管,受输入电流iB控制的,因此也可说三极管是一个控制元件。
集电极直流电源EC:它一方面保证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以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是放大电路的能源。EC一般为几伏到几十伏。
基极电源EB和基极电阻RB:它们的作用是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串联RB是为了控制基极电流iB的大小,使放大电路获得比较合适的工作状态。从后面分析会看到iB的大小对于放大器质量的好坏是有密切关系的。RB的阻值较大,一般约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电容C1、C2:C1、C2分别为输入、输出隔直电容,又称为耦合电容。它们具有两个作用:其一,起隔直作用,C1隔断信号源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C2隔断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使三者之间(信号源、放大电路、负载)无直接联系,互不影响;其二,起交流耦合作用,使交流信号畅通无阻。当输入端加上信号电压ui时,可以通过C1送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而放大了的信号电压uo则从负载RL两端取出。C1、C2容量较大,一般取值5~50μF。容量大对通过交流是有利的,当信号频率足够高时,在分析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C1、C2对交流信号可视作短路。C1、C2一般采用有极性电容(如电解电容),因此连接时一定要注意其极性。
集电极负载电阻RC:它能将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转换成集-射极间电压uCE的变化,以实现电压的放大作用RC一般取值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www.xing528.com)
图6.2用EB和EC两个电源供电,为减少电源的数目、使用方便,考虑到EB和EC的负极是接在一起的,因此可用EC来代EB。一般EC大于EB,这样只要适当增大RB,即可产生合适的基极电流iB。
在放大电路中,通常假设公共端电位为“零”,作为电路中其他各点电位的参考点,在电路图上用接“地”符号表示;在实际装置中,公共端一般接在金属底板或金属外壳上。同时为了简化电路的画法,习惯上常不画出电源EC,而只在连接其正极的一端标出它对“地”的电压UCC和极性(“+”或“-”),这样图6.2所示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可绘成图6.3所示的简化形式。
图6.3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