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来讲,根据控制任务进行编制程序,一般分三步进行。
1.估计控制任务、分配I/O位
虽然PLC机允许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灵活性,但确定控制任务是组或PLC机控制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1)总I/O点数(位)的确定。要对某一系统用PLC机进行控制,首先要弄清哪些设备(部件)发送信号给PLC机。例如按钮开关、检测传感器、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等,这些部件都是将信号发给PLC机的,告诉PLC机外部输入设备已经处于什么状态或让PLC机进行什么工作。这些部件就是PLC机的输入设备。我们要对这些输入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即分配一个“位”,以便与PLC机输入通道的接点相对应。另外,要弄清哪些设备要从PLC机得到命令,即PLC机发出信号给哪些设备。例如PLC机让某个电机什么时候转动或停止,让某个电磁阀接通或断开,让某个指示灯亮或灭等,这些执行动作的设备就是PLC机的输出设备。同样对这些输出设备也要进行统一编号,即进行输出“位”的分配,以便与PLC机输出通道的接点相对应。图5-1给出了一个用PLC机控制X和Y方向运动设备的工作示意图。图中的两个直流伺服马达驱动器(控制伺服马达的动作)是PLC机的输出,而两个控制开关和几个位置检测传感器是PLC机的输入。对这些输入输出的设备进行编号,并且与PLC机的输入输出接点相对应(编号一致),称输入输出“位”的分配。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达不到控制目的。
(2)确定控制顺序。在具体控制过程中,哪个设备先动作,哪个设备后动作,动作多长时间,动作几次等,这些工作由PLC机内的TIM、CNT来完成。而在实际控制过程中不止一处用到定时和计数,这就要求对所有的定时器TIM和计数器CNT进行统一编号,以便确定控制顺序。
(3)分配工作位。编制程序过程中,除了用到输入输出接点、TIM和CNT外,还要大量用到CH10~CH18中的内部辅助继电器和一些保持继电器,因这些继电器都是非I/O位,所以称它们为工作位。当然也要对它们进行统一编号,即分配工作位。
分配这些工作位时,要按工作要求(有无掉电保护等)和项目,进行有规律地使用,这样会给程序检查带来方便。(www.xing528.com)
图5-1 PLC机的输入输出示意图
2.绘制梯形图
由上述分析的控制任务,确定I/O位、工作位及TIM/CNT等的编号,使用相应的助记符,就可将整个控制过程用梯形图描述出来,构成了该控制任务的梯形图程序。
3.将梯形图程序转换成指令表语言
如果PLC使用简易编程器,它不能直接接受梯形图语言,所以要将梯形图语言首先转换成指令表语言,才能将程序输入到PLC机中去。在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语言时,为了便于读程序,最好作一些辅助语言说明,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